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后端服务器开发:侵入式与非侵入式程序结构解析

在C++后端服务器开发中,架构设计是决定系统性能、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不同的业务需求会导致服务器架构的多样化,但网络通信模块作为所有服务的通用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抽象和讨论的基础。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服务器架构分为两大类:非侵入式架构和侵入式架构。

非侵入式架构:简单高效的内部数据流动

非侵入式架构的核心特点是,所有通信和业务数据的流动都严格限制在网络通信框架的内部。这种架构下,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完全由网络框架自身完成,无需外部数据源的介入。例如,在即时通讯(IM)服务中,无论是单聊还是群聊,消息的传递都在网络框架内部的连接对象之间完成。这种架构的优势在于其简洁性和高效性,特别适合那些业务逻辑相对独立且数据流动不需要外部干预的场景。

数据流动示例

假设用户A向用户B发送消息,消息从用户A的连接对象传递到用户B的连接对象,然后通过用户B的连接对象发送出去。整个过程都在网络框架内部完成,无需外部介入。这种架构的设计使得系统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和维护。

侵入式架构:灵活应对复杂业务需求

与非侵入式架构不同,侵入式架构允许外部数据流入或流出网络通信模块。这种架构更加灵活,能够适应复杂的业务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复杂性和设计难度。

侵入式架构的两种典型形式

  1. 业务线程处理后发送
    在这种架构中,业务线程负责数据的处理,处理完成后将数据交给网络通信组件发送。这种方式类似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业务线程作为生产者,网络线程作为消费者。

  2. 网络解包后交由业务线程处理
    这种架构更为复杂,网络线程在接收到数据并解包后,将任务交给业务线程处理。处理完成后,业务线程再将结果通过网络通信组件发送出去。这种架构适用于业务逻辑与网络通信紧密耦合的场景。

数据发送的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业务线程直接调用网络组件

在这种方式中,业务线程直接调用网络组件的接口函数发送数据。例如,以下代码展示了如何将数据发送给所有用户:

void WebSocketSessionManager::pushDataToAll(const std::string& dataToPush)
{std::lock_guard<std::mutex> scoped_lock(m_mutexForSession);for (auto& session : m_mapSessions)session.second->pushSomeData(dataToPush);
}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 性能瓶颈:如果pushSomeData方法耗时较长,可能会阻塞网络线程对m_mapSessions的访问,影响整体性能。

  2. 线程安全问题:如果某个连接断开,网络线程可能会销毁对应的session对象,而业务线程可能还在使用该对象的指针,导致野指针问题。

方式二:业务线程将数据交给网络线程发送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可以将业务线程需要发送的数据交给网络线程处理。以下是一个实现示例:

void EventLoop::runInLoop(const Functor& cb)
{if (isInLoopThread()){cb();}else{queueInLoop(cb);}
}void EventLoop::queueInLoop(const Functor& cb)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mutex_);pendingFunctors_.push_back(cb);}if (!isInLoopThread() || doingOtherTasks_){wakeup();}
}void EventLoop::handle_other_things()
{std::vector<Functor> functors;doingOtherTasks_ = true;{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mutex_);functors.swap(pendingFunctors_);}size_t size = functors.size();for (size_t i = 0; i < size; ++i){functors[i]();}doingOtherTasks_ = false;
}

这种方式通过将任务放入队列并唤醒网络线程来处理,避免了业务线程直接操作网络组件,从而解决了线程安全和性能问题。

总结

  • 非侵入式架构:适用于业务逻辑独立且数据流动完全在网络框架内部完成的场景。这种架构简单高效,易于理解和维护。

  • 侵入式架构:适用于业务逻辑与网络通信紧密耦合的场景。在侵入式架构中,推荐使用方式二(业务线程将数据交给网络线程发送),以避免线程安全和性能问题。

http://www.xdnf.cn/news/232093.html

相关文章:

  • 鸿蒙 应用开发 项目资源结构及资源访问
  • AI重构家居营销新范式:DeepSeek如何破解行业流量与转化困局?
  • 大模型优化利器:RLHF之PPO、DPO
  • 深入掌握CSS背景图片:从基础到实战
  • 深入探讨Facebook隐私政策的演变
  • 运维仙途 第2章 日志深渊识异常
  • 【Linux调整FTP端口】
  • 软件分析师-第三遍-章节导图-15
  • 量化交易之数学与统计学基础2.4——线性代数与矩阵运算 | 矩阵分解
  • 数据结构每日一题day14(链表)★★★★★
  • 读论文笔记-LLaVA:Visual Instruction Tuning
  •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 网络基础-----C语言经典题目(12)
  • ActiveMQ 可靠性保障:消息确认与重发机制(一)
  • [实战] Petalinux驱动开发以及代码框架解读
  • Mac下安装Python3,并配置环境变量设置为默认
  • 深度学习论文: Describe Anything: Detailed Localized Image and Video Captioning
  • 分组密码算法ShengLooog设计原理详解
  • 如何正确使用日程表
  • 【Java】equals、==、hashcode详解
  • 单片机的各个种类及其详细介绍
  • 复杂度和顺序表(双指针方法)
  • 国标GB28181视频平台EasyGBS在物业视频安防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案​
  • 进程地址空间
  • 在柯希霍夫积分法偏移成像中,旅行时计算中振幅和相位信息
  • 兰亭妙微:全流程交互设计和设计前后对比
  • 详细说明c++函数传参常量引用const T传递和值传递的区别
  • 【25软考网工】第四章(4)无线局域网WLAN安全技术、无线个人网WPAN
  • 【Kubernets知识】Secret组件更新大全
  • 设备安全管理:AI赋能的智能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