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G数据可视化设计(AI)完全工作流解读|计育韬
AI 的 SVG 创作极限在哪里?绝不是那些初级的流程图生成和粗糙的商业模型设计。以下是由我们 JZ Creative Studio 通过 Claude 和 Deepseek 开展的专业级 SVG Data Visualization 创作,应广大读者强烈要求,专程直播讲授了一期 AI 工作流分享。长按识别上方卡片,可前往哔哩哔哩收看回放视频,下方提供完整的授课知识点总结。
想现场聆听我们的更多干货分享?也可以关注《讲座报名|AIGC融媒体创作与SVG可视化交互设计|高校公益巡讲站点招募》,我们将开启第九轮的全国技术普及授课,期待届时与你在校园相见。
数据可视化项目中
AI 编程的应用与实践
*讲座实录
本次课程由计育韬老师主讲,聚焦于 AI 在数据可视化项目编程中的应用。课程将从前期准备开始,详述基于 AI 开展数据可视化设计的基本条件,并将开发过程分解为确切的可执行步骤。
一、前期准备
(一)上网方式与工具选择
对于新手而言,无论是涉足 AI 编程领域,还是进行简单的前端项目开发,确保正确的上网方式都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在编程工具的选择上,若考虑人工智能编程,Cursor 是计育韬老师的优先推荐选项。不过,需要明确的是,Cursor 和 Trae 并非传统意义上纯粹的编程工具。除了具备编程功能,它也在多种其他场景下发挥非编程作用,例如与 Blender 结合进行项目创作:
*Cusor MCP 控制 Blender 建模复旦大学光华楼
在实际使用中,Cursor 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当处理代码量较大的单一文件时,其编程窗口可能会出现卡顿现象。相比之下,其他专业编程软件,如 Sublime Text 或 VS Code,在代码编写过程中较少出现此类卡顿问题。
(二)模型选择
在拥有 Cursor 和正确上网方式后,模型的选择成为关键。当前,众多大语言模型都宣称擅长编程和数学,但实际应用效果参差不齐。计育韬老师认为在选择模型时,不能仅仅依据其宣传(Cherry-pick),还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数据可视化项目为例,优先推荐使用 Claude 3.5 和 Claude 3.7 模型。Claude 3.5 对指令的遵循度较高,更符合数据可视化严格遵循个人意图进行内容设计的需求;而 Claude 3.7 和 Deepseek 虽然具有一些行业新特性(如长思考模式),但在数据可视化场景下其发散性有时过强,相对不受控(甚至篡改数据),且思考过程产生的大量会话内容堆积容易影响编程效率。此外,GPT 在编程方面表现欠佳,不建议用于数据可视化前端项目及大型应用系统开发;Grok 的编程功能虽有开发者认为尚可,但由于使用人数较少,难以进行全面评价。
二、数据可视化的概念与要点
(一)数据可视化的定义
数据可视化并非简单地将数据以图表形式呈现,它包含三个核心要点:
-
优化信息传达效率:数据可视化的首要目的是优化信息传达效率。在设计图表时,不能仅仅追求美观,而忽视了信息的可读性。以矩形树图为例,当面对多维度且无法用同一坐标衡量的数据时,矩形树图能够通过模块大小区分数据的重要性,从而更直观地展示数据重点,提高信息传达效率。
-
表现特定数据特性:数据可视化应具有明确的态度,通过对数据的呈现突出特定重点。例如,在展示小 P 语音助手唤醒次数的数据时,通过视觉设计引导用户关注除夕夜和元宵节这两个节点,体现产品的智能特性和人机交互的和谐感。
-
具备图形化视觉特征的静动态表现:数据可视化可以是静态图表,也可以是动态图表,甚至可以包含交互效果,如鼠标悬停时浮现窗口等。这些表现形式都有助于更生动地展示数据。
(二)使用 AI 进行数据可视化的优势:
-
数据与图形的映射效率:传统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在数据与图形的映射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在线软件模板的可选项较少,当数据形式复杂时难以进行良好的映射。而 AI 能够将数据准确地映射到坐标,有效提升映射效率。
-
可维护性:使用 AI 进行数据可视化,可维护性更强。当数据发生变化,如数据遗漏、需要调整或添加新内容时,AI 能够快速响应并进行修改。当对数据进行调整时,AI 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图表的修改。
-
创造性:AI 在数据可视化中展现出强大的创造性。它能够设计出新颖的图表,如双 y 轴柱状图,这种图表在表达两组单位不同但具有确切关系的数据时非常有效。同时,AI 还能根据参考图进行创作,借鉴原作的优点并改进不足,实现内容的优化。
-
