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java >正文

STM32在使用DMA发送和接收时的模式区别

在STM32的DMA传输中,发送使用DMA_Mode_Normal而接收使用DMA_Mode_Circular的设计基于以下关键差异:

1. ‌触发机制的本质区别

  • 发送方向(TX)‌:由USART的‌TXE标志(发送寄存器空)触发‌,该标志在总线空闲时持续存在。若使用循环模式,DMA会不断将内存数据推送到发送寄存器,即使无新数据也会重复发送缓冲区内容,导致总线被无效数据占用6。
  • 接收方向(RX)‌:由‌起始位(物理信号下降沿)触发‌,仅在检测到实际数据时才激活DMA传输。无数据时DMA完全挂起,避免无效操作6。

2. ‌数据传输特性

特性发送(TX)接收(RX)
触发条件TXE寄存器空(持续存在)6起始位下降沿(瞬态事件)6
无数据时行为持续填充旧数据6完全挂起等待6
数据有效性可能无效(需主动更新)6仅搬运有效物理信号6
节能特性高功耗(持续占用总线)6低功耗(事件唤醒)6

3. **设计风险与解决方案

  • 发送风险
    循环模式会导致:

    • 总线干扰:重复发送旧数据可能破坏通信协议(如RS-485半双工冲突)6
    • 解决方案:必须用DMA_Mode_Normal,发送完成后关闭DMA通道避免无效传输6
  • 接收优势
    循环模式可实现:

    • 无缝数据流处理:自动覆盖旧数据形成循环队列,避免数据丢失5
    • 零拷贝高效接收:无需CPU干预即可连续存储新数据56

4. ‌实际应用场景

  • 发送选择Normal模式‌:确保每次发送均为最新数据,防止协议污染。例如RS-485通信中,发送后需立即释放总线6。
  • 接收选择Circular模式‌:适配传感器数据流等连续输入场景。例如ADC扫描模式下,DMA自动循环填充缓冲区,避免频繁中断59。

cCopy Code

// 典型配置代码(USART4) // 发送DMA配置(Normal模式) DMA_InitStruct.DMA_Mode = DMA_Mode_Normal; // 关键配置 // 接收DMA配置(Circular模式) DMA_InitStruct.DMA_Mode = DMA_Mode_Circular; // 关键配置

总结‌:发送方向需精确控制数据有效性,接收方向需适应不可预测的数据流,这种模式差异是硬件行为与数据特性共同决定的最优方案56。

http://www.xdnf.cn/news/17925.html

相关文章:

  • 数据处理分析环境搭建+Numpy使用教程
  • 主流开源实时互动数字人大模型
  • 易道博识康铁钢:大小模型深度融合是现阶段OCR的最佳解决方案
  • imx6ull-驱动开发篇25——Linux 中断上半部/下半部
  • 超级云 APP 模式:重构移动互联网生态的新引擎
  • Radar Forward-Looking Imaging Based on Chirp Beam Scanning论文阅读
  • 列式存储与行式存储:核心区别、优缺点及代表数据库
  • 代码随想录Day51:图论(岛屿数量 深搜广搜、岛屿的最大面积)
  • 第七十二章: AI训练的“新手村”指南:小规模链路构建与调参技巧——从零开始,驯服你的模型!
  • Java面试实战系列【并发篇】- Semaphore深度解析与实战
  • gnu arm toolchain中的arm-none-eabi-gdb.exe的使用方法?
  • 【C#补全计划】委托
  • uniapp 开发微信小程序,获取经纬度并且转化详细地址(单独封装版本)
  • 零基础-动手学深度学习-10.4. Bahdanau 注意力
  • 电脑上练打字用什么软件最好:10款打字软件评测
  • 【学习笔记】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第10章 Executor框架
  • VUE3 学习笔记2 computed、watch、生命周期、hooks、其他组合式API
  • RecyclerView 性能优化:从原理到实践的深度优化方案
  • 2020 GPT3 原文 Language Models are Few-Shot Learners 精选注解
  • JVM 总览与运行原理:深入Java虚拟机的核心引擎
  • 快速学会什么是gPRC
  • mysql-DDLy语句案例
  • Linux 系统中网络管理
  • vue3 wangeditor5 编辑器,使用方法
  • 高并发场景下限流算法对比与实践指南
  • 【递归、搜索与回溯算法】DFS解决FloodFill算法
  • whisper 语种检测学习笔记
  • 39 C++ STL模板库8-容器1-array
  • 解决hexo deploy报错:fatal: bad config line 1 in file .git/config
  • 跨网络 SSH 访问:借助 cpolar 内网穿透服务实现手机远程管理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