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ES6异步编程中Promise与Proxy对象

Promise 对象

Promise对象用于解决Javascript中的地狱回调问题,有效的减少了程序回调的嵌套调用。

创建

如果要创建一个Promise对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new一个。但是,如果深入学习,会发现使用Promise下的静态方法Promise.resolve()也能创建一个Promise对象:

// 创建方法一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此处做一个异步的事情
});// 创建方法二
Promise.resolve(p)	// p 可以是一个Promise,也可以是一个普通的数值。

使用方法二创建Promise时,可以传入一个普通的值,或一个Promise对象。最后都会作为一个Promise返回出来。如果传入的是一个普通的值,产生的Promise的值就会将这个值传入resolve方法发送给下一个then

使用

对于Promise对象的使用,参考下方的案例,对于Promise的使用,理解返回值、参数、两个回调之间的关系后会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种写法的区别主要在于直接在第一次定义Promise的同时把下一次then中的回调也顺便地写好了。

// 案例一
const n = 6
cons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if (n > 5) {resolve(n)} else {reject('必须大于 5!')}}, 1000)
})
p.then((v) => {console.log(v)},(e) => {console.log(e)}
)
// 案例二
const pFn = function() {return Promise.resolve('解决!').then(v => {console.log('接收到', v);})
}
const p = pFn()

Promise.all() 方法

该方法用于一次性执行全部传入的[p1, p2, p3]对象,当全部执行成功后才会进入到第一个执行成功的then方法中。其中,任何一个失败了则会进入到then的失败回调中。

// 语法演示的伪代码
Promise.all([p1, p2, p3]).then((v) => {// 所有请求成功后的操作步骤},(e) => {// 某一个请求失败后的操作步骤}
)// 演示案例
function p(n)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if (n > 0) {resolve(n)} else {reject('不能小于 0!')}}, 1000)})
}
Promise.all([p(5), p(6), p(7)]).then((v) => {console.log(v)},(e) => {console.log(e)}
)

Promise.race() 方法

如果race的字面意思竞赛,该方法也是传入一个Promise对象的数组,不同点在于:先成功的Promise将直接进入到then的成功回调中。如果失败了,也直接进入到失败的then回调。

function loadData()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resolve('请求成功')}, 3000)})
}
function timeOut()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reject('请求超时')}, 5000)})
}
Promise.race([loadData(), timeOut()]).then((v) => {console.log(v)},(e) => {console.log(e)}
)

async 和 await 关键字

这两个关键字是Promise方法的语法糖,底层的实现还是Promise对象的那一套。优点在于能使异步编程的可读性进一步加强,使其更接近于同步执行的语法。

  • async 关键字
// async 语法糖的写法
async function fn() {return '12345'
}
fn().then((v) => {console.log(v)
})
// 等同于下方的写法
function fn() {return Promise.resolve('12345')}fn().then((v) => {console.log(v)})
  • await 关键字

这个关键字必须在async函数中使用。用于“等待” await后的表达式执行,并接受该表达式的返回值。

// 函数 p() 返回的是一个 Promise 对象,
// 延时 1 秒后执行成功回调函数,相当于模拟一次异步请求
function p(msg)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 将函数 p() 的实参值 msg 作为执行成功回调函数的返回值resolve(msg)}, 1000)})
}// 一个用于正常输出内容的函数
function log() {console.log('2. 正在操作')
}async function fn() {console.log('1. 开始')await log()let p1 = await p('3. 异步请求')console.log(p1)console.log('4. 结束')
}
fn()

最后的执行顺序参考下图:

图片描述

Proxy 代理

通过Proxy代理可以为对象拦截一些特定的操作,proxy对象对于原对象的操作最终会转发给原对象,并且proxy对于原对象的值都只是引用的。

创建

// 伪代码
const proxy = new Proxy(target, handler)// 实际例子
const target = {}
const proxy = new Proxy(target, {})proxy.name = '闷墩儿'
console.log(proxy.name)
console.log(target.name)target.name = '憨憨'
console.log(proxy.name)
console.log(target.name)

其中最常用的拦截方法:

