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机器学习中的多GPU训练模式

文章目录

    • 一、数据并行(Data Parallelism)
    • 二、模型并行(Model Parallelism)
      • 1. 模型并行
      • 2. 张量并行(Tensor Parallelism)
    • 三、流水线并行(Pipeline Parallelism)
    • 四、混合并行(Hybrid Parallelism)
    • 五、同步与异步训练策略
    • 六、其他高级技术
    • 七、总结与选型建议

多GPU训练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数据分割后在多个GPU上并行处理;另一类是当模型大小超过单个GPU显存时,将模型分割到多个GPU上处理。数据并行属于第一类,而模型和张量并行则属于第二类。流水线并行则融合了这两种模式的思想。除此以外,像DeepSpeedColossal-AI等产品也将多种思想结合,形成了新的混合方案。

一、数据并行(Data Parallelism)

原理:将训练数据划分为多个子批次,每个GPU加载完整模型副本,独立处理不同数据,通过同步梯度更新参数。

近几年来,多GPU模型训练默认采用的是数据并行

优点:

  • 实现简单,主流框架(如PyTorch的DataParallel和DDP)原生支持。

  • 适合中小模型,可显著加速训练过程。

  • 扩展性强,支持单机多卡及分布式多机场景(如DDP)。

缺点:

  • 单卡需容纳完整模型,显存冗余(每个GPU保存相同副本)。

  • 梯度同步产生通信开销,可能因GPU速度差异导致效率下降。

  • 全局批次大小随GPU数量线性增长,需调整学习率策略。

二、模型并行(Model Parallelism)

1. 模型并行

原理:模型并行,也成为操作间并行,是一种将大模型的不同部分放到不同GPU上按序计算的技术。它是跨设备并行中最直观的。例如,对于仅有一个隐藏层和一个输出层的简单神经网络,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层分别放在不同的GPU上,当然,这种做法也可扩展到任意数量的层和GPU。

优点:

  • 能有效应对GPU的显存限制。

缺点:

  • GPU间必须相互等待,从而不能高效并行工作。

2. 张量并行(Tensor Parallelism)

原理:张量并行也被称作操作内并行,它将单层权重矩阵按行或列拆分到不同GPU,例如将Transformer注意力头分配到多卡。

张量并行

优点:

  • 解决单层参数过大问题,适合超大规模模型(如千亿参数)。

  • 计算与通信可部分重叠,效率较高。

缺点:

  • 实现复杂,需定制化拆分逻辑。

  • 跨GPU通信频繁,延迟敏感。

下图对模型并行、数据并行和张量并行进行了比较:
模型并行、数据并行和张量并行的比较

三、流水线并行(Pipeline Parallelism)

原理:将模型按层拆分到不同GPU,通过微批次(Micro-batch)流水线执行,减少设备空闲时间。

优点:

  • 显存占用分散,支持极深模型(如百层网络)。

  • 适合层间依赖强的模型结构。

缺点:

  • 需要精细划分流水线阶段以平衡负载。

  • 气泡(Bubble)问题导致部分计算资源闲置。

四、混合并行(Hybrid Parallelism)

原理:结合数据并行与模型并行,例如用模型并行拆分大模型,再用数据并行处理数据子集。

优点:

  • 显存和计算资源利用率最大化,适合超大规模模型+大数据场景。

  • 支持灵活策略组合(如DeepSpeed-ZeRO分片优化器状态)。

缺点:

  • 实现复杂度陡增,需协调多级通信。

  • 跨节点通信可能成为性能瓶颈。

五、同步与异步训练策略

同步训练

机制:所有GPU完成梯度计算后同步更新参数。
优点:
收敛稳定,适合高精度任务。

缺点:
通信开销大,效率受最慢GPU限制。
异步训练

机制:各GPU独立更新参数,无需等待其他节点。
优点:
计算效率高,适合资源不均衡环境。

缺点:
模型收敛性差,可能引入训练不稳定性。

六、其他高级技术

FSDP(Fully Sharded Data Parallel):参数、梯度、优化器状态分片,显存占用降至单卡的1/N,适合超大模型训练。

上下文并行:将长序列分块处理到不同GPU,提升长文本生成效率。

混合精度+梯度累积:FP16/BF16计算节省显存,累积梯度模拟大批量训练。

七、总结与选型建议

场景推荐模式典型工具
中小模型+大数据数据并行(DDP)PyTorch DDP
超大规模单层参数张量并行Megatron-LM
极深模型流水线并行GPipe
千亿参数级综合场景混合并行(如ZeRO-3+流水线)DeepSpeed
资源异构环境异步训练(需谨慎调参)TensorFlow ParameterServer

实际应用中需结合硬件条件、模型规模和数据特性综合选择,并通过通信优化(如NCCL后端)、激活重计算等技术进一步提升效率。

http://www.xdnf.cn/news/8599.html

相关文章:

  • 向量数据库Milvus03-高级功能与性能调优
  • 7:QT加载保存参数(读写日志)
  • JS逆向 - 狗dong参数Log及joyytokem(补环境)
  • Groovy:Java 的简洁版
  • python web 开发-Flask-Login使用详解
  • 构建安全AI风险识别大模型:CoT、训练集与Agent vs. Fine-Tuning对比
  • 每日leetcode(昨天赶飞机没做,今天补)
  • 深入理解 Redis 哨兵模式
  • H3C-W2000-G2【透明反代理】
  • Nacos适配GaussDB超详细部署流程
  • 【数据结构初阶】顺序表专题
  • 在Rockchip平台上利用FFmpeg实现硬件解码与缩放并导出Python接口
  • Selenium 测试框架 - Python
  • SpringCloud实战:使用Sentinel构建可靠的微服务熔断机制
  • 从 0 开始部署 Archivematica (windows环境)
  • RabbitMQ 概述
  • 【C/C++】多线程开发:wait、sleep、yield全解析
  • 国标GB28181设备管理软件EasyGBS打造厨房全方位实时监控解决方案
  • CC工具箱使用指南:【平行线两端闭合】
  • kali的简化安装
  • 水利水电安全员考试的案例分析题一般涉及哪些方面的知识?
  • 精明的猎人VS精明的狐狸
  • Python之os模块(文件和目录操作、进程管理、环境变量访问)
  • Firebase 之 归因
  • 跨域问题及其CORS解决方案:gin框架中配置跨域
  • ch11 课堂参考代码 及 题目参考思路
  • Spring Cloud实战:OpenFeign远程调用与服务治理
  • Margin loss
  • C语言数据结构-单链表
  • 解锁内心的冲突:神经症冲突的理解与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