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C电阻防浪涌介绍
一. 引言
在容性负载电路中,上电瞬间,外部电源向输入滤波电容充电,会瞬间产生很大的浪涌电流,很容易损坏后续的电子元件。因此,需要考虑限制浪涌电流。本文中,将介绍NTC电阻的关键特性,结合实际电路介绍NTC电阻如何防浪涌以及优缺点。
二.NTC电阻的关键特性
NTC电阻是一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电阻,常用于防浪涌和温度传感。
在介绍NTC电阻防浪涌应用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与浪涌相关的NTC电阻的几个关键特性。
1. 电阻-温度特性
NTC阻值与温度的关系表示式如下,其中RT为温度T时的电阻值;R0为参考温度T0时的电阻值(通常为25℃时的R25);B为材料参数,单位K;T、T0为绝对温度(单位K)。
如图1所示,为某品牌NTC电阻的阻值与温度关系曲线。

2. 伏安特性
1) 欧姆区
在电流较小的区域中(<1mA),随着电流的逐渐上升,电压也逐渐上升。但电流造成的自发热能够及时散发出去,不会造成电阻温度的升高,此时符合欧姆定律。
2) 负阻区
当发热量较大时,NTC电阻自身的温度上升,电阻值减小。电阻阻值随电流增加而下降,呈现负微分电阻特性。
3) 击穿区
当在超过电压顶点的区域中使用,会引发热失控,NTC电阻阻值急剧减小,电流剧增,造成电阻发红、破损。

三.NTC防浪涌应用电路实例

图3为常见交流转直流电路,图中采用了NTC电阻用于防开机浪涌。
通电瞬间,外部电源给输入滤波电容充电,电容等效电阻很小,因此该瞬间会产生很大的浪涌电流。如果不进行限制,很容易损坏后续器件。浪涌电流的大小可按以下公式进行估算,其中IPEAK为峰值电流,VAC为交流输入电压的有效值,RESR为输入滤波电容的等效阻抗。通常,电容容量与等效阻抗成反比,因此电容容量越大,浪涌电流就越大。
如果在线路中串联一电阻,就可以限制电流大小,有效防止开机浪涌对后续器件的损坏。通常选用NTC热敏电阻。待设备完成启动完成后,输入滤波电容充电基本完成,充电电流会很小,此时MCU控制继电器闭合,将NTC电阻短路,降低正常工作时的损耗。
注意:在小功率应用场合,也可以不增加继电器短路NTC电阻的设计。
四.NTC电阻防浪涌的优势和劣势
1. 优势
1)自适应限流
NTC电阻的阻值与温度呈负相关,随温度升高而阻值显著下降。因此刚开始上电,常温下NTC处于高阻值,可以有效抑制初始浪涌,随着电阻的发热效应,温度升高,阻值随之降低,减少无效功耗。很好的平衡浪涌抑制和提高能效的需求。
2. 劣势
1)热恢复瓶颈
NTC电阻断电后需要较长的冷却时间才能恢复高阻态,设备频繁重启的话,NTC电阻来不及恢复高阻态,失去保护作用。
2) 高温环境失效风险
NTC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环境温度大于某个值时,阻值大幅下降,浪涌抑制能力也大幅下降。
3) 不适用于大功率场景
单颗NTC稳态电流很有限,通常小于10A,在大功率应用下,需多颗并联使用,但阻值误差,会导致电流分配不均而烧毁。
五. 参考资料
1. 村田官网“NTC热敏电阻基本特性”;
2. 瑞隆源NTC电阻手册;
原文:NTC电阻防浪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