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BIO、NIO、AIO的区别?】

1. 阻塞与非阻塞

  • BIO (Blocking I/O)
    同步阻塞模型,线程发起读写请求后必须等待操作完成。例如当调用InputStream.read()时,线程会阻塞直到数据就绪。

  • NIO (Non-blocking I/O)
    同步非阻塞模型,通过Selector实现事件驱动机制。线程可以通过轮询方式检查多个通道的就绪状态,当没有就绪事件时,线程可执行其他任务。

  • AIO (Asynchronous I/O)
    异步非阻塞模型,采用回调机制。线程发起读写请求后立即返回,操作系统完成IO操作后通过回调函数通知应用程序。

2. 缓冲区设计

  • BIO
    基于流式处理,直接操作字节流或字符流:

    InputStream in = socket.getInputStream();
    int data = in.read(); // 直接从流中读取
    
  • NIO
    强制使用Buffer进行块数据传输,提供堆内外内存支持: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1024);
    channel.read(buffer); // 数据先写入缓冲区
    
  • AIO
    通过CompletionHandler实现零拷贝优化,操作系统直接管理数据缓冲区。

3. 线程模型对比

模型线程消耗适用场景
BIO1:1 (连接:线程)低并发短连接(<1000)
NIOM:N (多路复用)高并发短连接(如聊天服务器)
AIO1:M (事件回调)高并发长连接(如文件服务器)

4. 性能指标

  • 吞吐量
    T N I O ≈ 3 × T B I O ( 千兆网络环境 ) T_{NIO} \approx 3 \times T_{BIO} \quad (千兆网络环境) TNIO3×TBIO(千兆网络环境)
    T A I O ≥ 1.5 × T N I O ( L i n u x e p o l l 实现 ) T_{AIO} \geq 1.5 \times T_{NIO} \quad (Linux epoll实现) TAIO1.5×TNIO(Linuxepoll实现)

  • 延迟特性

    • BIO:固定延迟(受线程切换影响)
    • NIO:波动延迟(受事件轮询间隔影响)
    • AIO:稳定低延迟(依赖操作系统优化)
架构选择建议
  1. 传统Web应用:NIO(Netty框架)
  2. 大文件传输:AIO(JDK7+)
  3. 遗留系统维护:BIO(兼容旧协议)
http://www.xdnf.cn/news/7730.html

相关文章:

  • 【嵌入式】I2S音频接口3分钟入门
  • 独热编码笔记
  • 字符画生成(伟大的CSDN)
  • windows安装WS,实测可行
  • 2.4.1死锁的概念
  • 中小型制造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指南
  • SpringBoot 自动配置
  • 【课堂笔记】指数族与广义线性模型(GLMs)
  • zipkin+micrometer实现链路追踪
  • Java 01简单集合
  • Vue3——Pinia
  • 编译原理的部分概念
  • docker常用指令总结
  • A1-A2 英语学习系列 第四集 中国版
  • HarmonyOS5云服务技术分享--ArkTS开发Node环境
  • 不同消息队列保证高可用实现方案
  • C#入门系列【基础类型大冒险】从0到1,解锁编程世界的“元素周期表”
  • 50个Java+SpringBoot+Vue毕业设计选题(含技术栈+核心功能)
  • sqli-labs第十三关——’)POST报错注入
  • go.mod:5: unknown directive: toolchain
  • MySQL高频面试八连问(附场景化解析)
  • 解决方案:新建spring项目的时候出现java版本不匹配的问题
  • EtherCAT转CANopen网关:破解垃圾处理场工业通信难题
  • Redis中SETNX、Lua 脚本和 Redis事务的对比
  • 10.17 LangChain v0.3核心机制解析:从工具调用到生产级优化的实战全指南
  • 丝杆支撑座:机床生命周期的精度与效能
  • 【Python装饰器深度解析】从语法糖到元编程实战
  • 【iOS】类结构分析
  • Nginx详细配置说明
  • CSS-5.1 Transition 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