可执行性:AI 在执行数据可视化任务时效率较高,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和批量动画。然而,大模型当下存在普遍幻觉问题,可能产生增加或篡改数据行为,因此在使用 AI 时需要仔细检查。但总体而言,其执行效率远高于人工。
三、数据可视化项目的实施步骤
(一)确定开发环境
在开始数据可视化项目之前,首先要确定开发环境。开发环境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纯网页式交互和特殊场景(如公众号)。在纯网页式交互中,使用 AI 生成 HTML 文档较为常见,因为内联式 HTML 用一个文档就能解决大多数数据可视化呈现问题,方便分享。而在公众号等特殊场景下,SVG 开发会受到一些限制,如需要遵循公众号生态的 SVG AttributeName 白名单规则,否则可能导致开发的内容无法正常导入公众号。
(二)数据准备
在数据准备阶段,需要注意数据格式。大多数 AI 编程工具不能直接读取 Excel 格式文件,建议使用 CSV 格式文件。CSV 格式文件剔除了 CSS 样式,更便于 AI 编程工具学习。此外,当面对图片和 PDF 等格式的数据时,也有相应的处理方法。对于图片,建议使用 Claude 3.5 或 3.7 进行分析,若图片清晰度不足,可以先使用如 Upscaly 等工具进行高清处理;对于 PDF 文件,如果直接交给 AI 编程工具效果不佳,计育韬老师建议将其截图后交给豆包,让豆包以 Markdown 语法返回内容,再将该内容喂给 Cursor 或 Trae 等工具,以提高 AI 对数据的理解和执行准确性。
(三)设计构思
-
自然语言描述:自然语言描述是设计构思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向 AI 明确设计要求,包括背景色、高亮色(建议提供色号)、设计风格(如高级感、科技感等)、阅读方式(如适合竖屏阅读)、是否添加网格线以及字体要求等。在描述过程中,可以先完成一个部分的设计并调整至满意,后续部分 AI 会延续该风格进行设计,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
投喂参考图:给参考图也是指导 AI 设计的基本方法。在给参考图时,应先让 AI 总结参考图的内容,然后再提出设计要求。同时,要注意约束尺寸和明确目的。例如,在设计考公备考材料的信息图时,先给 AI 提供参考图,让其总结后,要求其基于具体应用场景并遵循给定尺寸先实现静态数据可视化,提示需要突出的数据特性。在创作过程中,可能需要对生成的图表进行一些调整,如调整模块位置、矩形大小、字号等。
*以上为考公复习资料数据可视化参考图
*以上为根据参考和 Prompts 产生的设计
(四)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收集是项目的前置步骤,应做到极尽详细。数据的详细程度对数据可视化的效果至关重要,只有详尽的数据才能制作出专业的数据可视化报告。例如,考公材料和小鹏汽车项目中的信息,都经过了精心整理和筛选,数据严谨度高。而类似新闻报道中的一些内容数字,由于维度不足、数据缺损,难以用于制作高质量的数据可视化内容。所以在进行数据可视化项目时,应确保数据收集的颗粒度足够细。
(五)板块试错与项目推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要将整个数据集一次性喂给 AI,而应按照板块进行试错。先创建一个有限尺寸(如 1200*2000)的 SVG 画板,并使用 viewBox 写法,以适配移动端显示。同时,建议补一个矩形作为背景色,并使用 RGB 写法,避免在移动端深色模式下出现问题。在插入位图时,可以使用 foreignObject 的写法,通过编组嵌套并设置宽高、x 轴和 y 轴的关系来展示图像。在生成与修改过程中,尽量给 AI 以具体参数,如移动的具体单位、颜色的具体数值等,以提高修改的准确性和效率。完成一个部分后,继续下一部分的设计,并通过自然语言隔断任务。如果需要中途修改,应指明位置或行数,以确保 AI 能够准确修改目标内容。整个项目的推进过程就是生成、修改、任务隔断和中途修改的循环,若能明确所有前置条件和要求,项目将能够顺利推进。
最后,计育韬老师为大家特别带来了一张工作截图,展示了在多轮对话中仅输入「是」,AI 就继续自动执行设计工作。
计育韬老师就此提出:如果你的 AI 在工作流中不会提出自己的计划,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那就说明你的 Prompts 存在问题;反之,如果 AI 开始在每轮执行结束后提出自己的下一步计划,提出需要你确认或调整,那么 AIGC 才真正进入了至高境界。
想现场聆听我们的更多干货分享?也可以关注《讲座报名|AIGC融媒体创作与SVG可视化交互设计|高校公益巡讲站点招募》,我们将开启第九轮的全国技术普及授课,期待届时与你在校园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