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s >正文

Java设计模式之行为型模式(观察者模式)介绍与说明

一、模式结构

观察者模式包含以下四个角色:

  1. Subject(主题/被观察者)
    • 维护观察者列表,提供注册(registerObserver)、移除(removeObserver)观察者的方法,并定义通知所有观察者的方法(notifyObservers)。
    • 示例:天气数据(WeatherData)、优衣库品牌决策(UniqloBrandDecision)。
  2. Observer(观察者)
    • 定义更新接口(update),用于接收主题的通知并执行响应逻辑。
    • 示例:天气显示组件(CurrentConditionsDisplay)、消费者(Consumer)。
  3. ConcreteSubject(具体主题)
    • 实现主题接口,管理观察者列表,并在状态变化时触发通知。例如,WeatherData类在温度、湿度等数据更新时调用notifyObservers
  4. ConcreteObserver(具体观察者)
    • 实现观察者接口,定义具体响应逻辑。例如,CurrentConditionsDisplay在接收到数据后更新显示内容。

二、核心实现步骤

  1. 定义观察者接口:声明update方法,参数可为数据对象或主题引用(推模型或拉模型)。
  2. 实现具体观察者:在update方法中处理主题状态变化,例如更新UI或执行业务逻辑。
  3. 定义主题接口:包含观察者管理方法和通知方法。
  4. 实现具体主题:维护观察者列表,在状态变化时遍历并调用update方法。

三、代码示例(气象站系统)

// 观察者接口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void update(float temp, float humidity, float pressure);
}
// 主题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void notifyObservers();
}
// 具体主题类(天气数据)
public class WeatherData implements Subject {private List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private float temperature, humidity, pressure;@Overridepublic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 { observers.add(o); }@Override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 { observers.remove(o); }@Override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for (Observer o : observers) {o.update(temperature, humidity, pressure);}}public void measurementsChanged() {notifyObservers();}public void setMeasurements(float temp, float humidity, float pressure) {this.temperature = temp;this.humidity = humidity;this.pressure = pressure;measurementsChanged();}
}
// 具体观察者类(当前天气显示)
public class CurrentConditionsDisplay implements Observer {private float temp, humidity;@Overridepublic void update(float temp, float humidity, float pressure) {this.temp = temp;this.humidity = humidity;display();}private void display() {System.out.println("当前温度:" + temp + "℃,湿度:" + humidity + "%");}
}

四、适用场景

  1. 事件驱动系统:如GUI事件处理、按钮点击监听。
  2. 实时数据监控:股票价格变动、传感器数据更新。
  3. 订阅/发布模型:邮件订阅、RSS订阅、消息队列。
  4. 跨模块通知:订单状态变更通知多个服务。

五、优缺点分析

优点缺点
- 解耦主题与观察者,符合开闭原则。- 观察者过多时性能下降。
- 动态扩展观察者,无需修改核心逻辑。- 通知顺序不可控,可能引发依赖链问题。
- 支持广播通信,实现事件驱动机制。- 循环依赖可能导致栈溢出。

六、高级应用与优化

  1. 异步通知:使用线程池处理观察者回调,避免阻塞主题线程。
  2. 事件参数化:通过事件对象(如VoteEvent)传递具体数据,增强灵活性。
  3. 弱引用机制:防止内存泄漏(如使用WeakReference存储观察者)。
  4. 分布式扩展:结合消息队列(如Kafka)实现跨进程观察者。

七、Java内置支持(已过时)

JDK提供java.util.ObservableObserver类,但因设计缺陷(如需手动调用setChanged())已被标记为过时。推荐自定义实现或使用现代框架(如Spring的ApplicationEvent)。


总结

观察者模式通过解耦主题与观察者,实现了灵活的通知机制,广泛应用于事件驱动、实时监控等场景。开发者需权衡性能与扩展性,合理设计通知模型(推/拉)和生命周期管理。

http://www.xdnf.cn/news/15198.html

相关文章:

  • 【Linux系统】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 初识操作系统
  • 易基因:血浆ChIP-seq的cfDNA组蛋白修饰分析揭示晚期前列腺癌表型和临床异质性|Cancer Res/IF16.6
  • 记一次Android Studio编译报错:Execution failed for task ‘:app:compileDebugAidl‘
  • 中国农作物收获面积空间栅格(1KM分辨率)数据(含16种作物: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
  • chrony时间同步
  • searxng 对接openweb-UI实现大模型通过国内搜索引擎在线搜索
  • 通过 .NET Aspire 使用本地 AI 模型
  • 从 SEO 到 GEO:2025 电商搜索新战场|产品 SERP 的 AI 征服指南
  • Docker的/var/lib/docker/目录占用100%的处理方法
  • esp8266-01S实现PPM波形
  • Linux指令与权限
  • SQL138 连续两次作答试卷的最大时间窗
  • 【C语言】学习过程教训与经验杂谈:思想准备、知识回顾(六)
  • Flask 入门教程:用 Python 快速搭建你的第一个 Web 应用
  • kotlin中集合的用法
  • nmap扫描指定网段中指定开放端口的主机(IP,mac地址)
  • wps怎样正常显示毫秒时间
  • Spring Boot 与 Docker 的完美结合:容器化你的应用
  • 深入理解区块链 | 去中心化架构与密码学保障
  • html的outline: none;
  • 杰赛S65_中星微ZX296716免拆刷机教程解决网络错误和时钟问题
  • 智能体决策机制深度剖析:ReAct、Plan-and-Execute与自适应策略
  • Linux 服务器挖矿病毒深度处理与防护指南
  • 数字孪生技术为UI前端赋能:实现产品设计的快速原型验证
  • SDR(软件定义无线电)与软件定义声学系统详解
  • Idea如何解决包冲突
  • Unreal Engine 自动设置图像
  • Docker高级管理
  • C++面试冲刺笔记1:虚函数的基本工作原理
  • Java项目集成Log4j2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