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基础知识】常见公式计算(三)

目录标题

  •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
    • 1. 波特率计算
    • 2. 位时间计算
  • 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总线
    • 1. 波特率计算
    • 2. 帧传输时间计算
  • SENT(Single Edge Nibble Transmission)协议
    • 1. 周期时间计算
    • 2. 数据分辨率计算

以下为你介绍CAN、LIN、SENT 等汽车嵌入式通信协议里的常用计算公式: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

1. 波特率计算

CAN 总线的波特率由位时间和采样点等参数决定,通常 CAN 控制器通过配置位时间寄存器来设置波特率。位时间可以分为同步段(SYNC_SEG)、传播段(PROP_SEG)、相位缓冲段 1(PHASE_SEG1)和相位缓冲段 2(PHASE_SEG2)。

  • 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 BRP(Baud Rate Prescaler)是波特率预分频器的值。
- T_SYNC_SEGT_PROP_SEGT_PHASE_SEG1T_PHASE_SEG2 分别是各段的时间份额。

  • 解释:系统时钟为 CAN 控制器提供时钟源,经过预分频器和各段时间份额的分频后得到实际的波特率。

2. 位时间计算

位时间是指传输一位数据所需要的时间。

  • 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Tclk 是系统时钟周期。

  • 解释:它反映了 CAN 总线传输一位数据的时间长度,受预分频器和各段时间份额影响。

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总线

1. 波特率计算

LIN 总线的波特率通常由主节点配置,通过定时器产生相应的时钟信号来实现。

  • 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 PSC(Prescaler)是定时器预分频器的值。
- ARR(Auto - Reload Register)是定时器自动重装载寄存器的值。

  • 解释:定时器时钟经过预分频器和自动重装载寄存器的分频后得到 LIN 总线的波特率。

2. 帧传输时间计算

LIN 帧由同步间隔段、同步字节、PID(Protected Identifier)、数据字节和校验和字节组成。

  • 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 T_sync是同步间隔段的位数(通常为 13 位)。
- T_PID是 PID 字段的位数(通常为 8 位)。
- T_data是数据字节的总位数(数据字节数×8)。
- T_checksum是校验和字节的位数(通常为 8 位)。

  • 解释:根据波特率和各部分的位数可以计算出整个 LIN 帧的传输时间。

SENT(Single Edge Nibble Transmission)协议

1. 周期时间计算

SENT 信号由同步脉冲和多个数据半字节(nibble)组成,一个完整的 SENT 消息周期包括同步脉冲和数据传输时间。

  • 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 T_sync是同步脉冲的时间。
- T_nibble_i是第 i 个数据半字节的传输时间。

  • 解释:该公式用于计算一个 SENT 消息周期的总时间,同步脉冲时间和每个数据半字节的传输时间共同决定了整个周期。

2. 数据分辨率计算

SENT 协议的数据分辨率取决于时间测量的精度。

  • 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n 是用于表示数据的位数。

  • 解释:反映了 SENT 协议能够分辨的最小物理量变化,位数越多,分辨率越高。
http://www.xdnf.cn/news/329203.html

相关文章:

  • 情感共鸣+海外网红营销:跨境电商如何讲好“母亲节”故事?
  • BRAM 64bit位宽报错问题
  • C++ 如何在一个方法中返回多个不同类型的数据
  • [D1,2] 贪心刷题
  • 深入剖析GoFrame日志模块:优势、特色与项目实践经验分享
  • 不同大模型对提示词和问题的符号标识
  • C++:买房子
  • 手动写一个vuex的可持续化插件
  • MySQL的行级锁锁的到底是什么?
  • [Windows] Ghost Downloader v3.5.9 开源多线程下载工具
  • Qt开发经验:回调函数的线程归属问题及回调函数中更新控件的问题
  • css识别\n换行
  • SEO关键词与长尾词精准布局策略
  • 海外短剧H5系统开发:技术架构、SEO优化与全球市场突围策略 [2025版]
  • 通过vllm部署qwen3大模型以及基于 vLLM 的 OpenAI 兼容 API 接口调用方法总结
  • Yocto Project概念(一)
  • 外包团队协作效率低,如何优化
  • AI 大模型新浪潮:从 DeepSeek-Prover 到 Qwen3,再到 DeepSeek-R2,迈向自动推理的新时代20250507
  • (四)Java逻辑运算符和位运算符全面解析
  • spring的事件监听
  • 【Machine Learning Q and AI 读书笔记】- 05 利用数据减少过拟合现象
  • 【JAVA】BigDecimal判断是否为0, / by zero的问题修复
  • leetcode 2395. Find Subarrays With Equal Sum
  • MySQL 数据备份与恢复
  • Nginx篇之限制公网IP访问特定接口url实操
  • QUIC协议优化:HTTP_3环境下的超高速异步抓取方案
  • Qt重写相关事件,原来的默认功能是不是丢失了?
  • FFmpeg(7.1版本)编译生成ffplay
  • AI Agent(5):多Agent协作系统
  • 5.6-DAE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