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系统中的文件系统层次结构和重要目录的用途。
Linux系统目录结构采用分层布局方式,通过根目录"/"组织管理各类文件。以下为核心目录说明:
一、主要目录结构
1. / : 根目录,所有文件和目录的起点
2. /bin : 存储基础用户命令(ls/cp/mv等)
3. /boot : 存放系统引导程序和内核文件
4. /etc : 系统配置文件目录(网络/服务配置等)
5. /home : 用户主目录,每个用户拥有独立子目录
6. /lib : 基础共享库和内核模块存放位置
7. /mnt : 临时文件系统挂载点
8. /opt : 第三方可选软件安装目录
9. /proc : 虚拟文件系统,提供进程和内核信息
10. /root : 系统管理员(root)的主目录
11. /sbin : 系统级管理命令(ifconfig/reboot等)
12. /tmp : 临时文件目录,重启自动清空
13. /usr : 用户程序资源目录,包含子目录:
- /usr/bin : 用户程序
- /usr/lib : 程序库文件
14. /var : 动态数据存储目录(日志/缓存等)
二、扩展知识
1. FHS标准
文件系统层次结构标准,规范Linux各目录用途,确保不同发行版的一致性
2. 挂载机制
可将外部存储设备挂载到指定目录(如/mnt/external),实现灵活存储管理
3. 链接类型
- 软链接:创建文件快捷方式,可跨文件系统
- 硬链接:创建文件副本指针,同文件系统高效访问
4. 权限管理
采用读(r)/写(w)/执行(x)权限模型,为文件所有者、用户组和其他用户设置独立权限
5. 虚拟文件系统
/proc和/sys目录实时反映系统状态,内容由内存动态生成,用于系统监控和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