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计算机网络】3数据链路层②

1. 数据链路层所处的地位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两种:①点对点信道②广播信道


数据链路层使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服务,将网络层的IP数据报(分组)封装成帧,传输给下一个相邻结点。


链路(物理链路):传输介质(0层)+物理层(1层)实现了相邻结点之间的“物理链路”

数据链路(逻辑链路):数据链路层需要基于“物理链路”,实现相邻结点之间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逻辑链路)”

帧:数据链路层对等实体之间进行逻辑通信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3.局域网LAN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中的IEEE802委员会的职责之一是推进局域网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科技公司出于商业目的开发的局域网技术如果受市场和技术专家认可那么IEEE就会专门成立工作组去负责这项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802.8工作组(已解散)

FDDI 光纤分布数字接口

逻辑拓扑是环形结构,物理拓扑是双环结构。

802.5工作组(已解散)

令牌环网技术(IBM公司)

逻辑拓扑是环形结构,物理拓扑是星形结构。

802.3工作组

以太网技术

(由DEC, Intel, Xerox公司共同推出的一种局域网技术)

截至目前,几乎所有的有线局域网都是采用以太网技术去实现的

802.3局域网≈以太网

802.11工作组

Wi-Fi技术

(由AT&T,Nokia等公司共同推出的一种局域网技术)

截至目前,几乎所有的无线局域网都是采用Wi-Fi技术去实现的

802.11局域网≈Wi-Fi


标准化工作成果:

802.11b——WiFi 1,1999年

802.11a——WiFi 2,1999年

802.11g——WiFi 3,2003年

802.11n——WiFi 4,2009年

802.11ac——WiFi 5,2013年

802.11ax——WiFi 6,2021年

802.11be——WiFi 7,2024年

IEEE802委员会为了推进局域网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对网络层次进行了划分。

3.1.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如一所学校)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系统等通过双绞线、同轴电缆等连接介质互相连接起来,组成资源和信息共享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3.1.1.特点

1️⃣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量均有限。

2️⃣所有站点共享较高的总带宽(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3️⃣较低的时延和误码率。

4️⃣局域网内的各节点之间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

5️⃣各站为平等关系而非主从关系。

6️⃣支持单播(一对一发送帧,如A→B)、广播(一对全部发送帧,如A→B+C+D+E+F+G)、多播(一对部分发送帧,如A→B+D+E)

帧的类型有三种:

①单播帧(一对一):目的MAC地址填写的是某一个特定节点的MAC地址

②广播帧(一对全体):目的MAC地址填写的是48bit的1

③多播帧(一对多)

交换技术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转发数据帧的技术,它主要基于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来实现。就交换技术而言,以太网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 

3.1.2.分类

局域网的特性主要由三个要素决定(出题点):

1️⃣拓扑结构:星形结构,环形结构,总线形结构,星形和总线形结合的复合型结构

2️⃣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3️⃣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决定着局域网的技术特性)

对于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只有两种:如果只支持半双工通信,就采用CSMA/CD协议;如果支持全双工通信,就不用去考虑信道争用的问题。

3.1.3.硬件架构


网络适配器(又名:网络接口卡、网卡)

1️⃣负责把帧发送到局域网。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网络层会把准备好的IP数据报交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会把IP数据报封装成帧,以帧为单位发送到局域网上。关于“将IP数据报(IP分组)封装成帧”,有些系统由主机实现,有些系统由网络适配器负责。

假设“将IP数据报(IP分组)封装成帧”在主机实现,主机会告诉网络适配器帧的数量和地址,之后通过总线取得这些帧,然后发送到局域网上。

2️⃣负责从局域网接收帧。

以太网适配器会检查收到的帧和自己的MAC地址是否一致,是否正确。如果符合要求,就用“中断”通知CPU,CPU会告诉以太网适配器要把帧放在主存的什么位置,之后以太网适配器会把这个帧通过IO总线传给主存,并放到指定位置,主机中的数据链路层会把帧转变为IP数据报,并把IP数据报交给网络层;否则,就直接丢弃这个帧。

3️⃣需要根据接入的局域网类型,按照标准实现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功能。

一个WiFi网络适配器需要实现符合802.11标准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一个以太网适配器需要实现符合802.3标准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4️⃣需要完成数据的串/并行转换。

5️⃣需要支持帧缓冲。


MAC地址是写在网络适配器的ROM芯片上的,并且保持不变。

一个网络适配器对应一个固定的MAC地址。同一台电脑中以太网适配器的MAC地址和WiFi网络适配器的MAC地址是不一样的。


即将发送到局域网的帧或者刚刚从局域网收到的帧就会暂存到RAM芯片中。 

滑动窗口机制中,发送窗口和接受窗口内的帧就是存储在RAM芯片中。


现在很多电脑都没有网线插口,如果要用网线连接以太网,需要一个USB转网线接口的转接头。这个转接头本质上是一个以太网的网络适配器,所以说这类电脑很有可能没有安装以太网的网络适配器

3.2.有线局域网(IEEE802.3)

IEEE802.3研究的以太网(被包含于有线局域网是目前最流行的有线局域网技术。

本节主要学习IEEE 802.3工作组负责的以太网技术标准化工作。

以太网采用两项措施来简化通信:

① 采用无连接的工作方式,既

http://www.xdnf.cn/news/5987.html

相关文章:

  • STM32 __main汇编分析
  • 基于 mathematical-expression 的动态数学方程求解器实现
  • 如何使用C51的Timer0实现定时功能
  • DeepBook 与 CEX 的不同
  • HDFS的客户端操作(2)文件上传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楼外挡墙自动化监测
  • 鸿蒙5.0项目开发——鸿蒙天气项目的实现(介绍)
  • OJ判题系统第6期之判题逻辑开发——设计思路、实现步骤、代码实现(策略模式)
  • 目标检测任务 - 数据增强
  • Linux文件编程——标准库函数(fopen等)和系统调用函数(open等)的区别
  • 无锡哲讯科技:引领芯片封装SAP系统的智能化革命
  • Flannel Host-gw模式的优缺点
  • Leetcode 3544. Subtree Inversion Sum
  • 深入学习 Java 泛型实现方式:擦除法!
  • 43、Server.UrlEncode、HttpUtility.UrlDecode的区别?
  • 物理:篮球为什么能被拍起来?
  • .Net HttpClient 使用Json数据
  • Centos7安装部署wordpress个人博客保姆级教程
  • iVX 研发基座:大型系统开发的协作与安全架构实践
  • 基于MATLAB的生物量数据拟合模型研究
  • 云蝠智能大模型呼叫优势:技术驱动全链路升级,重塑智能交互服务新体验
  • 前端性能优化3:深入分析 Web Worker 和 Service Worker
  • 【源码+文档+调试讲解】驾校报名小程序2
  • python打卡day24
  • ppy/osu构建
  • window 显示驱动开发-创建分配时指定段
  • 块设备代码分析
  • 测试集群的功能-执行wordcount程序
  • uniapp|实现获取手机摄像头权限,调用相机拍照实现人脸识别相似度对比,拍照保存至相册,多端兼容(APP/微信小程序)
  • 什么情况会导致JVM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