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PCI总线和PCIe总线

本文来源:腾讯元宝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组件互连)​​ 是一种由 ​​Intel​​ 在 ​​1991年​​ 提出的 ​​并行总线标准​​,用于连接计算机主板上的各种外设(如显卡、网卡、声卡等)。它取代了早期的 ​​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总线,成为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的主流扩展接口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


​1. PCI总线的主要特点​

​特性​​描述​
​总线类型​​​并行总线​​(32位或64位)
​时钟频率​​33 MHz​​(标准)或 ​​66 MHz​​(高性能版本)
​带宽​​133 MB/s(32位@33MHz)​​ 或 ​​533 MB/s(64位@66MHz)​
​电压​​5V(旧版)​​ 或 ​​3.3V(新版)​
​热插拔​​不支持​​(PCI-X 和 PCIe 才支持)
​即插即用(PnP)​​支持​​(自动配置设备资源)

​2. PCI总线的版本演进​

​(1) PCI 1.0(1992年)​

  • 32位数据总线,33 MHz 时钟频率
  • 带宽:133 MB/s
  • 主要用于PC主板

​(2) PCI 2.0(1993年)​

  • 引入 ​​64位扩展​​(可选)
  • 支持 ​​66 MHz​​ 时钟频率(带宽可达 ​​533 MB/s​​)
  • 主要用于服务器和高性能工作站

​(3) PCI-X(PCI eXtended,1999年)​

  • 向后兼容PCI 2.0
  • 时钟频率提升至 ​​133 MHz(1.06 GB/s)​​ 或 ​​266 MHz(2.13 GB/s)​
  • 主要用于服务器(如SCSI RAID卡、高速网卡)

​(4) Mini PCI(2000年)​

  • 用于笔记本电脑的 ​​小型化PCI​
  • 主要用于 ​​Wi-Fi网卡、Modem​

​3. PCI总线的架构​

​(1) 总线拓扑​

  • ​共享总线架构​​(所有设备共用带宽
  • ​总线仲裁​​(由主板芯片组管理设备访问顺序)

​(2) 插槽类型​

​插槽类型​​引脚数​​用途​
​32位 PCI(5V)​124 针早期PC(1990s)
​32位 PCI(3.3V)​124 针后期PC(2000s)
​64位 PCI​188 针服务器/工作站
​PCI-X​184 针服务器(SCSI/RAID卡)
​Mini PCI​100 针笔记本电脑(Wi-Fi/Modem)

​4. PCI vs. PCIe(PCI Express)​

​特性​​PCI​​PCIe​
​总线类型​并行总线串行点对点
​带宽​133 MB/s(32位@33MHz)250 MB/s(PCIe 1.0 x1)
​扩展性​共享带宽独立通道(x1, x4, x8, x16)
​热插拔​不支持支持
​主流应用​1990s–2000s2004至今

​PCIe 取代 PCI 的原因​​:

  • ​并行总线限制​​(信号干扰、时钟同步问题)
  • ​PCIe 采用串行传输​​(更高带宽、更低延迟)
  • ​PCIe 支持热插拔​​(更适合现代外设

​5. PCI总线的现状​

  • ​基本被淘汰​​(2005年后被PCIe取代)
  • ​仍用于部分工业设备、嵌入式系统​​(如工控机、老式服务器
  • ​PCI插槽在部分主板保留​​(用于兼容老设备

​总结​

  • ​PCI 是1990年代主流扩展总线​​,用于显卡、网卡、声卡等。
  • ​PCI-X 是服务器优化版本​​,带宽更高(1–2 GB/s)。
  • ​PCIe(2004年)取代PCI​​,采用串行点对点架构,带宽更高
  • ​现代PC已无PCI插槽​​,但部分工业设备仍在使用。

​热插拔(Hot Swapping)​​ 是指在设备(如硬件组件或存储介质)​​不关闭电源、不重启系统​​的情况下,直接插入或移除设备,而不会导致系统故障或数据损坏的技术。这种功能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硬件、电子设备、服务器等领域,旨在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核心特点​

  1. ​无需断电​​:支持在通电状态下操作。
  2. ​即插即用​​:系统能自动识别新设备并加载驱动(如USB设备)。
  3. ​安全移除​​:需通过软件安全弹出(如U盘),避免数据丢失。

