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spark数据压缩

### Spark 数据压缩方法及其实现

在大数据处理框架中,数据压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够减少磁盘占用空间,还能降低网络传输成本。然而,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如 Spark),选择合适的压缩编解码器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后续任务的执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 1. 压缩的重要性与挑战
在 Spark 中,数据压缩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减少 HDFS 上存储的数据量。
- 缩短 Shuffle 阶段中的数据写入和读取时间。
- 提升整体作业性能。

尽管如此,不同的压缩格式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某些不可分割的压缩格式可能导致无法充分利用集群的并行能力。

---

#### 2. 可用的压缩编码器及其特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压缩编解码器及其特点:

| 格式     | 是否可分割 | 平均压缩速度 | 文本文件压缩效率 | Hadoop 压缩编解码器类名                          | 纯 Java 实现 |
|----------|-------------|--------------|-------------------|-----------------------------------------------|-------------|
| gzip      | 否          | 快           | 高                | org.apache.hadoop.io.compress.GzipCodec       | 是         |
| lzo       | 是 (依赖库) | 非常快        | 中等              | com.hadoop.compression.lzo.LzoCodec          | 是         |
| bzip2     | 是          | 慢           | 非常高            | org.apache.hadoop.io.compress.Bzip2Codec     | 是         |
| zlib/Snappy | 否/否      | 慢/非常快     | 中等/低           | org.apache.hadoop.io.compress.DefaultCodec<br>org.apache.hadoop.io.compress.SnappyCodec | 是/否     |

从表格可以看出,每种压缩格式都有其适用场景。例如,bzip2 虽然具有很高的压缩率,但由于其较慢的速度和较高的 CPU 开销,通常不适用于实时或高频次的任务。

---

#### 3. 设置压缩编解码器的方法
在 Spark 中配置压缩编解码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调整:

##### 方法一:通过 Spark 配置项设置
可以在 `spark-defaults.conf` 或者提交任务时动态指定压缩编解码器。例如:
```properties
spark.io.compression.codec=lz4
```
此配置会影响所有涉及 I/O 的操作,默认值为 Snappy (`snappy`)。

##### 方法二:编程接口设置
也可以在代码层面显式设定压缩方式。例如:
```scala
val conf = new SparkConf().setAppName("CompressionExample").setMaster("local[*]")
conf.set("spark.io.compression.codec", "lz4") // 使用 LZ4 压缩
val sc = new SparkContext(conf)

// 测试压缩效果
sc.parallelize(1 to 1000).saveAsTextFile("/output/path")
```

---

#### 4. Avro 和其他序列化框架的支持
除了传统的文本文件外,Spark 还广泛支持多种序列化框架(如 Avro)。Avro 默认采用 Deflate(Zlib) 压缩算法,并提供分块机制以增强随机访问的能力。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 **行数据序列化**:依据 Schema 将结构化的行数据转换成紧凑的二进制形式。
2. **分块压缩**:将序列化后的数据划分为固定大小的块(默认 64 KB),并对每一部分单独施加压缩。
3. **同步标记插入**:为了便于错误恢复,在各数据块之间嵌入特殊标志位。

这种设计使得即使发生个别块损坏的情况,也仅需重新解析受影响的部分而非整份文档。

---

#### 5. 数据倾斜对压缩策略的影响
当 Spark 应用遭遇显著的数据倾斜现象时,应优先考虑优化分区逻辑而不是单纯依赖于更高强度的压缩技术。比如针对键值型分布极不平衡的情形,可以采取预聚合的方式先行规约冗余字段数量后再参与全局运算。

---

#### 结论
综上所述,在实际部署过程中应当综合考量目标业务需求、硬件资源配置以及未来扩展可能性等因素来挑选最适宜自身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要注意权衡各项指标之间的利弊关系以便达成最佳平衡状态。

---

###

http://www.xdnf.cn/news/6083.html

相关文章:

  • Linux动态库与静态库
  • 通用软件项目技术报告 - 导读IV(终)
  • leetcode二叉树相关题目复习(C语言版)
  • 【ROS】将Qt的Pro工程转换到ROS2的colcon
  • java基础:异常体系
  • 006-nlohmann/json 结构转换-C++开源库108杰
  • # 深度剖析LLM的“大脑”:单层Transformer的思考模式探索
  • 青少年编程与数学 02-019 Rust 编程基础 11课题、类型系统
  • GAN简读
  • npm install 报错
  • CS4334:一款高性能的立体声音频数模转换器
  • 如何自定义 Spring MVC 的配置?
  • 【unity游戏开发——编辑器扩展】使用EditorGUI的EditorGUILayout绘制工具类在自定义编辑器窗口绘制各种UI控件
  • 高速数字测试利器,新款是德科技UXR0504B示波器
  • RPA vs. 传统浏览器自动化:效率与灵活性的终极较量
  • STM32 片上资源之串口
  • 《实现模式》以Golang视角解读 价值观和原则 day 1
  • 快速定位到源码位置的插件 - vite/webpack
  • 【Python】普通方法、类方法和静态方法的区分
  • hbase shell的常用命令
  • 双目云台摄像机:双摄安防功能全方位
  • Java运行原理分析
  • LeetCode 热题 100 114. 二叉树展开为链表
  • Spring的bean的生命周期?
  • 【机器学习】支持向量回归(SVR)从入门到实战:原理、实现与优化指南
  • 各大编程语言基本语法区别
  • 游戏引擎学习第279天:将实体存储移入世界区块
  • 为什么 Linux 上默认没有 host.docker.internal
  • 【内网渗透】——NTML以及Hash Relay
  • MySQL Explain 中 Type 与 Extra 字段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