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在Azure Databricks中实现缓慢变化维度(SCD)的三种类型

在Azure Databricks中使用PySpark实现缓慢变化维度(SCD)的三种核心类型,需结合Spark SQL和DataFrame API的特性,并利用Delta Lake的事务支持。以下是具体设计与实现步骤,以及测试用例:

通过以下步骤,可在Azure Databricks中高效实现SCD逻辑,确保数据历史可追溯且符合业务需求。


类型1:覆盖旧值(Overwrite Old Value)

设计要点
  • 直接更新目标表中变化的字段,不保留历史记录。
  • 使用MERGE INTO操作(Delta Lake特性)实现高效更新。
实现步骤
  1. 读取数据:加载源数据(增量数据)和维度表(目标表)。
  2. 匹配键:根据业务键(如customer_id)匹配源数据和目标表。
  3. 更新记录:若匹配成功且属性变化,更新目标表字段。
  4. 写入结果:使用MERGE操作完成更新。
代码示例
from pyspark.sql import SparkSession
spark = SparkSession.builder.getOrCreate()# 加载源数据和目标表
source_df = spark.read.format("delta").load("source_path")
target_df = spark.read.format("delta").load("target_path")# 创建临时视图
source_df.createOrReplaceTempView("source")
target_df.createOrReplaceTempView("target")# 执行MERGE操作
merge_sql = """
MERGE INTO target AS t
USING source AS s
ON t.customer_id = s.customer_id
WHEN MATCHED AND t.address <> s.address THENUPDATE SET t.address = s.address
WHEN NOT MATCHED THENINSERT (customer_id, name, address) VALUES (s.customer_id, s.name, s.address)
"""spark.sql(merge_sql)
测试用例
  • 场景1:客户地址变更,验证目标表中旧地址被覆盖。
  • 场景2:新增客户插入,验证记录正确添加。
  • 场景3:无变化数据,确认无操作执行。

类型2:创建新记录(SCD Type 2)

设计要点
  • 为每个变化生成新记录,维护start_dateend_dateis_current标志。
  • 使用窗口函数检测变化,MERGE操作插入新记录并更新旧记录状态。
实现步骤
  1. 添加版本标识:在目标表中增加start_dateend_dateis_current字段。
  2. 检测变化:对比源数据与目标表,标记变化的记录。
  3. 关闭旧记录:将变化记录的end_date设为当前日期,is_current设为False
  4. 插入新记录:为新记录设置start_date为当前时间,end_dateNULLis_currentTrue
代码示例
from pyspark.sql import functions as F
from pyspark.sql.window import Window# 加载数据
source = spark.read.format("delta").load("source_path")
target = spark.read.format("delta").load("target_path")# 检测变化:假设通过last_updated_time判断
changes = source.join(target, "product_id", "left_outer") \.filter((source.price != target.price) | target.product_id.isNull())# 关闭旧记录
closed_records = target.join(changes, "product_id", "inner") \.withColumn("end_date", F.current_date()) \.withColumn("is_current", F.lit(False)) \.select(target["*"], "end_date", "is_current")# 生成新记录(新增或变化)
new_records = changes.withColumn("start_date", F.current_date()) \.withColumn("end_date", F.lit(None).cast("date")) \.withColumn("is_current", F.lit(True)) \.select("product_id", "price", "start_date", "end_date", "is_current")# 合并并写入Delta表
final_df = closed_records.unionByName(new_records)
final_df.write.format("delta") \.mode("overwrite") \.saveAsTable("product_dimension")
测试用例
  • 场景1:产品价格首次插入,验证is_current=Trueend_date=NULL
  • 场景2:价格变更后,旧记录is_current=False,新记录时间连续。
  • 场景3:多次变更,检查历史版本数量及时间连续性。

类型3:添加有效日期(SCD Type 3)

