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的设计
搭建架构的最低前提
1.设计清晰:
需求文档: 有哪些界面 每个界面提够了哪些功能 这些功能是怎样操作的 会有哪些反馈
2.技术:
写架构的同学:这次项目设计的技术 都要有料及(用到的技术有哪些特点 有哪些缺点)
比如: 控制台和easyx
控制台:没法接受鼠标输入
easyx:接受文本输入(中文符号)很麻烦
达到这些要求后 就可以开始架构了
谁来写?
1.技术官
2.建议 达到最低进度要求的同学 都可以试着写一份架构
注意:
1.架构是各自写自己的,不要多人写同一份架构:容易出现思路上的冲突,
架构完成后,组长整理发给小学组,由小学长选择合适的架构
2.先完成核心,在考虑扩展
核心部分的架构完成后,就可以先分工了
核心功能分工会,技术官可以再写扩展部分架构
后面 核心功能跑起来后,再安排扩展部分的分工
3.整合代码
每天整合代码,写一部分整合一部分
第一次团队项目,会出现很多重复的错误
比如:参数和架构要求不一致/全局变量用法错误/变量名重名等等问题
第一次整合时错误是最多的
这时候修正大家的代码习惯,可以避免后续的任务出现重复的问题
整合方式:
开会时,技术官屏幕共享,讨论整合代码
如果完成了扩展部分的架构,整合后安排扩展任务分工
什么是架构
数据的设计:
全局变量+对应的注释
如果有自定义类型,需要加上自定义类型的定义(成员变量,成员函数不需要写定义)
函数的声明
写函数声明,返回值,函数名,参数列表
记得要写注释
格式:
负责人:谁负责实现这块功能
功能:函数的整体逻辑描述
参数:函数的参数含义
返回值:返回值的含义
返回值类型函数名称 ([参数列表]);
架构的内容
1.是项目文件夹
,不是单个源文件,完成架构后,项目文件夹打包压缩
组员在使用时也是,不要自己创建项目,而是将整个项目文件夹拿出来使用(避免环境不统一问题)
2.数据的设计:
全局变量的生命/对应的注释/如果有自定义类型,需要写自定义类型的声明
3.函数的声明
函数的声明/对应的注释
每个函数,分别提供什么功能,参数什么意思,返回值什么意思
常见架构的思路:界面和逻辑分开
view(视图层/表示层)
负责和用户的交互:
界面展示
接受用具输入
用户输入 -> 逻辑判断/修改(service) -> 程序的反馈(界面展示)
用户输入 和 程序反馈 是view层的内容
在需求文档中的界面划分,要能在view层找到对应的界面函数
逻辑判断/修改
在需要判断/修改[全局变量]时,调用service
service(业务层/逻辑层)
负责核心逻辑的处理/判断
view层在需要处理/判断数据时,需要通过调用service来处理
注意service层不接受输入,不打印输出
最后注意
1.建议
将架构的内筒和架构的分层理解后,跟着推箱子架构案例写一遍
2.注释要写清晰
清晰标准:组员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