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GaussDB 数据库架构师修炼(四) 备份容量估算

1 影响备份容量关键要素

  • 业务总数据量
  • 备份数据保留周期
  • 备份周期
  • 备份数据的压缩比
  • 平均每天的新增数据量
  • 平均每天新增日志数据量

2 备份容量的估算方法

公式
 备份容量C = 自动全量备份容量C1 + 自动差量备份容量C2 + 自动日志归档 容量C3 + 手动全量备份容量C4
全量备份容量C1=业务总数据量S ×( ceil(备份保留周期T1 ÷ 备份周期 T2+1 )× 压缩比R
差量备份容量C2 = 每日新增数据量D  × 备份保留周期T1  × 压缩比R 
日志归档容量C3 = 每日新增数据量D  × 备份保留周期T1
手动全量备份容量C4 =业务总数据量S  × 手动备份个数N   × 压缩比R

参数描述
业务总数据量S:估算出业务总数据容量
备份保留周期T1:每个备份集保留的时长,单位:天
备份周期T2:多久进行一次全备,单位:天
压缩比R:经验值参考范围是0.3~0.7,建议实测评估
每日新增数据量D:根据前面课程的方法估算出平均每天数据增量

3 备份容量估算举例


某业务系统数据量估算约500GB,每日新增数据量20GB,运维人设置的备份
策略是每天做一次全量备份,每个备份保留7天。此外周六需要做一次手工备
份,用于恢复到测试环境验证,假设当前业务系统的数据模型备份压缩比为0.5


 推算结果
全量备份容量C1 = 业务总数据量S  × (ceil  (备份保留周期T1÷备份周期T2) + 1 )× 压 缩比R = 500GB× (ceil(7÷1)+1 ) × 0.5= 2000GB 
差量备份容量C2 = 每日新增数据量D × 备份保留周期T1 × 压缩比R  = 20GB   × 7   × 0.5 =  70GB

日志归档容量C3=每日新增数据量D×备份保留周期T1 = 20GB ×7= 140GB
手动全量备份容量C4=业务总数据量S×手动备份个数N×压缩比R=500GB × 1×0.5 = 250GB
备份容量C = 自动全量备份容量C1 + 自动差量备份容量C2 + 自动日志归档容量C3 + 手 动全量备份容量C4 = 2000GB  + 70GB + 140GB + 250GB  = 2460GB

4 批注

    GaussDB数据库架构师在做数据库容量规划时,备份容量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http://www.xdnf.cn/news/1125001.html

相关文章:

  • AntV G6 基础元素详解(React版)
  • 邮件伪造漏洞
  • IOS 18下openURL 失效问题
  • 跨平台移动开发技术深度分析:uni-app、React Native与Flutter的迁移成本、性能、场景与前景
  • [Pytest][Part 5]单条测试和用例集测试
  • 【Python3-Django】快速掌握DRF:ModelViewSet实战指南
  • 运维技术教程之Jenkins的秘钥设置
  • Git分支管理与工作流详解
  • ADC采集、缓存
  • HAProxy双机热备,轻松实现负载均衡
  • 聊聊MySQL中的buffer pool
  • 分布式通信框架 - JGroups
  • 深度强化学习 | 图文详细推导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
  • [数据结构]#3 循环链表/双向链表
  • 为什么市场上电池供电的LoRa DTU比较少?
  • FBRT-YOLO: Faster and Better for Real-Time Aerial Image Detection论文精读(逐段解析)
  • 【HarmonyOS】元服务概念详解
  • 16.避免使用裸 except
  • ELK部署与使用详解
  • L1与L2正则化详解:原理、API使用与实践指南
  • Windows下安装nvm管理多个版本的node.js
  • LVS集群技术
  • 网络--OSPF实验
  • 分布式一致性协议
  • 卷积模型的优化--Dropout、批标准化与学习率衰减
  • 每天一个前端小知识 Day 31 - 前端国际化(i18n)与本地化(l10n)实战方案
  • 分支战略论:Git版本森林中的生存法则
  • PHP password_get_info() 函数
  • 时序预测 | Pytorch实现CNN-LSTM-KAN电力负荷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 深入理解MyBatis延迟加载:原理、配置与实战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