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WebRTC 的 ICE candidate 协商

文章目录

  • 前言
  • WebRTC 的 ICE candidate 协商
    • 1. 什么是 ICE candidate?
    • 2. ICE 协商的流程
    • 3.前端使用 ICE candidate 协商代码示例
      • 1)收集 candidate 并发送
      • 2)WebSocket 接收 candidate 并添加
    • 4. ICE candidate 的类型
    • 5. ICE 协商常见问题
    • 6. 关键调试点
    • 7. 代码片段加日志示例
    • 总结


前言

WebRTC 的 ICE candidate 协商

WebRTC 的 ICE candidate 协商


1. 什么是 ICE candidate?

  • ICE(Interactive 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 是 WebRTC 用于 NAT 穿透、建立点对点连接的核心协议。
  • candidate(候选地址)是指本地网络环境下所有可能的可用地址(如本地IP、公网IP、中继服务器IP等)。
  • 通过收集和交换 candidate,WebRTC 能找到一条可用的网络路径,实现端到端音视频传输。

2. ICE 协商的流程

  1. 双方创建 RTCPeerConnection,并设置 ICE 服务器(通常是 STUN/TURN)。
  2. 本地收集 candidate:浏览器会自动收集本地所有可用的网络地址(candidate)。
  3. onicecandidate 事件触发:每收集到一个 candidate,就通过信令服务器发送给对端。
  4. 对端收到 candidate,通过 addIceCandidate 添加到自己的 RTCPeerConnection。
  5. 双方不断交换 candidate,直到找到一条可用的网络路径,ICE 连接建立,媒体流就能传输了。

3.前端使用 ICE candidate 协商代码示例

1)收集 candidate 并发送

 const pc = new RTCPeerConnection({iceServers: [// 免费的公共 STUN 服务,适用于测试和轻量级应用{ urls: "stun:stun.l.google.com:19302" },],})
pc.onicecandidate = (e) => {if (e.candidate) {ws.send(JSON.stringify({ type: "candidate", candidate: e.candidate }))}
}
  • 每当本地收集到一个 candidate,就通过 WebSocket 发送给对方。

    RTCPeerConnection ,截图自MD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WebSocket 接收 candidate 并添加

前端可以用 ws 这个库。

 ws.onmessage = async (msg) => {if (data.type === "candidate") {try {await pc.addIceCandidate(data.candidate)} catch (e) {}}} 
  • 收到对方的 candidate 后,调用 addIceCandidate 添加到本地 RTCPeerConnection。

4. ICE candidate 的类型

  • host:本地局域网 IP 地址
  • srflx:服务器反射地址(通过 STUN 服务器获取的公网 IP)
  • relay:中继地址(通过 TURN 服务器获取,适合复杂 NAT/防火墙环境)

5. ICE 协商常见问题

  • 没有 candidate 交换:双方无法建立连接,媒体流无法传输。
  • addIceCandidate 报错:SDP 协商顺序不对,或 candidate 格式有误。
  • NAT/防火墙阻断:需要配置 TURN 服务器。
  • 局域网可通,公网不通:STUN 只能穿透部分 NAT,复杂网络需 TURN。

6. 关键调试点

  • onicecandidateaddIceCandidate 前后加日志,确认 candidate 是否收发完整。
  • 检查 candidate 的类型和内容,确认是否有 srflxrelay 类型。
  • 浏览器控制台查看 ICE 相关报错(如 ICE failed、addIceCandidate failed 等)。

7. 代码片段加日志示例

pc.onicecandidate = (e) => {if (e.candidate) {console.log('Send ICE candidate:', e.candidate);ws.send(JSON.stringify({ type: "candidate", candidate: e.candidate }))}
}else if (data.type === "candidate") {console.log('Receive ICE candidate:', data.candidate);try {await pc.addIceCandidate(data.candidate)} catch (e) {console.error('addIceCandidate error', e);}
}

总结

  • ICE candidate 协商是 WebRTC 能否连通的关键,决定了媒体流能否端到端传输。
http://www.xdnf.cn/news/1084465.html

相关文章:

  • 深度学习图像分类数据集—蘑菇识别分类
  • axios笔记
  • Monorepo+Turborepo+Next常问问题详解
  • Git使用教程
  • Win11 安装 Visual Studio(保姆教程 - 更新至2025.07)
  • 《Redis》缓存与分布式锁
  • 零基础 “入坑” Java--- 八、类和对象(一)
  • 2025.7.6总结
  • 【字节跳动】数据挖掘面试题0011:介绍下时间序列分析常用知识点
  • 9. 【Vue实战--孢子记账--Web 版开发】-- 账户账本管理(二)
  • 5种高效解决Maven依赖冲突的方法
  • C 语言指针与作用域详解
  • Clion中stm32开发烧录出现“monitor“ command not supported by this target.解决方法
  • 微服务基础:Spring Cloud Alibaba 组件有哪些?
  • 数据结构---链表结构体、指针深入理解(三)
  • nginx的使用
  • ARMv8 创建3级页表示例
  • Linux操作系统之文件(五):文件系统(下)
  • Windows ETW事件的多维度关联分析
  • Web攻防-XMLXXE无回显带外SSRF元数据DTD实体OOB盲注文件拓展
  • 【Elasticsearch】自定义评分检索
  • android 获取手机配对的蓝牙耳机的电量
  • python中生成假数据的库 faker 的详细使用,包括详细案例(生成逼真假数据)
  • Go语言实现双Token登录的思路与实现
  •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线性回归算法的矩阵参数求导
  • QueryWrapper 类的作用与示例详解
  • QT并发机制
  • 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
  • 暑假复习篇之五子棋③【人机对战篇1】
  • Oracle使用SQL一次性向表中插入多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