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安全审计
4.1 安全审计概述
4.1.1 基本概念
对信息系统中与安全相关的活动进行记录、检查及审核的过程。
安全系统要求用审计方法监视安全相关的活动。(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安全审计的目的:
检测,阻止非授权用户对系统的入侵;
检测,显示授权用户的误操作。
4.1.2 安全审计的作用
系统安全的最后防线,访问控制的必要补充。
4.1.3 安全审计的实现要求
记录安全活动相关信息
重现安全事件
违规事件检测和分析
尽可能减少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保障自身安全
审计过程相对独立,与系统其它功能隔离
4.2 安全审计系统模型
4.2.1 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
数据生成
标识审计级别;列举可审计事件的类型,并标识所提供的审计相关信息的最小集。
需指定与动作相关的用户身份。
事件选择
在可审计事件集中,选择或排除一些事件。
使系统可以配置不同级别的审计粒度。
事件存储
创建并维护安全审计踪迹。
提供可用性,防止审计踪迹数据丢失。
自动响应
当存在安全违规时产生自动的响应,例如安全报警。
审计分析
提供自动化机制,分析系统活动和审计数据。
标识可审计事件集合,确定是否已经发生违规.
审计复核
对于授权用户,帮助对审计数据的审核。
4.3 安全审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确定审计策略
2.定义审计记录
3.确定审计点
4.审计记录的存储
5.审计记录的安全性要求
6.审计信息的使用与管理
7.审计系统的构成
8.降低审计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