设计要点
  • 为每个记录维护valid_fromvalid_to日期,仅保留有限历史(如最新一次变更)。
  • 更新时修改旧记录的valid_to,插入新记录。
实现步骤
  1. 初始化字段:在目标表中添加valid_fromvalid_to
  2. 检测变化:对比新旧数据,找出属性变化的记录。
  3. 关闭旧记录:将旧记录valid_to设为当前日期。
  4. 插入新记录:设置新记录的valid_from为当前日期,valid_toNULL
代码示例
# 加载数据
employee_source = spark.read.format("delta").load("source_path")
employee_target = spark.read.format("delta").load("target_path")# 检测职位变化
changes = employee_source.join(employee_target, "employee_id", "left") \.filter(employee_source.position != employee_target.position)# 关闭旧记录(设置valid_to)
closed = changes.select(employee_target["*"]) \.withColumn("valid_to", F.current_date())# 插入新记录
new_records = changes.select(employee_source["*"]) \.withColumn("valid_from", F.current_date()) \.withColumn("valid_to", F.lit(None).cast("date"))# 合并数据并写入
closed.unionByName(new_records) \.write.format("delta") \.mode("overwrite") \.saveAsTable("employee_dimension")
测试用例
  • 场景1:员工职位首次记录,valid_to为空。
  • 场景2:职位变更后,旧记录valid_to更新,新记录valid_from正确。
  • 场景3:查询特定时间点的职位状态,验证时间段准确性。

混合方法实现示例

结合类型1和类型2,对关键属性使用类型2,非关键属性使用类型1:

# 关键属性(如地址)使用类型2
address_changes = detect_address_changes(source, target)
close_old_address_records(address_changes)
insert_new_address_records(address_changes)# 非关键属性(如电话)使用类型1
phone_updates = detect_phone_changes(source, target)
update_phone_records(phone_updates)

关键优化点

  1. Delta Lake特性:利用MERGE INTO、ACID事务、Z-Order优化查询性能。
  2. 数据版本管理:使用DESCRIBE HISTORY查看SCD操作历史。
  3. 增量处理:仅处理变化的数据分区,减少计算量。
http://www.xdnf.cn/news/2461.html

相关文章:

  • 服务器不能复制粘贴文件的处理方式
  • 信竞中的数学(一):质数
  • 关于 React Fiber 架构、Hooks 原理
  • 机器学习的一百个概念(13)布里尔分数
  • OkHttp源码梳理
  • 数字后端设计 (六):验证——给芯片做「超严格体检」
  • 苍穹外卖(缓存商品、购物车)
  • 基于Qt5的蓝牙打印开发实战:从扫描到小票打印的全流程
  • 关系型数据库PostgreSQL vs MySQL 深度对比:专业术语+白话解析+实战案例
  • Tomcat的安装与配置
  • 高能效计算:破解算力增长与能源约束的科技密码
  • JavaScript 函数与算法性能优化
  • 微软GraphRAG的安装和在RAG中的使用体会
  • Javase 基础入门 —— 06 final + 单例
  • 游戏哪些接口会暴露源IP?_深度解析服务器通信安全隐患
  • Apache Sqoop数据采集问题
  • 极客时光:第二部分——用QLoRA、RunPod和Cursor以超低成本微调DeepSeek-7B打造你的聊天机器人
  • WHAT - 《成为技术领导者》思考题(第二章)
  • 加速用户体验:Amazon CloudFront 实践与优化技巧
  • PDFMathTranslate:让数学公式在PDF翻译中不再痛苦
  • 【Android】dialogX对话框框架
  • 【C++ 类和数据抽象】消息处理示例(2)
  • 《代码整洁之道》第9章 单元测试 - 笔记
  • es数据导出
  • Vue中Axios实战指南:高效网络请求的艺术
  • Excel如何安装使用EPM插件并且汉化?
  • uniapp+vue3表格样式
  • Golang | Builder模式
  • 大模型——Suna集成浏览器操作与数据分析的智能代理
  • Transformer数学推导——Q25 分析视觉-语言模型中区域注意力(Region Attention)的边界框投影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