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环境-流水线管理
并不是说应该怎么办,而是基本配置有这些可以进行使用,具体不同企业使用的时候肯定要个性化配置。
说明
火山云流水线部署java代码
代码相关结构
说明
其实就是把Spring Boot项目打包成了可执行文件,然后使用 java -jar运行,顺便加上spring.profiles.active进行配置文件的选择
如果不接入nacos这类配置中心的时候,就需要自己修改 “bootstrap-local.yml”这类文件了,多说一句,本地运行使用的是local(默认值),测试和生产环境是 docker 执行 使用上面参数进行环境管理
流水线创建
工作区可以进行划分
比如
后端-测试
后端-生产
前端-测试
前端-生产
划分完之后,给不同的用户开通不同的权限,看到不同的工作区就可以,只有部分人员拥有生产环境发布的权限[逻辑隔离]
工作区样例
创建工作区选定账号或用户组
用户或者用户组权限管理
流水线 是在工作区下面的
开始创建流水线【后端服务】
选择代码
代码编译构建上传配置
编译命令
mvn -s ./service-start/deploy/m2/settings.xml clean install -DskipTests=true -Dmaven.repo.local=$(CP_WORKSPACE)/.m2
指定了maven的setting.xml 跟代码里面的路径要一致
说明:
命名空间:自己定义的隔离,比如 开发环境 dev 测试环境 test 生产环境 prod
OCI制品仓库: 这个是构建好的镜像会自动推送到火山云 镜像仓库里面 【之前申请的是小微企业,限制每个镜像仓库里面只能有200个镜像文件,如果超过就会在部署的时候报错】
Dockerfile: 指定了构建Dockerfile文件的地址
应用部署操作
说明:我们这里没有使用Kubernetes应用进行部署
应用需要单独构建,
创建应用
创建应用-基本信息
创建应用-环境配置
创建应用-基础配置
创建应用-高级配置
需要注意的是之前没有健康检查,只要触发到流水线部署就会把之前的容器给kill掉,后面配置健康检测,只有健康检测通过之后才会kill掉之前的容器,每次部署中断时间由原来的 十几分钟到现在的 几秒。
创建完应用和流水线可以部署下尝试,注意查看日志等信息。应用启动的信息不回在流水线上展示,只能去应用里面查看。并且如果应用启动没有成功的话,日志信息在日志服务里面也是很难排查到,只能到这个日志里面查看
监控内存cpu等情况
前端流水线
前端代码库
前端构建
编译命令内容
yarn install --ignore-platform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mirror.com
yarn run build:test
按我理解就是把编译打包的文件传到某个固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