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线程的一些事(2)

在java中,线程的终止,是一种“软性”操作,必须要对应的线程配合,才能把终止落实下去

然而,系统原生的api其实还提供了,强制终止线程的操作,无论线程执行到哪,都能强行把这个线程干掉。

这样的操作Java的api中没有提供的,上述的做法弊大于利,强行取结束一个线程,很可能线程执行到一半,会出现一些残留的临时性质的“错误”数据。

public class ThreadDemo1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oolean isQuit = false;Thread t = new Thread(() -> {while (!isQuit){System.out.println("我是一个线程,工作中!!");try {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当前是死循环,给了个错误指示/*  System.out.println("线程工作完毕!");*/});t.start();try {Thread.sleep(3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System.out.println("让t线程结束!");isQuit = true;}
}

我们将变量isQuit作为main方法中的局部变量。

弹出了警告,这就涉及到lambda表达式的变量捕获了,当前捕获的变量是isQuit所以对于isQuit来说,它要么加上final,要么不去进行修改。 

isQuit是局部变量的时候,是属于main方法的栈帧中,但是Thread lambda是又自己独立的栈帧的,这两个栈帧的生命周期是不一致的

这就可能导致main方法执行完了,栈帧就销毁了,同时Thread的栈帧还在,还想继续使用isQuit--

在java中,变量捕获的本质就是传参,就是让lambda表达式在自己的栈帧创建一个新的isQuit并把外面的isQuit的值拷贝过来(为了避免isQuit的值不同步,java就不让isQuit来进行修改)

等待线程


多个线程的执行顺序是随机的,虽然线程的调度是无序的,但是可以通过一些api来影响线程执行的顺序。

join就可以,

public class ThreadDemo1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Thread t = new Thread(() -> {for (int i = 0; i < 5; i++) {System.out.println("我是一个线程,正在工作中...");try {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System.out.println("线程执行结束");});t.start();/* Thread.sleep(5000);*///这个操作就是线程等待t.join();System.out.println("这是主线程,期望这个日志在 t 结束后打印");}
}

这种方法比sleep方法要好很多,毕竟谁也不知道t线程啥时候结束,用join可以让线程等 t 线程结束后再执行,这时候main线程的状态就是“阻塞”状态了。

Thread类基本的使用

1.启动线程        start方法

理解 run 和 start 区别

2.终止线程              核心让run方法能够快速结束

非常依赖 run 内部的代码逻辑

Thread   isInterrupted(判定标志位)/interrupt(设置标志位)

如果提前唤醒sleep会清楚标志位

3.等待线程 join 让一个线程等待另一个线程结束

线程之间的顺序我们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控制结束顺序

获取线程引用

Thread.currentThread()获取到当前线程的 引用(Thread 的引用)

如果是继承Thread,直接使用 this 拿到线程实例

如果不是则需要使用  Thread.currentThread();

线程的状态

就绪:这个线程随时可以去 cpu 上执行

阻塞:这个线程暂时不方便去cpu上执行

java中线程又以下几种状态:

1.NEW Thread 对象创建好了,但是还没有调用 start 方法在系统中创建线程.
2.TERMINATED Thread 对象仍然存在,但是系统内部的线程已经执行完毕了
3.RUNNABLE 就绪状态.表示这个线程正在 cpu 上执行,或者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去 cpu 上执行4.TIMED WAITING 指定时间的阻塞, 就在到达一定时间之后自动解除阻塞.使用 sleep 会进入这个状态.使用带有超时时间的join也会
5.WAITING  不带时间的阻塞 (死等),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会解除阻塞
6.BLOCKED 由于锁竞争,引起的阻塞,

 线程安全问题,来看下面的一段代码

public class ThreadDemo19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0;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随便创建个对象都行/*  Object locker = new Object();*///创建两个线程,每个线程都针对上述 count 变量循环自增 5w次Thread t1 = new Thread(() ->{for (int i = 0; i < 50000; i++) {/*  synchronized(locker) {count++;}*/count++;}});Thread t2 = new Thread(() ->{for (int i = 0; i < 50000; i++) {/*  synchronized(locker) {count++;}*/count++;}});t1.start();t2.start();t1.join();t2.join();//打印count结果System.out.println("count = " + count);}
}

 我们发现这个结果是错的,我们计算的结果应该是100000.