​常见应用场景​

  • ​计算机硬件​​:USB设备、外接硬盘、显卡(部分支持)、服务器硬盘(如RAID阵列)。
  • ​服务器/数据中心​​:更换硬盘、电源或PCIe设备,避免服务中断。
  • ​移动设备​​:SIM卡、SD卡(部分机型支持热插拔)。
  • ​工业设备​​:模块化设计的控制器或传感器

​实现原理​

  1. ​电气设计​​:接口具备防短路和信号缓冲(如热插拔控制器芯片)。
  2. ​软件支持​​:操作系统通过ACPI(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或驱动管理设备状态。
  3. ​协议支持​​:如SATA/SAS硬盘的AHCI协议、USB/Thunderbolt接口标准。

​注意事项​

  • ​并非所有设备都支持​​:如传统IDE硬盘、某些PCIe设备可能需断电操作。
  • ​安全移除​​:强制拔出可能导致数据损坏(尤其存储设备)。
  • ​兼容性​​:部分旧系统或硬件可能不支持热插拔功能。

​示例​

  • ​支持热插拔​​:U盘、移动硬盘(需安全弹出)、服务器热插拔电源。
  • ​不支持热插拔​​:台式机主板上的CPU、内存条(通常需断电操作)。

通过热插拔技术,用户可以灵活扩展或维护设备,显著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PCI Express(PCIe)详解​

​PCI Express(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简称PCIe)​​ 是一种 ​​高速串行点对点总线​​,由 ​​Intel、AMD、IBM等公司​​ 在 ​​2004年​​ 推出,用于取代传统的 ​​PCI​​ 和 ​​AGP​​ 总线。PCIe采用 ​​差分信号传输​​ 和 ​​数据包交换​​ 技术,具有 ​​高带宽、低延迟、可扩展性强​​ 等优势,已成为现代计算机的核心互连标准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外设组件互连扩展总线

Peripheral : (计算机设备)外围的

Interconnect : 连通的


​1. PCIe 的主要特点​

​特性​​描述​
​总线类型​​串行点对点​​(非共享总线)
​传输方式​​差分信号(LVDS)​​,抗干扰能力强
​通道(Lane)​​x1、x2、x4、x8、x16​​(可扩展带宽)
​热插拔​​支持​​(部分系统需驱动支持)
​协议层​​事务层(TL)、数据链路层(DLL)、物理层(PHY)​
​NVMe支持​​PCIe SSD(如M.2 NVMe)​​ 提供超高存储性能

​2. PCIe 版本演进与带宽​

lane : 通道

PCIe 采用 ​​双向传输​​(发送+接收),每个 ​​Lane​​ 的带宽随版本升级而提升:

​PCIe版本​​发布时间​​单通道带宽(单向)​​x16总带宽(双向)​
​PCIe 1.0​2004年250 MB/s8 GB/s
​PCIe 2.0​2007年500 MB/s16 GB/s
​PCIe 3.0​2010年985 MB/s31.5 GB/s
​PCIe 4.0​2017年1.97 GB/s63 GB/s
​PCIe 5.0​2019年3.94 GB/s126 GB/s
​PCIe 6.0​2023年7.88 GB/s252 GB/s

7.88 * 16 * 2 = 252.16 

​计算方式​​:

  • ​单向带宽 = 传输速率(GT/s) × 编码效率(8b/10b或128b/130b)​
    • 例如 PCIe 3.0:8 GT/s × 128/130 ≈ 985 MB/s
  • ​双向带宽 = 单向带宽 × 2(发送+接收) × Lane数​
    • 例如 PCIe 4.0 x16:1.97 GB/s × 2 × 16 ≈ 63 GB/s

​3. PCIe 插槽与物理规格​

​(1) 常见插槽类型​

​插槽类型​​Lane数​​典型用途​
​PCIe x1​1 Lane网卡、声卡、USB扩展卡
​PCIe x4​4 LanesSSD(如M.2 NVMe)、RAID卡
​PCIe x8​8 Lanes中端显卡、10Gbps网卡
​PCIe x16​16 Lanes高端显卡(如RTX 4090)、GPU计算卡

​(2) 外形兼容性​

  • ​物理尺寸向下兼容​​(如x1卡可插入x16插槽,但仅以x1速度运行)。
  • ​部分主板提供“开放末端”插槽​​(如x4插槽可插入x16卡,但带宽受限)。

​4. PCIe 协议架构​

PCIe 采用 ​​分层协议​​,类似网络OSI模型:

