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ATE集成电路测试学习——开尔文连接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ATE在测试时的PMU测量原理。
驱动线路和感知线路
为了提升 PMU 驱动电压的精确度,常使用 4 条线路的结构:两条驱动线路传输电流,另两条感知线路监测我们感兴趣的点(通常是DUT)的电压。这缘于欧姆定律, 任何线路都有电阻,当电流流经线路会在其两端产生压降,这样我们给到 DUT 端的电压往往小于我们在程序中设置的参数。
设置两根独立的(不输送电流)感知线路去检测 DUT 端的电压,反馈给电压源,电压源再将其与理想值进行比较,并作相应的补偿和修正,以消除电流流经线路产生的偏差。驱动线路和感知线路的连接点被称作“开尔文连接点”。
开尔文连接的原理
开尔文连接通过分开电流的施加(通过Force线)和电压的测量(通过Sense线)来减少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在进行低阻值测量时,即使是非常小的电阻也会在Force线上产生电压降,如果仅使用两条线(传统的两线连接方法)进行测量,那么这个电压降会被算入测量结果中,导致测量不准确。开尔文连接通过独立的Sense线直接在DUT上测量电压,从而避免了这种情况,因为Sense线几乎不通过电流,所以它们测量到的电压降几乎完全是DUT的内阻所致,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通过使用四条线路来实现,这四条线路分别是:
1. Force线(F+ 和 F-)
- Force线用途:这两根线(一正一负)用于施加电流到被测设备(DUT)上。它们直接连接到DUT的两端,以确保可以在DUT上形成一个电流路径。
2. Sense线(S+ 和 S-)
- Sense线用途:这两根线(一正一负)用于准确测量DUT两端的电压。它们也连接到DUT的两端,但与Force线不同的是,由于Sense线的阻抗特别大,所以Sense线几乎不通过电流,主要作用是检测实际电压值。
AGND | Analog Ground) | 这些引脚通常是模拟地线,用作电气测试中的参考点,确保信号的测量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电位。 |
---|---|---|
CHXX_F | Channel Force | “F”代表“Force”,即强制线。这些引脚用于将电压或电流强制施加到被测设备的相应管脚上。 |
CHXX_S | Channel Sense | “S”代表“Sense”,即感测线。这些引脚用于精确测量被测设备管脚上的实际电压,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
CHXX_G | Channel Guard | “G”代表“Guard”,即对地补偿线。这些引脚的电位通常与AGND相同,但它们在物理上是隔离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由于寄生电容效应而对测量信号产生的干扰。 |
DGS_X | Device Ground Sense | “DGS”可能代表“Device Ground Sense”或者类似的意思。这些引脚可能用于感测设备的地电位是否稳定,或者用于提供设备的地连接。 |
- Force线——大电流,所以压降
- Force线:比如流100mA
- 线阻抗:假如线阻抗是0.1Ω
- 压降:
0.1Ω × 0.1A = 10mV
➜ 电源板送1.81V,但芯片脚实际只拿到1.8V
所以,Force线有压降,必须补偿。
- Sense线——微电流,所以无压降
- Sense线:几乎零电流(一般是nA/pA级,因只接到运放高阻抗输入)
- 线阻抗:同样是0.1Ω
- 压降:
0.1Ω × 0A = 0V
➜ 不管线有多长,压降几乎可以忽略
所以,Sense线真实测到的,就是芯片脚上的实际电压
线类型 | 线阻抗 (Ω) | 电流 (A) | 压降 (V) |
---|---|---|---|
Force | 0.1 Ω | 0.1 A | 0.01 V (10mV) |
Sense | 0.1 Ω | 0.000000001 A (1nA) | 0.1Ω × 1nA = 0.0000001V (0.1uV) |
假如你要测一个电源,要求1.8V供电:
- Force线刚开始送1.8V
- Sense线一测,发现掉到了1.78V(因为线压降0.02V)
- 电源内部马上自动把Force线提升到1.82V
- 这样芯片VDD脚上Sense线真实测到就刚好1.8V
- 所以芯片始终稳稳供1.8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