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数据结构学习笔记 :排序算法详解与C语言实现

目录

  1. 冒泡排序
  2. 插入排序
  3. 选择排序
  4. 快速排序
  5. Shell排序
  6. 归并排序
  7. 算法对比与选择

一、冒泡排序

算法原理

通过重复遍历数组,比较相邻元素并交换位置,将较大的元素逐渐“浮”到数组末尾。

核心代码
void bubble_sort(int *a, int size) {for (int i = 0; i < size - 1; i++) {for (int j = 0; j < size - i - 1; j++) {if (a[j] > a[j + 1]) {int t = a[j];a[j] = a[j + 1];a[j + 1] = t;}}}
}
时间复杂度
  • 最坏/平均:O(n²)
  • 最好(已排序):O(n)

二、插入排序

算法原理

将数组分为有序区和无序区,逐个将无序区元素插入到有序区的正确位置。

核心代码
void insert_sort(int *a, int size) {for (int i = 1; i < size; i++) {int t = a[i];int j;for (j = i - 1; j >= 0 && a[j] > t; j--) {a[j + 1] = a[j];}a[j + 1] = t;}
}
时间复杂度
  • 最坏/平均:O(n²)
  • 最好(已排序):O(n)

三、选择排序

算法原理

每次从未排序部分找到最小值,与当前起始位置交换,逐步构建有序序列。

核心代码
void sel_sort(int *a, int size) {for (int i = 0; i < size - 1; i++) {int min_idx = i;for (int j = i + 1; j < size; j++) {if (a[j] < a[min_idx]) {min_idx = j;}}if (min_idx != i) {int t = a[i];a[i] = a[min_idx];a[min_idx] = t;}}
}
时间复杂度
  • 最坏/平均/最好:O(n²)(交换次数少)

四、快速排序

算法原理

通过分治法,选择基准值(pivot),将数组分为小于和大于基准的两部分,递归排序子数组。

核心代码
void quick_sort(int *a, int start, int end) {if (start >= end) return;int i = start, j = end;int pivot = a[start]; // 基准值while (i < j) {while (i < j && a[j] >= pivot) j--;a[i] = a[j];while (i < j && a[i] <= pivot) i++;a[j] = a[i];}a[i] = pivot;quick_sort(a, start, i - 1);quick_sort(a, i + 1, end);
}
时间复杂度
  • 最坏(已排序):O(n²)
  • 平均:O(n log n)
  • 最好:O(n log n)

五、Shell排序

算法原理

通过分组插入排序,逐步减小组间距离(增量),最终实现整体排序。

核心代码
void shell_sort(int *a, int size) {for (int gap = size / 2; gap > 0; gap /= 2) {for (int i = gap; i < size; i++) {int t = a[i];int j;for (j = i; j >= gap && a[j - gap] > t; j -= gap) {a[j] = a[j - gap];}a[j] = t;}}
}
时间复杂度
  • 最坏:O(n^(1.5))
  • 平均:O(n^(1.3))
  • 改进:通过优化增量序列可进一步提升效率。

六、归并排序

算法原理

分治法将数组拆分为子数组,递归排序后合并有序子数组。

核心代码
void merge_sort(int *a, int start, int end) {if (start >= end) return;int mid = (start + end) / 2;merge_sort(a, start, mid);merge_sort(a, mid + 1, end);// 合并int *temp = (int *)malloc((end - start + 1) * sizeof(int));int i = start, j = mid + 1, k = 0;while (i <= mid && j <= end) {if (a[i] < a[j])temp[k++] = a[i++];elsetemp[k++] = a[j++];}while (i <= mid) temp[k++] = a[i++];while (j <= end) temp[k++] = a[j++];// 复制回原数组for (int t = 0; t < k; t++) {a[start + t] = temp[t];}free(temp);
}
时间复杂度
  • 最坏/平均/最好:O(n log n)
  • 空间复杂度:O(n)

七、算法对比与选择

算法时间复杂度(最坏)空间复杂度稳定性适用场景
冒泡O(n²)O(1)稳定小规模或近有序数据
插入O(n²)O(1)稳定小规模或近有序数据
选择O(n²)O(1)不稳定交换操作成本低的场景
快速O(n²)O(log n)不稳定大规模数据(平均高效)
ShellO(n^(1.5))O(1)不稳定中等规模数据优化插入排序
归并O(n log n)O(n)稳定大规模数据需稳定性时

关键点总结

  1. 稳定性: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归并排序是稳定排序,而快速排序、选择排序、Shell排序不稳定。
  2. 空间换时间:归并排序通过额外空间换取更优时间复杂度。
  3. 递归与迭代: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依赖递归,Shell排序为迭代实现。

http://www.xdnf.cn/news/549.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 依赖冲突解决方案详解
  • AUTOSAR图解==>AUTOSAR_SWS_EFXLibrary
  • BGP选路实验
  • 2024年3月 GESP 图形化二级考级真题——找因数
  • 解锁思想道德修养的奥秘:用思维导图开启智慧之旅
  • Multi-Query Attention (MQA) PyTorch 实现
  • 《擦除序列》线性时间做法题解
  • 利用 FastAPI 实现三种推送方式
  • 企业微信自建应用开发回调事件实现方案
  • AI文生图工具推荐
  • swift-12-Error处理、关联类型、assert、泛型_
  • Java ThreadPoolExecutor 深度解析:从原理到实战
  • 编译Spring源码时遇到的错误
  • HDMI如何进行插入检测
  • QML中的3D功能--纹理应用
  • Linux字符设备驱动
  • ZLMediaKit 和 SRS的区别,哪个更好用?
  • 在Qt和OSG中动态改变部分3D模型数据
  • 大模型API中转平台选择指南:如何找到优质稳定的服务
  • 压滤机与锡泥产生效率
  • OzGIS:地理信息分析与处理软件
  • C语言用if else求三个数最小值的一题多解
  • c++冒泡排序实现
  • Java Web 之 简介 100问
  • 大模型时代:机遇与风险并存的AI革命
  • Java Stream API 实践指南:从基础操作到高效用法
  • 【操作系统原理03】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 运筹学之模拟退火
  • 生成模型StackGAN模型详解
  • 高效的项目构建:用 Makefile 自动化你的构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