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模竞赛的坑,你踩了几个?
数模比赛上的问题与坑千千万,以我踩过的坑和相关的经验帮大家避避坑吧!
1、队友的坑
组队时和和气气、美美好好,比赛时却是一个摆子,想躺着被带飞。有些线上交流,极有可能失联,失联半天,耽误进度,影响心情。所以队友要选好,能力不一定最强,靠谱最重要,检验靠不靠谱,拿小比赛试一试就知道了。
2、选题的坑
选题,有的队伍遇到这道题困难,就想换题,万万不可取,其它队伍针对这个题,论文别人写三天,你中途换题就2天半,甚至2天,结果可想而知,不要美化你没走过的路,每个题各有各的坑,坚持到底就好。
2、AI使用的坑
可以说AI没出来之前,纯靠自己解数模题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还是要靠自己去搜索文献,去解决,不一定能解决,但是AI一出来,是个参赛者,大概率可以把数模题给解出来。AI大大降低了数模竞赛的门槛,但是却加剧了内卷程度,提高了对论文质量,对模型的创新性等要求。
AI肯定要用,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还是要回归文献,回归题目本身,回归自己的思考,同样一个模型,为什么别人能写的出彩,能获奖,你确写的平平无奇,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利用AI问答,辅助求解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模型这块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样自己的论文更容易出彩!
3、参考思路与参考论文的坑
一般是网上会有很多思路,不可否认有的人确实有水平,但是不到半天一天的时间,甚至全文都干出来了,我觉得再好的思路与文章,只要分享出来,被很多人借鉴之后会变得普通,因为评阅专家看多相似的,那么评分不一定高,所以大家可以借鉴但是不要全盘借鉴,也不要打乱自己的思路。
遇到难点,不要放弃,不要去太依赖别人,相信自己,别人能解决,自己就可以,最靠的住的是自己的思考,自己去分解这个难点,需要什么,立马去学,最靠的住的是搜寻的文献,这时候要静下心来去找文献、去读文献,文献可比网上参考思路说的更清楚,而且更有理有据。
数模不是数学卷子有确定答案,本来就是开放性赛题。他们的思路就一定正确?存疑,他们的参考是什么,也是文献呀,为什么要看二手的,哈哈哈,参考思路良莠不齐,确实有高手,但是极少吧,都很浮躁,极度拉高你的焦虑,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下去。
4、赛后转论文的坑
只能说三天时间写出来的东西,我是觉得质量是不太高的,也发不了太好的期刊,差的期刊不建议发,要是长期有读博的想法,更建议不要碰,爱惜自己的羽毛,论文可是跟你一生的。当然要是有这个需求,不读博的话,其实问题不大,但是作用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最后的最后,还是那句话,平时多积累点基本的数学模型、配套的代码,可以为你比赛节约许多时间。我们要将时间放在攻克难点上,放在创新上,能力得到锻炼,你才能取得更高的奖项,这才是比赛的意义,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的喜悦,奖项也会随着而来。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抽空阅读,我们下期再见,Respect!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