这就涉及到线程安全问题了

count++是由三个指令构成的
1.load     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到cpu寄存器
2.add      把寄存器中的值 + 1
3.save      把寄存器的值写回到内存中

对于单个线程是没有这种问题的,但是对于多线程就会冒出来问题

我们发现预期是进行两次count++后返回的count为2,但是因为两个线程在读取时出现了问题,第二个线程读取的数据是还未进行更新的数据,这就导致出现了错误。

如果是这样的顺序自然没有问题了

 我们需要的进行顺序应该时等第一个线程save后第二个线程再进行load。

本质时因为线程之间的调度时无序的时抢占式执行

这就不得不提到String这个“不可变对象”了

1.方便JVM进行缓存(放到字符串常量池中)
2.hash值固定
3.线程安全的

线程不安全原因

1.根本原因  操作系统上的线程时“抢占式执行”“随即调度” => 线程之间执行顺序带来了很多变数

2.代码结构  代码中多个线程,同时修改同一个变量

1.一个线程修改一个变量

2.多个线程读取同一个变量

3.多个线程修改不同变量

这些都不会有事

3.直接原因 上述的线程修改操作本身不是’原子的‘

4.内存可见性问题

5.指令重排序问题

对于3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找办法来解决

1.对于抢占式执行修改,这是无法改变的事

2.对代码结构进行调整,这是个办法,但在有些情况下也是不适用的

3.可以通过特殊手段将着三个指令打包为一个“整体”,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加锁

加锁

目的:把三个操作,打包成一个原子操作

进行加锁的时候需要先准备好锁对象,一个线程针对一个锁对象加锁后,当其他线程对锁对象进行加锁,则会产生阻塞(BLOCKED)(锁冲突/锁竞争),一直到前一个线程释放锁为止

要加锁得用到synchronized。

 进入()就会加锁(lock),出了{ }就会解锁(unlock),synchronnized 是调用系统的 api 进行加锁,系统api本质上是靠 cpu 上特定指令完成加锁

当t1加锁后,在没解锁的情况下,t2再想进行加锁就会出现阻塞

在t1没有解锁的情况下,即使t1被调度出cpu,t2也还是在阻塞

即使这样会影响到执行效率,但也比串行要快不少。

我们只是对count加锁使得count串行,但for循环还是可以进行“并发”执行的

 

加锁之后结果就正确了。

 对于对象的话只要不是同一个对象就不会有竞争这一说。

1.如果一个线程加锁,一个不加,是不会出现锁竞争的

2.如果两个线程,针对不同的对象加锁,也还是会存在线程安全问题

3.

把count放到一个 Test t 对象中,通过add来修改锁对象的时候可以写作this

相当于给this加锁(锁对象 this)

对于静态方法的话相当于给类对象加锁

我们可不可以加两个锁呢?

是否会打印hello?

 为啥会打印成功?不应该出现锁冲突吗?

当前由于是同一个线程,此时锁对象,就知道了第二次加锁的线程,就是持有锁的线程,第二次操作,就可以直接放行不会出现阻塞。

这个特性被称为“可重入”

一旦上述的代码出现了阻塞,就称为“死锁”

可重入锁就是为了防止我们在“不小心”中引入的问题

当我们在第一次加锁的时候,计数器会进行加一操作,当第二次进行加锁的时候,大仙加锁的线程和持有锁线程是一个线程,这个时候就会加锁成功,并且计数器加一。

等到了计数器为0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解锁了,对于可重入锁来说:

1.当前这个锁是被哪个线程持有的

2.加锁次数的计数器

计数器可以帮助线程清楚的记录有几个锁。

加锁能够解决线程安全问题,但同时也引入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死锁。

死锁的三种典型场景

1.一个线程一把锁

如果锁是不可重入锁,并且对一个线程对这把锁进行加锁两次

2.两个线程,两把锁

线程  1  获得 锁A

线程   2  获得 锁B

接下来 1 尝试获取B, 2 尝试获取 A就同样出现死锁了!!!     

一旦出现“死锁”,线程就“卡住了”无法继续工作

public class ThreadDemo2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Object A = new Object();Object B = new Object();Thread t1 = new Thread(() -> {synchronized (A){//sleep一下是给t2时间让t2也能拿到Btry {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尝试获取B,并没有释放Asynchronized (B){System.out.println("t1拿到两把锁");}}});Thread t2 = new Thread(() -> {synchronized (B){//sllep一下,是给t1时间,让t1能拿到Atry {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尝试获取A并没有获取Bsynchronized (A){System.out.println("t2拿到了两把锁");}}});t1.start();t2.start();}
}

就像这样。

 3.N个线程M把锁

哲学家就餐

 解决死锁问题的方案

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1.互斥使用,获取锁的过程是互斥的,一个线程拿到了这把锁,另一个线程也想获取,就需要阻塞等待。
2.不可抢占,一个线程拿到了锁之后,只能主动解锁,不能让别的线程强行把锁抢走。
3.请求保持,一个线程拿到了锁 A 之后,在持有A的前提下,尝试获取B
4.循环等待,环路等待