  1. ​事务层(Transaction Layer, TL)​
    • 负责 ​​数据包(TLP)的封装与解析​​,支持读写请求、中断等操作。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DLL)​
    • 提供 ​​错误检测与重传(ACK/NAK机制)​​,确保数据可靠性。
  3.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PHY)​
    • 处理 ​​串行化/解串行化(SerDes)​​ 和 ​​时钟恢复​​。

​5. PCIe 的应用场景​

​应用领域​​设备示例​所需带宽
​显卡​NVIDIA RTX 4090、AMD RX 7900 XTXPCIe 4.0 x16(63 GB/s)
​高速存储​Samsung 990 Pro(NVMe SSDPCIe 4.0 x4(7.9 GB/s)
​网络设备​10G/25G/100G网卡PCIe 3.0 x8(15.75 GB/s)
​AI/GPU计算​NVIDIA Tesla A100PCIe 4.0 x16(63 GB/s)
​扩展外设​Thunderbolt 4扩展坞PCIe 3.0 x4(3.94 GB/s)

​6. PCIe vs. 传统总线(PCI/AGP)​

​特性​​PCI​​AGP​​PCIe​
​总线类型​并行共享专用并行串行点对点
​带宽​133 MB/s2.1 GB/s(AGP 8X)63 GB/s(PCIe 4.0 x16)
​扩展性​固定带宽仅显卡灵活(x1~x16)
​热插拔​不支持不支持支持
​主流时期​1990s1997–20042004至今

​PCIe 的优势​​:
✅ ​​更高带宽​​(PCIe 5.0 x16 = 126 GB/s,远超AGP 8X的2.1 GB/s)
✅ ​​低延迟​​(串行点对点架构,无总线竞争
✅ ​​支持热插拔​​(适合服务器、存储设备)
✅ ​​未来可扩展​​(PCIe 6.0已发布,带宽继续翻倍


​7. PCIe 的未来发展​

  • ​PCIe 6.0(2023年)​​:
    • 带宽 ​​252 GB/s(x16双向)​​,采用 ​​PAM4调制​​ 和 ​​低延迟前向纠错(FEC)​​。
    • 主要应用于 ​​AI/ML、超算、数据中心​​。
  • ​PCIe 7.0(预计2025年)​​:
    • 目标带宽 ​​512 GB/s(x16双向)​​,继续推动高性能计算发展。

​总结​

  • ​PCIe 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总线​,取代了PCI和AGP。
  • ​版本迭代带来带宽翻倍​​(PCIe 3.0→4.0→5.0→6.0)。
  • ​灵活扩展​​(x1~x16插槽适应不同设备需求)。
  • ​未来趋势​​:更高带宽(PCIe 6.0/7.0)、更低功耗、更广应用(AI/存储/网络)。
http://www.xdnf.cn/news/551.html

相关文章:

  • 数据结构学习笔记 :排序算法详解与C语言实现
  • Spring 依赖冲突解决方案详解
  • AUTOSAR图解==>AUTOSAR_SWS_EFXLibrary
  • BGP选路实验
  • 2024年3月 GESP 图形化二级考级真题——找因数
  • 解锁思想道德修养的奥秘:用思维导图开启智慧之旅
  • Multi-Query Attention (MQA) PyTorch 实现
  • 《擦除序列》线性时间做法题解
  • 利用 FastAPI 实现三种推送方式
  • 企业微信自建应用开发回调事件实现方案
  • AI文生图工具推荐
  • swift-12-Error处理、关联类型、assert、泛型_
  • Java ThreadPoolExecutor 深度解析:从原理到实战
  • 编译Spring源码时遇到的错误
  • HDMI如何进行插入检测
  • QML中的3D功能--纹理应用
  • Linux字符设备驱动
  • ZLMediaKit 和 SRS的区别,哪个更好用?
  • 在Qt和OSG中动态改变部分3D模型数据
  • 大模型API中转平台选择指南:如何找到优质稳定的服务
  • 压滤机与锡泥产生效率
  • OzGIS:地理信息分析与处理软件
  • C语言用if else求三个数最小值的一题多解
  • c++冒泡排序实现
  • Java Web 之 简介 100问
  • 大模型时代:机遇与风险并存的AI革命
  • Java Stream API 实践指南:从基础操作到高效用法
  • 【操作系统原理03】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 运筹学之模拟退火
  • 生成模型StackGAN模型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