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实操技巧记录
本篇自用,防止自己忘记
焊接技巧
一般都是随机电烙铁+锡膏组合。
拆电阻时,电烙铁放在电阻上,加锡膏,这个时候熔点会降低,电阻更容易掉下来,用电烙铁带走;焊电阻时,一端点锡膏,电烙铁放上去,把电阻推过去,焊好,电烙铁放在另一端,点一下锡膏焊上去。
示波器测量
cursors想打开直接按那个按钮,要切换cursors所测量的通道时,按一下那个通道选择的按钮就可以
有时候通道默认显示测量电流/电压,要切换的话按一下更多的按钮,弹出一堆菜单栏,一直按,切换到探头设置,更改测量的物理量
要切换cursor的水平/垂直时,就长按cursor,在波形/屏幕中按按钮切换到屏幕,就可以切换水平/垂直
测电源纹波
电源纹波一般是1:1电压探头+弹簧探头(减少回路)+20M带宽,btw,弹簧探头在实验室里算稀缺品,很多时候会找不到。这种时候就要自制弹簧探头
自制流程:
step1:把电压探头接地夹取下来,钩子和保护套也取下来,这个时候电压探头就是光秃秃的
step2:找到一捆黑色的很细的线,剥线钳最小的孔都能完全穿过,可以直接用指甲剥的那种,取两段稍微长一点的
step3:其中一根完全剥干净,另一根剥2/3,剩下的1/3的部分再从另一头剥1/3(用来焊到GND)
step4:留了保护套的那根在电压探头原本连接地夹的那部分绕绕绕,绕到绝缘层的位置,绕成一个大弹簧;没留保护套的那根也揪出一小段用于焊接,其他部分在电压探头尖头上绕绕绕,绕成一个很密集的小弹簧(注意,小弹簧越密集接触效果越好,测量越准)
step5:大弹簧和小弹簧焊在要测电压纹波的电容两端,大弹簧接GND,小弹簧接另一端,电压探穿过大弹簧,根部贴住大弹簧,尖端穿过小弹簧并紧贴
然后就可以测电源纹波啦
电源纹波是直流耦合和交流耦合都可以测的,交流耦合就测峰峰值,直流耦合需要加一个输出直流的偏置,具体施加方法以泰克示波器为例:按一下通道按钮→按“更多”下方的按钮→按按钮切换至“偏置”→输入所加直流偏置。
测的时候可以交直流耦合都试一次,看看是否存在过大偏差;电源纹波一般在2%以内就没事。
AD实操
因为要各种测纹波测试什么的,最常用的是定位原例图中某个元件在PCB中的位置。提前打开PCB原理图,点菜单栏里那个交叉探针,按住ctrl,想定位哪个元器件就点哪个
原理图下面这一排,点这个,可以控制显示的层,尤其用来定位这种顶层底层都一堆元器件的最好用,不然不太好定位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