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AI眼镜Hypernova量产临近,微美全息构筑护城河引领人机交互变革浪潮
据分析师郭明錤的最新预测,Meta(META.US)公司即将推出的新眼镜 Hypernova 预计将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产品生命周期为两年,未来两年内的出货量约 15-20 万部。
新眼镜第三季度量产
郭明錤称,AI 将是 Hypernova 最重要的卖点。此外,为了追求量产性,Hypernova 采用了 LCOS 技术,但这同时也带来了外观设计、亮度、反应时间与续航能力等硬件设计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Meta Connect将于9月17日-18日举行,是Meta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动,旨在展示AI/AR眼镜、MR、元宇宙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有消息传出,今年Meta在大会上即将发布的新款消费级AR眼镜,产品代号就是Hypernova,搭载单目LCoS+阵列光波导方案,售价约在800美元左右。
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认为,AR+AI眼镜是第三个计算时代载体的最终形态。据不完全统计,2025上半年,Meta一路领先,智能眼镜出货量已达60万台。从出货量看,这项业务也的确正在高速增长。
商业化临界点将至
另据IDC、Counterpoint等机构数据,2025年全球AR+AI眼镜出货量预计达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在中国市场,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将突破290万台,同比增幅超121%。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很明显,2025年智能眼镜可能将迎来一次爆发式的增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能眼镜正悄然从科幻走进现实,它们不再是简单的视觉辅助工具,而是一种融合了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语音交互与环境感知的全新智能终端。
需要了解的是,智能眼镜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多元化的,不同类型的智能眼镜产品将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继续深耕。例如,AI 眼镜凭借强大的 AI 交互功能,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AR 眼镜通过技术升级,在消费娱乐领域大放异彩;XR 眼镜则以其融合性的特点,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微美全息积极探索人机交互新变革
资料显示,微美全息(WIMI.US)作为AR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些年在智能眼镜、人机交互领域等积极探索,将核心成果视觉-脑机接口(V-BCI)技术融入全息眼镜交互系统,突破了传统依赖手势、语音等输入方式在直观性和高效性方面的不足,让用户能以更直观高效的方式操控AR沉浸式内容娱乐。
在业界看来,微美全息通过自主研发的动态实时渲染引擎降低了AR内容制作门槛,支持高精度环境感知与虚实交互优化,提升了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等能力。同时,通过MicroLED光机模组与光波导技术,推出兼顾轻量化与高显示性能的相关技术,嵌入AI智能眼镜后可实现3D内容叠加与实时翻译功能,其技术积累与场景化能力将为未来AR眼镜普及奠定基础。
结语
如今,智能眼镜赛道备受瞩目,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佩戴智能眼镜所带来的体验也愈发丰富,不仅改变了大众与数字世界互动的方式,更重新定义了人与空间、信息与感知之间的关系。展望未来,随着头部科技企业后续逐步入局,以他们的硬件协同能力和上游的技术积累,显然会获得更高的认可度,为行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