由于四个都是必要条件,所以只要破环一个就解决问题了。

1,2.锁最为基本的特性

3.代码结构要看实际需求

4.代码结构的,最为容易破坏

指定一定的规则,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循环等待

1.引入额外的筷子

2.去掉一个线程

3.引入计数器,限制最多同时所少人吃饭

4.引入加锁顺序的规则

内存可见性引起的线程安全问题

public class ThreadDemo23 {private static int flag = 0;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1 = new Thread(() -> {while(flag == 0){}System.out.println("t1线程结束");});Thread t2 = new Thread(() ->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flag的值:");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flag = scanner.nextInt();});t1.start();t2.start();}
}

运行代码发现,并没有我们想象的打印t1线程结束,而是直接不动了。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的点

1.load 操作执行的结果,每次都是一样的(要想输入,过几秒才能输入,在这几秒都不知道循环都已经执行了上百亿次了)
2.load 操作开销远远超过 条件跳转

访问寄存器的操作速度,远远超过访问内存

由于load开销大,并且load的结果又一直没有变化,所以jvm就会怀疑load操作有必要存在的必要吗?

此时jvm就可能做出代码优化,把上述load操作,给优化掉(只有前几次进行load,后续发现,load反正都一样,静态分析代码,也没看到哪里改了flag,因此就把load操作,干掉了),干掉之后,就相当于不再重复读内存直接使用寄存器之前”缓存“的值,大幅度的提高循环的执行速度

多线程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误判,这里相当于 t2 修改了内存,但是 t1 没有看到这个内存优化,就称为”内存可见性“问题

我们发现在刚刚的代码加上sleep就会执行成功,即使sleep时间有多小。 因为不加sleep一秒钟可能循环上百亿次,load开销非常大,优化迫切程度就更高。

加了sleep,一秒钟可能循环的次数就可能变为1000次,这样load开销相对来说就小了,所以优化迫切程度就想对来说就低了。

内存可见性问题,其实是个高度依赖编译器优化的问题,啥时候触发这个问题,都不知道

所以干脆希望不要出现内存可见性问题,将上述优化给关闭了

这就要使用关键字 volatile 来对上述的优化进行强制的关闭(虽然开销大了,效率低了。但是数据准去性/逻辑正确性提高了)。

volatile 关键字

核心功能就是保证内存可见性(另一个功能进制指令重排序)

在上述的代码中,编译器发现,每次循环都要读取内存,开销太大,于是就把读取内存操作优化成读取寄存器操作,提高效率

在JMM模型的表述下

在上述代码中,编译器发现,每次循环都要读取”主内存“,就会把数据从”主内存“中复制到”工作内存“中,后续每次都是读取”工作内存“。 

http://www.xdnf.cn/news/388585.html

相关文章:

  • 拍摄学习笔记【前期】(一)曝光
  • SQL 数据库监控:SQL语句监控工具与实践案例
  • 【Redis】Redis的主从复制
  • Linux常见指令解析(三)
  • jenkins built-in节点如何删除
  • TeledyneLeCroy在OFC2025 EA展台上展示了其400G/800G的全包围的测试解决方案,满足了UEC联盟和UALINK联盟的技术需求
  • 【25软考网工】第六章(3)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
  • opencv关键点检测
  • C语音学习---函数指针
  • Redis爆肝总结
  • 【嵌入式DIY实例-Arduino篇】-DIY遥控手柄
  • IC ATE集成电路测试学习——电流测试的原理和方法
  • 数据库与SQL核心技术解析:从基础到JDBC编程实战
  • 设计模式系列(1):总览与引导
  • NX989NY104美光科技芯片NY109NY113
  • LVGL(lv_btnmatrix矩阵按钮)
  • Babel 基础使用指南:从安装到编译的完整流程
  • MySQL主从复制
  • CacheBackEmbedding 组件的运行流程和使用注意事项
  • 使用 SHAP 进行特征交互检测:揭示变量之间的复杂依赖关系
  • 实战项目6(09)
  • 【计算机视觉】OpenCV实战项目:Text-Extraction-Table-Image:基于OpenCV与OCR的表格图像文本提取系统深度解析
  • Java泛型补充与理解
  • LangChain 使用指南与原理
  • ENSP-OSPF综合实验
  • 无人机空中物流优化:用 Python 打造高效配送模型
  • 类型别名与接口的对比与选择
  • 二、transformers基础组件之Tokenizer
  • 华为OD机试真题——九宫格按键输入(2025A卷:200分)Java/python/JavaScript/C/C++/GO最佳实现
  • Github 2025-05-11 php开源项目日报 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