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hpad 绘图(二):小鼠生存曲线绘制与数据记录分析详解
在动物实验与医学随访研究中,生存曲线是评估干预措施(如药物、手术、基因编辑等)效果的核心工具,尤其在肿瘤、慢性病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实际操作中,许多研究者常因数据记录不规范、分析逻辑不清晰,导致结果可信度降低。本文结合具体案例,从数据记录原则到 Graphpad 实操步骤,系统拆解小鼠生存曲线(含类似随访数据)的绘制与分析要点,帮助科研人员规避常见误区。
一、先搞懂:生存曲线数据记录的核心规则(以随访数据为例)
生存曲线的本质是 “时间 - 事件” 数据的可视化,核心在于准确记录随访时间与结局状态—— 这两步若出错,后续绘图与分析将完全失去意义。以下以 “5 例男性肺癌患者 + 5 例女性肺癌患者随访” 为例,详解 Excel 中数据记录的标准方法(小鼠实验数据记录逻辑完全一致,仅需将 “患者” 替换为 “小鼠”)。
1. 需记录的 3 类核心信息
生存数据表格需包含 “个体标识”“随访时间”“结局状态” 3 类基础信息,若涉及分组(如性别、处理组 / 对照组),需额外增加 “分组” 列。标准表格格式如下:
个体标识 | 分组 | 随访时间(月) | 结局状态(0/1) | 备注(可选) |
---|---|---|---|---|
男 1 | 男性组 | 8 | 1 | 肺癌相关死亡 |
男 2 | 男性组 | 12 | 0 | 随访结束时仍存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