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算机体系结构 第九章

9.1

1.设32个处理器编号为0、1、…、31.
(1)分别计算下列互连函数:
C u b e 2 ( 12 ) σ ( 8 ) β ( 9 ) P M 2 I + 3 ( 28 ) C u b e 0 ( σ ( 4 ) ) σ ( C u b e 0 ( 18 ) ) \begin{aligned} & \mathrm{Cube}_{2}(12)\quad\sigma(8)\quad\beta(9)\quad\mathrm{PM2I}_{+3}(28)\quad\mathrm{Cube}_{0}(\sigma(4)) \\ & \sigma(\mathrm{Cube}_{0}(18)) \end{aligned} Cube2(12)σ(8)β(9)PM2I+3(28)Cube0(σ(4))σ(Cube0(18))
(2)用 C u b e 0 Cube_0 Cube0 σ \sigma σ构成混洗交换网(每步只能使用 C u b e 0 Cube_0 Cube0 σ \sigma σ一次),网络直径是多少?从5号处理机发送数据到7号处理机,最短路径要经过几步?请列出经过的处理机编号。

(3)采用移数网络构成互联网,网络直径是多少?节点度是多少?与 2 号处理机距离最远的是几号处理机?

解:
(1)

  • C u b e 2 ( 12 ) = 12 ⊕ 4 = 8 Cube_2(12) = 12 \oplus 4 = 8 Cube2(12)=124=8
  • σ ( 8 ) = 8 < < 1 = 16 \sigma(8) = 8 << 1 = 16 σ(8)=8<<1=16
  • β ( 9 ) = s w a p ( 4 , 0 ) ( 9 ) = 24 \beta(9) = swap(4,0)(9) = 24 β(9)=swap(4,0)(9)=24
  • P M 2 I + 3 ( 28 ) = 28 + 2 3 m o d 32 = 4 PM2I_{+3}(28) = 28 + 2^3 \mod 32 = 4 PM2I+3(28)=28+23mod32=4
  • C u b e 0 ( σ ( 4 ) ) = C u b e 0 ( 8 ) = 9 Cube_0(\sigma(4)) = Cube_0(8) = 9 Cube0(σ(4))=Cube0(8)=9
  • σ ( C u b e 0 ( 18 ) ) = σ ( 19 ) = 7 \sigma(Cube_0(18)) = \sigma(19) = 7 σ(Cube0(18))=σ(19)=7

(2)
考虑到操作为 C u b e 0 Cube_0 Cube0 σ \sigma σ,可以证明,对于任意起点和终点,交替 C u b e 0 Cube_0 Cube0(当然可以不执行 C u b e 0 Cube_0 Cube0) 和 σ \sigma σ 可以到达任何终点。
所以直径的上界是 2 n − 1 = 9 2n-1=9 2n1=9,再考虑起点为 0,终点为 1 的情况,可以发现每次都必须执行 C u b e 0 Cube_0 Cube0,故上界取得到。所以直径为 9。

5 = 00101, 7 = 00111,最短路径为:
5 ( 00101 ) − > 4 ( 00100 ) − > 8 ( 01000 ) − > 9 ( 01001 ) − > 18 ( 10010 ) − > 19 ( 10011 ) − > 7 ( 00111 ) 5(00101) -> 4(00100) -> 8(01000) -> 9(01001) -> 18(10010) -> 19(10011) -> 7(00111) 5(00101)>4(00100)>8(01000)>9(01001)>18(10010)>19(10011)>7(00111)
故最短路径需要 6 步,经过的处理机编号为 5,4,8,9,18,19,7。

(3)
这里给出证明的简洁思路:
考虑到PM2I可正可负,故距离取值只有 0 ∼ 2 n − 1 0 \sim 2^{n-1} 02n1,但距离取 2 n − 1 2^{n-1} 2n1,只需一次PM2I即可,故接下来都只考虑 0 ∼ 2 n − 1 − 1 0 \sim 2^{n-1} -1 02n11,但是还是可以操作第 n n n 位的。
首先可以发现,对于连续出现的超过2个1,我们可以取补的方式来减少PM2I的次数,故可得,直径中不可能出现连续的超过2个1。
假设有 x 个 0,分类讨论:

