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基础部分知识点
OSPF基础
前言
- 路由器 根据 路由表 转发数据包,路由表项 可通过手动配置 和动态路由协议 生成。(两种生成方式)
- 静态路由比动态路由使用更少的带宽,并且不占用CPU资源来计算和分析路由更新。当网络结构比较简单时,只需配置静态路由就可以使网络正常工作。但是当网络发生故障或拓扑发生变化后,静态路由不会自动更新,必须手动重新配置。(静态优劣)
- 相比较于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具有更强的可扩展性,具备更强的应变能力。(动态优势)
-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具有扩展性强,收敛速度快等特点,作为优秀的内部网关协议被广泛使用。
动态路由协议简介
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
- 按工作区域分类:
IGP(内部网关协议):RIP、OSPF、IS-IS
EGP(外部网关协议):BGP - 按工作机制分类: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IS-IS - BGP使用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算法修改后的算法,该算法被称为路径矢量(Path Vector)算法。因此在某些场合下,BFP也被称为路径矢量路由协议。
- IGP在同一个自治系统内交换路由信息,IGP的主要目的时发现和计算自治域内的路由信息。
- EGP主要用于AS(自治系统)之间的互联。(8、9对比记忆,一内一外)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 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周期性地泛洪自己的路由表。通过路由的交互,每台路由器都从相邻的路由器学习到路由,并且加载进自己的路由表中,然后再通告给其他相邻路由器。(学习-加载-通告)
- 对于网络中的所有路由器而言,路由器并不清楚网络的拓扑,只是简单的知道要去往某个目的网段方向在哪里,开销有多大。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LSA泛洪
-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通告的是链路状态,而不是路由信息。
- 运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路由器之间首先会建立邻居关系,然后彼此之间开始交互LSA(链路状态通告)。
- 链路状态通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每台路由器都产生 一个描述自己直连接口状态(包括接口的开销、与邻居路由器之间的关系等)的通告。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LSDB维护 - 每台路由器都会产生LSA,路由器将接收到的LSA放入自己的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路由器通过对LSDB中所存储的LSA进行解析,进而了解全网拓扑。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SPF计算
-
每台路由器基于LSDB,使用SPF(Shortest Path First,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进行计算。每台路由器都计算出一颗 以自己为根的、无环的、拥有最短路径的“树”。有了这颗树,路由器就已经知道了到达所有网段的优选路径。
-
SPF是OSPF路由协议的一个核心算法,用来在一个复杂的网络中做出路由优选的决策。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路由表生成 -
路由器将计算出来的优选路径,加载进自己的路由表(Routing Table)。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总结
-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相邻路由器之间的邻居关系。
第二步:邻居之间交互链路状态信息和同步LSDB。
第三步:进行优选路径计算。
第四步:根据最短路径树生成路由表项加载进路由表。
2 OSPF简介
OSPF概述 - OSPF是IETF定义的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目前针对IPv4协议使用的是OSPF Version 2;针对IPv6协议使用OSPF Version 3。
- OSPF有以下优点:
基于SPF算法,以“累计链路开销”作为选录参考值
采用组播形式收发部分协议报文
支持区域划分
支持对等价路由进行负载分担
支持报文认证
OSPF应用场景
- 接入层:利用光纤、双绞线、同轴线缆、无线接入技术等 传输介质,实现与用户连接,并进行业务和带宽的分配。接入层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因此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
- 汇聚层:为接入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如地址合并、协议过滤、路由服务、认证管理等。通过网段划分实现与网络隔离,可以防止网络故障蔓延和影响到核心层。汇聚层同时也可以提供接入层虚拟网之间的互联,控制和限制接入层对核心层的访问,保证核心层的安全和稳定。
- 核心层:功能主要是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核心层任务的重点通常是冗余能力、可靠性和高速的传输。
OSPF基础术语-Router ID - Router ID用于再自治系统中唯一标识一台运行OSPF的路由器,是一个32位的无符号整数。
- Router ID选举规则如下:
手动配置OSPF路由器的Router ID(建议手动配置)。
如果没有手动配置,则路由器使用Loopback接口中最大的IP地址作为Router ID。
如果没有配置Loopbak接口,则路由器使用物理接口中最大的IP地址作为Router ID。(三句层层递进) - Router ID一旦选定,之后如果要更改的话就需要重启OSPF进程。
- 在实际工程中,推荐手工指定OSPF路由设备的Router ID。首先规划出一个私有网段用于OSPF的Router ID选择,例如:192.168.1.0/24.在企业OSPF进程前,在每个OSPF路由器上建立一个Loopback接口,使用一个32位掩码的私有地址作为其IP地址,这个32位的私有地址即作为该路哟设备的Router ID。如果没有特殊要求,这个Loopback接口地址可以不发比在OSPF网络中。
OSPF基础术语-区域 - OSPF Area用于标识一个OSPF的区域。
- 区域是从逻辑上将设备划分为不同的组,每个组用区域号(Area ID)来标识。
- OSPF的区域ID是一个32bit的非负整数,按点分十进制的形式(与IPv4地址的格式一样)呈现,例如Area0.0.0.1。为了简便起见,也会采用十进制的形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