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的局限和确认偏误消除偏见
培养模式识别能力时,同时也需要认识到模式识别能力的局限,避免落入常见的陷阱。否认基本认知局限的存在,就是一个陷阱。不要指望自己能了解所有影响全局的重要变化,也不要指望自己对所有变化都能做出反应。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过于专注某项任务可能导致你对某些事物视而不见。花时间评估和思考,可以更好识别重要的模式,不会被别的刺激干扰分散注意力。选择性注意的危险,人容易受到偏见的影响,这些偏见会限制我们对最重要的风险和机会的感知。管理者总是看不到那些重大但难以预料的风险。你如果察觉不到自己在搜集和解读信息时的偏见,就无法真正成为模式识别的专家。
“大脑是一台急于下结论的机器”
1.需要努力规避“证真偏差”,证真偏差是一种倾向性,人总是倾向于寻找和现有观点一致的新数据,或者选择性回忆能证明现有理论的证据。
2.关联性偏差,也称为叙事陷阱,指对某种不存在模式的感知。构建叙事和推断因果关系是人类的本能。
3.光环效应是一种确认偏误,指对个人或者群体的某个重要方面倾向于在没有事实支持的情况下,塑造整体的看法。光环效应严重扭曲认知,光环之下影响因素的认知,混淆了结果和原因。
4.一厢情愿也是一种确认偏误,通常被称为沉没成本谬误,陷入沉没成本谬误的人会怀着挽回损失的妄想,将资源投入一个毫无胜算的亏损项目,恶性循环会导致制度失灵。
5.自我服务偏差是指: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责怪他人。人的一种天性就是,把负面结果归于外部因素,把积极结果归于自己。
自我服务偏差助于提高个人感知,但这个倾向也影响个人判断,最终导致灾难性错误。人类天生有寻找替罪羊的倾向,但有战略性思维的人会克制这种人类的冲动。
这意味着带着有害的偏差搜集和解读信息,
你就无法预判现实的情况,除了消除偏见,还需要拥有批判性思维,识别测试模式。面对一个高风险的场景,当形成初始认识的时候,需要利用直觉进行批判性思考。认知偏差会模糊重要的现实,让我们只看到我们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拥有顶级战略性思维的人不仅会怀疑自己的直觉,也敢于挑战他人笃定的观点。搜集更多的信息,修正假设,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通过批判和修正的过程,擅长战略性思维的人能够验证并优化其模式识别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