  • 操作 1:只需要 n − 1 − x n-1-x n1x 次即可
  • 操作 0:先构造全 1,需要 2 次,故最终只需要 2 + x 2 + x 2+x 次即可

即最终需要
min ⁡ ( 2 + x , n − 1 − x ) , 1 ≤ x ≤ n − 1 \min (2 + x, n-1-x),1 \leq x \leq n-1 min(2+x,n1x),1xn1
可得中点为 ⌊ n + 1 2 ⌋ = ⌈ n 2 ⌉ \lfloor \frac{n+1}{2} \rfloor = \lceil \frac{n}{2} \rceil 2n+1=2n,所以可得直径的距离型为

  • n n n 为偶数时: L = 1010...1010 L = 1010...1010 L=1010...1010
  • n n n 为奇数时: L = 1010..0110...1010 L = 1010..0110...1010 L=1010..0110...1010,即偶数的 L L L 中任意1个1后再插入一个1(取决于奇数偶数)。

可以证得,对于任意情况, N − L N -L NL 需要的次数严格大于等于 L L L 需要的次数,因为 L L L 的类型很少,所以分类讨论即可。

所以这个边界可以取到。

所以直径为 ⌈ n 2 ⌉ \lceil \frac{n}{2} \rceil 2n

在此题中, n = 5 n=5 n=5,所以直径为 3。节点度数为 2 n − 1 = 9 2n-1 = 9 2n1=9

同时可求得此题中距离为 10110 = 13 , 11010 = 11 10110=13,11010=11 10110=13,11010=11,所以距离最远的处理机为 13 , 15 , 21 , 23 13, 15, 21, 23 13,15,21,23

9.2

2.用N=8的三级Omega网络连接8个处理机(P0~P7)
8个处理机的输出端分别依次连接Omega的8个输入端0 ~ 7,8个处理机的输入端分别依次连接Omega的8个输出端0 ~ 7,处理机P6要把数据播送到处理机PO ~ P4,
处理机P3要把数据播送到处理机P5~P7.
能否同时为它们的播送要求实现连接,画出开关状态图。

解:

开关状态图如下:留白处开关任意状态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xdnf.cn/news/293491.html

相关文章:

  • 不小心把当前的环境变量路径覆盖掉怎么办
  • Gemini 解释蓝图节点的提示词
  • Lesson 15 Good news
  • 功率放大器设计
  • 大模型基础(五):transformers库(下):快速分词器、自动配置类、快速微调
  • pytorch checkpointing
  • 交换机工作原理(MAC地址表、VLAN)
  • P4168 [Violet] 蒲公英 Solution
  • 生物化学笔记:神经生物学概论10 运动节律的控制 运动时脑内活动 运动系统疾病及其治疗(帕金森、亨廷顿)
  • 【OSPF协议深度解析】从原理到企业级网络部署
  • 第15章:双星入侵与时间的迷雾
  • AIGC工具平台-图片转换线稿
  • 「OC」源码学习——对象的底层探索
  • 混搭文化数字社会学家解读,创新理解AI社会学网络社会学与数字人类学最新研究进展社会结构社会分层数字文化数字经济
  • 网络编程套接字(一)
  • PriorityQueue
  • 使用 Semantic Kernel 快速对接国产大模型实战指南(DeepSeek/Qwen/GLM)
  • Web前端开发:Grid 布局(网格布局)
  • ts学习(1)
  • 2024年408真题及答案
  • C++ 外观模式详解
  • php8 枚举使用教程
  • 稀疏性预测算法初步
  • 健康养生:从微小改变开始
  • 【YOLO11改进】改进Conv、颈部网络STFEN、以及引入PIOU用于小目标检测!
  • 基于Vue3开发:打造高性能个人博客与在线投票平台
  • 【MATLAB例程】基于RSSI原理的Wi-Fi定位程序,N个锚点(数量可自适应)、三维空间,轨迹使用UKF进行滤波,附代码下载链接
  • 反射-探索
  • CASS 3D使用等高线修改插件导致修后等高线高程变化的问题
  •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主流高级技术及其核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