拦截方法方法说明
get(target, propKey, receiver)拦截对象属性的读取。
set(target, propKey, value, receiver)拦截对象属性的设置。
has(target, propKey)拦截 propKey in proxy 的操作。
ownKeys(target)拦截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proxy)Object.getOwnPropertySymbols(proxy)Object.keys(proxy)for...in 循环,返回一个数组。

get 方法

通过在handler对象中 加入get方法来使用,该方法会在请求原对象(target)的某一键(propKey)的值时调用,并且原对象和键都会作为get的回调参数。

const dog = { name: '闷墩儿' }
const proxy = new Proxy(dog, {get(target, propKey) {// 遍历目标对象的属性键值if (propKey in target) {return target[propKey] // 返回相应的属性值} else {throw new ReferenceError(propKey + ' 属性不存在')}},
})
console.log('访问 dog 对象中的 name 属性值为:' + proxy.name)
console.log('访问不存在的 age 属性:' + proxy.age)

set 方法

set会在你想设置原对象(target)的某一键(propKey),并将该键对应的值设置成你传入的值(value)时调用。额外需要知道的是返回值为设置成功与否的boolean值。

const validator = {set(target, propKey, value) {if (propKey === 'age') {// 判断 age 属性值是否时数字if (!Number.isInteger(value)) {throw new TypeError('狗狗的年龄只能是整型哦!')}}target[propKey] = valuereturn true},
}const dog = new Proxy({}, validator)
dog.age = '22'

has 方法

该方法在使用in查询属性时调用,该方法可以解决继承时属性继承出现的问题:

场景一中:valueOf实际上是Object的属性,因为dog默认继承自Object所以该属性默认也是dog的属性。

// 场景一:解决的问题
const dog = { name: '闷墩儿' }
console.log('name' in dog)
console.log('valueOf' in dog)// 场景二:使用实例
const dog = { name: '闷墩儿', age: 2 }
const handler = {has(target, propKey) {if (propKey == 'age' && target[propKey] < 5) {console.log(`${target.name}的年龄小于 5 岁哦!`)return true}},
}
const proxy = new Proxy(dog, handler)console.log('age' in proxy)

ownKeys

在使用迭代方法例如for...in迭代对象的键时可以使用ownKeys拦截该迭代,并返回你想给的迭代数组。

注意,你给的数组中的元素如果不是原对象的属性,将不会被迭代。

let dog = { name: '闷墩儿', age: 2, food: '狗罐头' }
const proxy = new Proxy(dog, {ownKeys() {return ['name', 'color']},
})for (let key in proxy) {console.log(key) // 输出 name
}
http://www.xdnf.cn/news/247141.html

相关文章:

  • 小牛电动:荣登央视舞台,引领智能出行新潮流
  • c++26新功能——std::execution
  • 加密算法(一)-对称加密(DES、AES、3DES、Blowfish、Twofish)一篇了解所有主流对称加密,轻松上手使用。
  • mysql-窗口函数一
  • 链表系列一>合并 k 个升序链表
  • 【CV数据集】DIOR遥感目标检测数据集(含处理好的YOLO、COCO、VOC格式和相关配置文件下载链接)
  • 响应式布局,在飞帆平台中如此简单
  • 文件包含漏洞学习
  • PostgreSQL:pgAdmin 4 使用教程
  • 手撕哈希表
  • Android 移动开发:ProgressBar (水平进度条)
  • 【LeetCode Hot100】回溯篇
  • cua: 为 AI 智能体提供高性能虚拟环境
  • GTA5(传承/增强) 13980+真车 超跑 大型载具MOD整合包+最新GTA6大型地图MOD 5月最新更新
  • PyTorch 2.0编译器技术深度解析:如何自动生成高性能CUDA代码
  • 【Bootstrap V4系列】学习入门教程之 页面内容排版
  • 图像加密算法概述
  • Elsevier latex报错Paragraph ended before \@citex was complete.<to be read again>
  • Vue3 + OpenLayers 企业级应用进阶
  • Linux 第六讲 --- 工具篇(一)yum/apt与vim
  • 哈希表笔记(四)Redis对比Java总结
  • YOLOv8模型训练过程
  • Python与MySQL高效集成指南:从基础到高级实践
  • Hibernate与MybatisPlus的混用问题(Invalid bound statement (not found))
  • (C题|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分析问题)2025年第二十二届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五一杯/五一赛)解题思路|完整代码论文集合
  • 恒流源电路
  • RAG工程-基于LangChain 实现 Advanced RAG(预检索-查询优化)(下)
  • 前端HTML基础知识
  • 【大模型面试每日一题】Day 5:GQA vs MHA效率对比
  • CV中常用Backbone-2:ConvNeXt模型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