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Vue 中mounted 生命周期钩子的执行时机和 v-for 的渲染顺序

1. mounted 的执行时机

mounted 是组件生命周期中DOM 挂载完成后触发的钩子,具体指:

  • 组件的模板已经被编译为真实 DOM,并插入到页面中。
  • 此时可以通过 this.$el 访问到组件的根 DOM 元素,也能通过 document 或 this.$refs 获取到已渲染的 DOM 节点。

但注意:mounted 仅保证组件自身的 DOM 结构挂载完成,并不直接等同于 “所有子元素 / 指令渲染完成”。

2. v-for 与 mounted 的关系

v-for 用于循环渲染列表,其执行逻辑是:

核心逻辑:mounted 仅与组件自身挂载相关,而 v-for 的渲染时机取决于数据源的更新时机。

  • 在组件渲染阶段(beforeMount 之后、mounted 之前),Vue 会根据 v-for 的数据源(如数组)生成对应的 DOM 节点,并插入到父元素中。
  • 当 mounted 触发时,v-for 循环生成的 DOM 已经存在于页面中(只要数据源在 mounted 之前就已确定)。
  • <template>

    <div>

    <p v-for="(item, index) in list" :key="index">{{ item }}</p>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list: ['a', 'b', 'c'] // 初始就有数据

    }

    },

    mounted() {

    // 此时 v-for 生成的 3 个 <p> 标签已经存在于 DOM 中

    console.log(this.$el.querySelectorAll('p').length) // 输出 3

    }

    }

    </script>

  • 此时 mounted 中可以正常获取到 v-for 渲染的 DOM,因为数据源 list 在组件初始化时就已确定,v-for 在 mounted 前已完成渲染。

    3. 可能出现的 “不同步” 情况

    如果 v-for 的数据源是异步获取的(如在 created 中发请求),则会出现 mounted 执行时 v-for 尚未渲染的情况:

  •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list: [] // 初始为空

    }

    },

    created() {

    // 异步获取数据(1 秒后返回)

    setTimeout(() => {

    this.list = ['a', 'b', 'c']

    }, 1000)

    },

    mounted() {

    // 此时 list 还是空数组,v-for 未渲染任何 DOM

    console.log(this.$el.querySelectorAll('p').length) // 输出 0

    }

    }

    </script>

  • 原因:mounted 在组件挂载后立即执行(约在代码运行后 0ms),而 v-for 的数据源在 1000ms 后才更新,因此 mounted 中无法获取到异步数据渲染的 DOM。

  • 总结

  • 若 v-for 的数据源是同步数据(初始就有),mounted 执行时 v-for 已经渲染完成,可直接操作 DOM。
  • 若 v-for 的数据源是异步数据mounted 执行时可能尚未渲染,需用 $nextTick 或 watch 确保 DOM 已更新。

http://www.xdnf.cn/news/1094023.html

相关文章:

  • Mysql中的日志-undo/redo/binlog详解
  • Hexo + Butterfly + Vercel 完整个人Blog部署指南
  • 17.Spring Boot的Bean详解(新手版)
  • TCP的可靠传输机制
  • 正点原子学习 用户权限管理
  • 汽车工业制造领域与数字孪生技术的关联性研究​
  • Python数据分析案例|从模拟数据到可视化:零售门店客流量差异分析全流程
  • 17-C#封装,继承,多态与重载
  • PyTorch数据准备:从基础Dataset到高效DataLoader
  • Hadoop(一)
  • 操作系统核心技术剖析:从Android驱动模型到鸿蒙微内核的国产化实践
  • C++随机打乱函数:简化源码与原理深度剖析
  • 3 STM32单片机-delay延时驱动
  • (八)PS识别:使用 Python 自动化生成图像PS数据集
  • 智慧物流管理:动作识别与包装检测的协同突破
  • Python标准库:时间与随机数全解析
  • 方差、协方差和协方差矩阵
  • TCP/IP常用协议
  • Dify升级到1.5.1详细操作步骤,规避和RAGFlow的镜像冲突问题
  • 神经网络基础及API使用详解
  • 零知开源——STM32F407VET6驱动SHT41温湿度传感器完整教程
  • Linux的 `test`命令(或等价中括号写法 `[空格expression空格]`)的用法详解. 笔记250709
  • 恒盾C#混淆加密大师最新版本1.4.0更新 - 增强各类加密效果, 提升兼容性, 使.NET加密更简单
  • 深入理解图像二值化:从静态图像到视频流实时处理
  • HNU 操作系统 Smile_Laughter的学习心得
  • 图像硬解码和软解码
  • git中的指令解释
  • 高级LoRA:面向垂直领域LLM的实战微调指南——LoRA合并、续训、堆叠,Checkpoint管理
  • linux-用户和组
  • 语音识别核心模型的数学原理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