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第15章:双星入侵与时间的迷雾

第15章:双星入侵与时间的迷雾

第一节:天体异变

2048年,赤色世界的和平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宇宙灾难打破。

在火星“赤星城”的深空观测站内,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一个双星恒星系统正以超高速度向太阳系逼近。起初,人们以为这只是某种星际流浪恒星的偶然经过,但随着进一步分析数据,他们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复杂。

“这不是普通的天体运动。”林婉秋盯着全息投影中的轨道模型,“它们的轨迹……像是被人为引导的。”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两颗恒星之间似乎存在一种未知物质——它不发光、不吸收光、甚至不与电磁波发生作用,却能影响引力场和时空结构。陈默将其命名为:“暗物质”。

“如果它真的存在,并且正在接近太阳系……”李晨光将军低声说道,“那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第二节:黑暗森林的回响

红色议会紧急召开会议,全球科学家联合分析这颗神秘双星系统的来源。

灵球技术被启动,试图追溯它的历史轨迹。然而,当灵球解析出部分影像时,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这是……黑暗森林法则的延续?”一位天文学家颤抖着说。

全息屏幕上,一段来自遥远过去的画面缓缓展开——某个高等文明在察觉到人类的精神力与智子科技后,决定采取极端手段,将整个双星系统作为武器投射向地球方向。他们的逻辑简单而残酷:

“如果你们已经触及了精神力的本质,那就说明你们已经足够危险。”

“与其等待你们成长为威胁,不如提前终结你们。”


第三节:艾娃计划的重启

面对即将到来的天灾,陈默提出了一项大胆计划——利用艾娃的技术构建一个行星级别的意识网络,以增强地球自身的生态适应能力

“我们无法阻止双星系统的到来。”他在红色议会中说道,“但我们或许可以借助艾娃的力量,让地球在灾难中存活下来。”

于是,红旗意识网的核心技术被迅速改造,结合从潘多拉带回的神经鞭样本,科学家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部署“艾娃节点”,试图激活地球自身的生态系统,使其具备更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与此同时,一支由陈默亲自率领的小队进入四维空间,寻找可能存在的“维度重叠点”——他们希望能在高维空间中找到一条逃生或反击的路径。


第四节:常温超导陨石雨

就在艾娃计划启动的同时,天空发生了剧变。

第一块陨石坠落于南太平洋,引发了一场剧烈的地磁扰动。随后,更多的陨石接连撞击地球表面——它们并非普通岩石,而是携带大量常温超导矿石的外星碎片。

这些矿石具有极强的磁场效应,使得地球的地壳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地表出现大面积浮山现象,原本沉睡的火山重新活跃,海洋洋流紊乱,气候急剧恶化。

“这些矿石……”林婉秋在实验室里分析着样本,“它们不属于我们的太阳系。”

“它们是双星系统带来的礼物。”陈默望着窗外漂浮的山峰,“也是这场灾难的一部分。”


第五节:维度重叠论

在四维空间的探索中,陈默和他的团队意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他们所处的空间与地球的某一部分产生了短暂的维度重叠

换句话说,他们仍然在地球上,但却处于另一个维度层面

“这解释了为什么时间流速不同。”林婉秋计算着数据,“在这个维度中,时间的流逝比外界慢得多。”

这意味着,当双星系统抵达太阳系时,地球实际上已经‘回到’了过去。只不过,这个“过去”并非真正的历史,而是某种由暗物质引发的时间错乱效应。

更重要的是,这种时间错乱并未影响人类的身体感知。他们不会觉得时间倒流,也不会发现自己身处不同的纪元。

“我们被困在一个循环之中。”陈默低声说,“或者说……我们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循环。”


第六节:新地球的模样

当双星系统最终抵达太阳系边缘时,整个恒星系陷入了剧烈动荡。

引力失衡导致部分行星轨道改变——木星捕获了地球,成为其新的卫星。同时,由于双星系统的能量辐射,木星的大红斑变成了大蓝斑,整个星球笼罩在诡异的蓝色光辉之下。

地球的生态环境也随之剧变。常温超导矿石的广泛分布改变了磁场结构,使得大量山体悬浮空中,形成类似潘多拉星上的浮岛景观。

而在地表深处,某些区域出现了与潘多拉极为相似的生命形态——荧光植被、巨型藤蔓、以及某种尚未命名的智慧生物

“这里……已经不是我们熟悉的地球了。”李晨光站在一座浮山之上,望着远方的紫色天空。

没有人知道,这片新生的土地,是否就是未来的潘多拉。

也没有人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另一个外星文明是否会再次降临——带着贪婪与掠夺的目的而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赤色世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http://www.xdnf.cn/news/293239.html

相关文章:

  • AIGC工具平台-图片转换线稿
  • 「OC」源码学习——对象的底层探索
  • 混搭文化数字社会学家解读,创新理解AI社会学网络社会学与数字人类学最新研究进展社会结构社会分层数字文化数字经济
  • 网络编程套接字(一)
  • PriorityQueue
  • 使用 Semantic Kernel 快速对接国产大模型实战指南(DeepSeek/Qwen/GLM)
  • Web前端开发:Grid 布局(网格布局)
  • ts学习(1)
  • 2024年408真题及答案
  • C++ 外观模式详解
  • php8 枚举使用教程
  • 稀疏性预测算法初步
  • 健康养生:从微小改变开始
  • 【YOLO11改进】改进Conv、颈部网络STFEN、以及引入PIOU用于小目标检测!
  • 基于Vue3开发:打造高性能个人博客与在线投票平台
  • 【MATLAB例程】基于RSSI原理的Wi-Fi定位程序,N个锚点(数量可自适应)、三维空间,轨迹使用UKF进行滤波,附代码下载链接
  • 反射-探索
  • CASS 3D使用等高线修改插件导致修后等高线高程变化的问题
  •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主流高级技术及其核心方向
  • 10.施工测量
  • 引领变革的“Vibe Coding”:AI辅助编程的崛起与挑战
  • 某信服EDR3.5.30.ISO安装测试(一)
  • printf的终极调试大法
  • 分析 Docker 磁盘占用
  • FTP/TFTP/SSH/Telnet
  • FastMCP - 快速、Pythonic风格的构建MCP server 和 client
  • [人机交互]交互设计
  • Qwen3的“混合推理”是如何实现的
  • Kotlin-空值和空类型
  • 【AI提示词】SCAMPER法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