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全栈工程师面试实录:从Spring Boot到AI大模型的深度技术解析
场景:互联网大厂Java后端开发面试
面试官:资深架构师,严肃专业
求职者:小曾,自称“水货程序员”,部分技术有基础但缺乏深度
第一轮提问:音视频场景下的高并发挑战
面试官:小曾,我们公司正在搭建音视频直播平台,需要处理百万级并发连接。你会如何设计系统架构?
小曾:我会用Spring Cloud搭建微服务,用Kafka做消息队列,Redis做缓存……(面试官点头)不错,能想到用Kafka削峰填谷。那具体如何保证直播流的低延迟和高可用?
小曾:用HikariCP优化数据库连接池,Spring WebFlux处理异步请求……(面试官微笑)有思路。但如果用户突然量大怎么办?比如双十一促销场景。
小曾:呃……可能需要动态扩容?
面试官:对,结合Kubernetes实现弹性伸缩。继续,直播过程中如果出现卡顿,你会用哪些技术监控?
小曾:Prometheus+Grafana吧……(面试官:具体指标有哪些?)
小曾:CPU、内存、延迟……(面试官:Redis命中率呢?)
小曾:这个……(面试官:看来你需要补补监控知识。但基础不错,继续。)
第二轮提问:电商场景下的订单系统设计
面试官:假设你要开发秒杀系统,你会用哪些技术防止超卖?
小曾:用分布式锁,比如Redisson……(面试官:锁的粒度怎么控制?)
小曾:呃……数据库层面吧,用事务……(面试官:但事务开销大,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小曾:Maybe可以用消息队列确认订单?
面试官:很好,结合Kafka实现幂等性。那订单数据量巨大时,如何快速查询?
小曾:用Elasticsearch吧,全文检索快……(面试官:结合ES有什么缺点?)
小曾:可能实时性差……(面试官:可以考虑分库分表+缓存。继续。)
面试官:如果系统需要支持多语言,你会用哪个框架?
小曾:Thymeleaf?或者Spring Boot的多语言支持?
面试官:不错,那如何处理跨域问题?
小曾:Spring MVC有@CrossOrigin注解……(面试官:那微服务架构下怎么解决?)
小曾:用Zuul网关吧……(面试官:考虑过Spring Cloud Gateway吗?)
小曾:这个……(面试官:没关系,继续思考。)
第三轮提问:AIGC场景下的智能客服系统
面试官:我们想用AI客服替代人工,你会如何整合Spring AI与大模型?
小曾:用OpenAI的API调用?或者自建模型?
面试官:假设用户问“今天天气”,如何让系统准确回答?
小曾:可能需要结合天气API……(面试官:那如何避免AI幻觉?)
小曾:呃……用RAG检索企业文档?
面试官:很好,继续。如果用户连续提问,如何管理对话上下文?
小曾:用Session存储?或者Spring Session?
面试官:对,那如何优化查询效率?
小曾:用向量数据库缓存结果?比如Milvus?
面试官:很棒!但你知道Embedding模型的选型要点吗?
小曾:呃……OpenAI和Ollama?
面试官:没错,那客户端如何标准化工具调用?
小曾:REST API?
面试官:接近了,可以考虑MCP协议。继续,如果系统需要扩展新功能,你会怎么设计?
小曾:用插件化架构?或者Spring Boot的Starter模式?
面试官:不错,但AI系统如何处理长尾问题?
小曾:Maybe用知识图谱?
面试官:(微笑)有潜力。好了,今天的面试就到这里,回去等通知吧。
答案解析:业务场景与技术点
第一轮:音视频直播系统
-
高并发架构:
- 微服务:Spring Cloud(服务注册Eureka/Zuul,网关Gateway)
- 消息队列:Kafka(削峰填谷,异步处理)
- 缓存:Redis(热点数据,低延迟访问)
- 数据库优化:分库分表(如ShardingSphere),HikariCP(连接池)
- 异步处理:Spring WebFlux(响应式编程)
-
监控方案:
- 指标监控:Prometheus(采集)、Grafana(可视化)
- 链路追踪:Jaeger(分布式调用链)
- 性能优化:Redis命中率、CPU队列
第二轮:秒杀系统
-
防超卖方案:
- 分布式锁:Redisson/ZooKeeper
- 消息幂等:Kafka事务或IDempotentProducer
- 数据库优化:乐观锁(Version字段)或CAS
- 热点数据缓存:Redis(秒杀商品库存)
-
多语言支持:
- 框架:Spring Boot MessageSource(资源文件)
- 国际化:Thymeleaf/FreeMarker i18n标签
- 跨域:Spring MVC@CrossOrigin或网关层处理
第三轮:AIGC智能客服
-
大模型整合:
- Spring AI:支持OpenAI/Ollama API集成
- RAG检索增强:
- 向量数据库:Milvus/Chroma(文档索引)
- Embedding模型:OpenAI/Ollama(语义向量化)
- 对话管理:
- Session存储:Spring Session(分布式会话)
- 上下文跟踪:ChatGPT-style context pooling
- 幻觉控制:
- 知识源验证:企业文档检索
- MCP协议:标准化工具调用(如搜索引擎、计算器)
-
扩展能力:
- 插件化架构:Spring Boot Auto-Configuration
- 长尾问题处理:知识图谱或外部知识库(如Wikipedia API)
总结:
小曾的基础尚可,但缺乏对复杂场景的系统性设计能力。真实面试中,除了技术细节,更要展现架构思维、边界思考与快速学习能力。AI大模型部分需要重点学习Spring AI生态与向量数据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