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Polar编译码(SCL译码)和LDPC编译码(BP译码)的matlab性能仿真,并对比香浓限

目录

1.算法仿真效果

2.算法涉及理论知识概要

2.1香农极限

2.2 Polar码编译码原理与SCL译码

2.3 LDPC码编译码原理与BP译码

3.MATLAB核心程序

4.完整算法代码文件获得


1.算法仿真效果

matlab2024b仿真结果如下(完整代码运行后无水印)

仿真操作步骤可参考程序配套的操作视频。

2.算法涉及理论知识概要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技术是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关键手段。Polar 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LDPC) 作为两种接近香农极限的先进编码方案,分别在 5G 和光通信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两种编码的编译码原理、实现步骤及其与香农极限的性能对比。

2.1香农极限

      香农在1948年提出的信道编码定理表明,对于带宽为BHz、信噪比为SNR的加性高斯白噪声 (AWGN) 信道,存在一个理论上的最大传输速率C(信道容量):

       其中Eb​是每比特能量,N0​是噪声功率谱密度。当Eb​/N0​低于此值时,不存在能实现任意小误码率的编码方案。

2.2 Polar码编译码原理与SCL译码

       Polar码由土耳其教授Erdal Arikan于2008年提出,是第一种被严格证明可以达到香农极限的构造性编码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信道极化(Channel Polarization)将多个独立的二进制输入信道转化为一组极化信道,一部分信道接近无差错,另一部分接近完全噪声。

Polar码编码过程

信道极化:通过递归计算信道容量,将n个原始信道转化为n个极化信道

信道选择:选择容量最大的k个信道作为信息位,其余作为冻结位 (固定为0)

编码运算:信息位向量u与生成矩阵Gn​相乘得到码字c:

c=u⋅Gn​

SCL译码是对原始SC译码的改进,通过维护一个候选路径列表提高译码性能:

2.3 LDPC码编译码原理与BP译码

       LDPC码由 Robert Gallager于1962年提出,是一种具有稀疏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码。其校验矩阵H中非零元素的密度极低 (通常小于1%),可表示为二分图 (Tanner图),其中包含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BP译码基于消息传递机制,在校验节点和变量节点之间迭代传递概率消息:

香农极限:AWGN信道下,二进制输入的香农极限为Eb​/N0​=−1.59dB;

Polar码:理论上可达到任意接近香农极限的性能,但实际实现中需要极长的码长;

LDPC码:通过优化码长和度分布,可在中等码长下接近香农极限;

3.MATLAB核心程序

......................................................................while (err0 <= Times(ij))    [err0,EbNo]count = count +1;for num = 1: (Frames/batch)   dats = binornd(1, 0.5, batch, K);for iter = 1: batch      info_bit = dats(iter,:);% 将信息序列存储到数组before_code_bit中code_0          = zeros(1,N);code_0(idxs(:)) = info_bit(:);% 极化码编码S               = func_polar_enc(N, code_0);          % 开始调制Sbp   = bpskMod(S');rSig  = func_Channel(Sbp, sigma);rxLLR = bpskDemod(rSig);  [dec_list] = func_SCL_dec(L, N, rxLLR, noiseVar, idxs, G);ydec       = dec_list(:,1)';%解码之后的序列err0       = err0 + sum(info_bit ~= ydec);bitall     = bitall + K;endendfigure;
semilogy(EBN0,ERR,'-*b');
xlabel('EBN0(dB)')  %x轴坐标描述
ylabel('ERR') %y轴坐标描述
grid onif K==6save R11.mat EBN0 ERR
end
if K==13save R12.mat EBN0 ERR
end
if K==19save R13.mat EBN0 ERR
end
014_053m

4.完整算法代码文件获得

V

http://www.xdnf.cn/news/9610.html

相关文章:

  • 96. 不同的二叉搜索树
  • uniapp调用java接口 跨域问题
  • 数据分析学习笔记——A/B测试
  • 题目 3314: 蓝桥杯2025年第十六届省赛真题-魔法科考试
  • Fastmcp本地搭建 ,查询本地mysql,接入agent-cursor--详细流程
  • Odoo 条码功能全面深度解析(VIP15万字版)
  • 仿真科普|弥合市场需求断层,高性能仿真,“性能”与“安全”如何兼得?
  • Tesseract 字库介绍与训练指南
  • 深兰科技董事长陈海波率队考察南京,加速AI大模型区域落地应用
  • 设计模式26——解释器模式
  • 软件测试环境搭建及测试过程
  • 在Shopify性能调优过程中,如何考虑用户体验的完整性?
  • C语言进阶--数据的存储
  • 解决Window10上IP映射重启失效的问题
  • 第13章-2 合规控制构建
  • node创建自己的CLI脚手架(强化基础)
  • 【数据库系列】bulk_save_objects 与 bulk_insert_mappings 对比
  • Redis 5 种基础数据结构?
  • 解决 Go 中 `loadinternal: cannot find runtime/cgo` 错误
  • 从零开始学习PX4源码23(飞行模式管理)
  • windows安装Ubuntu(通过WSL,非双系统,非虚拟机)
  • Three.js 直线拐角自动圆角化(圆弧转弯)
  • 【unity游戏开发——编辑器扩展】AssetDatabase公共类在编辑器环境中管理和操作项目中的资源
  • MySQL如何开启死锁检测?
  • C 语言学习笔记(结构体2)
  • 国内有哪些智能外呼机器人
  • 单例模式的隐秘危机
  • 2025.5.23 【ZR NOI模拟赛 T3】高速公路 题解(容斥,高维前缀和,性质)
  • 【Redis】基本命令
  • Caddy如何在测试环境中使用IP地址配置HTTPS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