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分布式场景怎么实现一个高效的 读-写锁

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高效的读锁(允许多个读操作并发,只阻塞写操作),通常采用读写锁(Read-Write Lock)​​ 模式。以下是几种高效的实现方案:


方案一:基于 Redis 的读写锁(推荐)​

使用 Redis 的原子操作和 Lua 脚本实现分布式读写锁,避免阻塞读操作。

核心思路:​
  1. 读锁(Read Lock):​
    • 使用计数器记录当前读锁数量。
    • 读操作只需检查是否有写锁,无则直接进入。
  2. 写锁(Write Lock):​
    • 写操作需等待所有读锁释放,并阻止新读锁。
实现步骤:​
  1. 定义 Redis Key:​

    • lock:resource:写锁标记(存在即表示有写锁)。
    • read_count:resource:读锁计数器。
  2. 读锁获取(非阻塞):​

    -- Lua 脚本(原子执行)
    if redis.call("EXISTS", "lock:resource") == 0 thenredis.call("INCR", "read_count:resource")return "ACQUIRED"
    elsereturn "WAIT"  -- 有写锁时需等待
    end
  3. 读锁释放:​

    DECR read_count:resource
  4. 写锁获取(阻塞读):​

    -- 1. 设置写锁标记(设置超时防死锁)
    SET lock:resource <client_id> EX 30 NX
    -- 2. 等待读计数器归零
    while redis.call("GET", "read_count:resource") ~= "0" dosleep(100ms)
    end
  5. 写锁释放:​

    DEL lock:resource
优化点:​
  • 避免读锁饥饿:​​ 写锁等待时,新读请求可排队(通过 Redis 队列或 Redisson 的公平锁)。
  • 超时机制:​​ 为锁设置 TTL,避免死锁。
  • 订阅通知:​​ 用 Redis 的 Pub/Sub 通知读锁释放事件,减少轮询。

方案二:基于 ZooKeeper 的读写锁

利用 ZooKeeper 的临时顺序节点实现公平读写锁。

实现步骤:​
  1. 节点结构:​

    • /lock/resource/read-:读锁节点(临时顺序节点)。
    • /lock/resource/write-:写锁节点(临时顺序节点)。
  2. 读锁获取:​

    • 创建临时顺序节点:/lock/resource/read-00001
    • 检查是否有更早的写锁节点:
      • 若无,则获取锁。
      • 若有,则监听前一个写节点的删除事件。
  3. 写锁获取:​

    • 创建临时顺序节点:/lock/resource/write-00001
    • 检查是否有更早的读/写节点:
      • 若无,则获取锁。
      • 若有,则监听前一个节点的删除事件。
  4. 锁释放:​​ 删除对应节点。

优点:​
  • 天然公平,避免饥饿。
  • 通过 Watcher 机制减少轮询。

方案三:使用现成库(推荐)​

直接使用成熟的分布式锁库,如 ​Redisson​(基于 Redis)或 ​Curator​(基于 ZooKeeper)。

Redisson 示例:​
// 初始化 Redisson 客户端
RedissonClient client = Redisson.create();
RReadWriteLock rwLock = client.getReadWriteLock("resource_lock");// 读锁(不阻塞其他读操作)
RLock readLock = rwLock.readLock();
readLock.lock();
try {// 读操作...
} finally {readLock.unlock();
}// 写锁(阻塞所有读写)
RLock writeLock = rwLock.writeLock();
writeLock.lock();
try {// 写操作...
} finally {writeLock.unlock();
}
优势:​
  • 自动处理锁续期、超时和重试。
  • 支持公平锁和非公平锁。

关键注意事项:​

  1. 避免死锁:​
    • 为锁设置超时时间(如 Redis 的 EX 选项)。
    • 客户端崩溃时,ZooKeeper 临时节点自动释放。
  2. 性能优化:​
    • 减少网络交互:使用 Lua 脚本合并多个 Redis 操作。
    • 本地缓存:读多写少时,可用本地缓存减少分布式锁竞争。
  3. 一致性保障:​
    • 写操作完成后,需通知所有节点更新缓存(如通过 Redis Pub/Sub)。

总结

  • 推荐方案:​​ 使用 ​Redisson​ 或 ​Curator​ 等成熟库,避免重复造轮子。
  • 自研要点:​​ 若需自研,优先基于 Redis + Lua 实现,确保原子性。
  • 核心目标:​​ 读操作仅检查写锁是否存在(不阻塞其他读),写操作需等待所有读锁释放。

通过以上方案,可实现高效的分布式读锁,最大化读操作的并发性

http://www.xdnf.cn/news/1475569.html

相关文章:

  • 友猫社区APP源码与小程序端部署详解
  • Redis数据库基础
  • MySQL中有哪些锁
  • MathJax - LaTeX:WordPress 公式精准呈现方案
  • Android Studio 构建变体中的资源选择顺序详解
  • UDP-Server(2)词典功能
  • git在Linux中的使用
  • mac-intel操作系统go-stock项目(股票分析工具)安装与配置指南
  • v0.29.3 敏感词性能优化之繁简体转换 opencc4j 优化
  • 大语言模型提示词工程详尽实战指南
  • 记一次uniapp+nutui-uniapp搭建项目
  • 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加密与认证方式
  • LeetCode算法日记 - Day 33: 最长公共前缀、最长回文子串
  • Linux | i.MX6ULL Tftp 烧写和 Nfs 启动(第十九章)
  • Paimon——官网阅读:文件系统
  • 1.5、机器学习-回归算法
  • Oracle体系结构-Redo Log Buffer详解
  • Day22_【机器学习—集成学习(3)—Boosting—Adaboost算法】
  • FreeMarker快速入门指南
  • Lua 面向对象编程
  • 【MFC】对话框节点属性:Language(语言)
  • macOS下arm编译缺少stdint.h等问题
  • Python入门:从Hello World到项目创建
  • MySQL与ES索引区别
  • 【LeetCode热题100道笔记】二叉树的右视图
  • 数据结构中排序的时间、空间复杂度以及稳定性
  • 20250906-01:开始创建LangChain的第一个项目
  • 虚拟化技术
  • 文件I/O与I/O多路复用
  • 外置flash提示音打包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