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算机网络:固定网络位长度子网划分flsm和可变长子网掩码划分vlsm的区别

在计算机网络中,子网划分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 是IP地址管理的核心技术,用于优化IP地址利用率、控制广播域并支持层次化网络设计。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子网划分(Subnetting)

子网划分是将一个大的IP网络(如A类、B类、C类网络)分割为多个更小的子网(Subnet)的过程。其核心目的是提高IP地址利用率缩小广播域(减少网络流量拥堵),并便于网络管理。

1. 核心原理
  • IP地址结构:IPv4地址由32位二进制组成,分为“网络位”和“主机位”(如C类地址默认前24位为网络位,后8位为主机位)。
  • 子网掩码:用于区分网络位和主机位(二进制“1”代表网络位,“0”代表主机位)。例如,C类默认掩码255.255.255.0(二进制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 借位操作:子网划分通过“借主机位作为子网位”实现——从主机位中借用若干位作为子网标识,剩余的主机位用于标识子网内的主机。
2. 关键计算公式
  • 子网数量:若借n位主机位作为子网位,则子网数 = (2^n)(n为借位数量)。
  • 每个子网的可用主机数:剩余主机位为m位(m = 原主机位 - n),则可用主机数 = (2^m - 2)(减2是排除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3. 划分步骤(以C类地址为例)
http://www.xdnf.cn/news/1255033.html

相关文章:

  • 【C++】哈希表原理与实现详解
  • 代码随想录day58图论8
  • Mysql数据仓库备份脚本
  • Android视图状态以及重绘
  • 快速开发实践
  • 内网穿透原理和部署教程
  • 【Kubernetes】部署 kube-bench 实现 K8s 最佳实践
  • tcpdump问题记录
  • Linux下动态库链接的详细过程
  • 【数据结构初阶】--排序(五)--计数排序,排序算法复杂度对比和稳定性分析
  • Python Socket 脚本深度解析与开发指南
  • MySQL梳理四:事务日志机制和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
  • SpringMvc的原理深度剖析及源码解读
  • 前端页面直接生成PDF下载文件
  • “物联网+职业本科”:VR虚拟仿真实训室的发展前景
  • 物联网架构全解析:华为“1+2+1”与格行随身WiFi,技术如何定义未来生活?
  • 基于开源AI智能名片链动2+1模式S2B2C商城小程序的微商产品经营策略研究
  • 技术优势铸就行业标杆: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凭何引领智能变革?
  • 008 前端vue
  • Spring AOP动态代理核心原理深度解析 - 图解+实战揭秘Java代理设计模式
  • RabbitMQ-日常运维命令
  • 嵌入式硬件中MOSFET基本原理与实现
  • python函数--python010
  • Redis中间件(三):Redis存储原理与数据模型
  • 小红书开源多模态视觉语言模型DOTS-VLM1
  • ubuntu 2024 安装拼音输入法
  • VC6800智能相机:赋能智能制造,开启AI视觉新纪元
  • 【关于Java 8 的新特性】
  • 语言模型(LM):n-gram模型原理与困惑度(Perplexity)计算详解
  • 38.【.NET8 实战--孢子记账--从单体到微服务--转向微服务】--扩展功能--增加日志记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