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基于区块链和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指引
推荐语:
可信数据空间包含场景应用、生态主体、数据资源、规则机制、技术系统五大部分。《基于区块链和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指引》聚焦可信数据空间的单个数据空间中的场景应用、数据资源、规则机制及技术系统四大核心要点及可信管控、资源交互及价值共创三大能力要求,说明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思路和技术落地路径,概述五大类型可信数据空间的行业案例,最后从生态主体角度,提出可信数据空间五大参与方在可信数据空间运营中的角色和职责,并提出不同的运营模式。
4月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慧城市国际合作分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顺利召开。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总工程师崔海东,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林,微众银行数字金融发展部负责人姚辉亚共同发布了《基于区块链和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指引》(以下简称“《建设指引》”),这是国内首份基于区块链和BSN的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指引。
目录如下:
| |
关注WeChat Subscription Account【智慧城市指北】,回复关键字“20250507”,获取获得本文电子版材料的方式~
单志广对《建设指引》进行了解读。《建设指引》提出“1+5+N+1”总体架构,探索基于区块链和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分布式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实施路径。《建设指引》还提出包含网络层(跨网)、设施层(跨云)、技术支撑层(跨链)、数据流通层、数据服务层和应用场景层等六层的技术架构,为实现跨空间身份互认、资源共享、服务共用,进而形成一张可信数据空间网络提供技术路线参考。
篇幅限制,《建设指引》部分内容如下: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