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希尔排序。

一、希尔排序简介

希尔排序是插入排序的一种高效改进版本,也称为"缩小增量排序"(Diminishing Increment Sort)。它由D.L.Shell于1959年提出,是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优化版本。

特点

  • 非稳定排序算法(相同元素的相对位置可能改变)
  • 时间复杂度:平均O(n^1.3),最坏O(n^2)
  • 空间复杂度:O(1)(原地排序)

二、希尔排序基本原理

希尔排序的核心思想是:将待排序的序列按照一定的"增量"(gap)分成若干个子序列,对每个子序列分别进行插入排序。然后逐渐减小增量,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增量为1时,整个序列基本有序,最后进行一次插入排序完成排序。

为什么有效?

  1. 插入排序在处理几乎有序的数据时效率很高(接近O(n))
  2. 但插入排序每次只能移动一位,效率较低
  3. 希尔排序通过"大步长"排序,使数据快速接近有序状态,再用小步长进行精细调整

三、希尔排序的步骤

  1. 选择一个增量序列(通常从n/2开始,每次减半,直到1)
  2. 按照当前增量,将数组分成若干组
  3. 对每组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4. 缩小增量,重复步骤2-3
  5. 当增量为1时,整个数组基本有序,进行一次插入排序完成排序

四、实现

#include <stdio.h>// 希尔排序函数
void shellSort(int arr[], int n) {// 初始增量为数组长度的一半for (int gap = n / 2; gap > 0; gap /= 2) {// 对每个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for (int i = gap; i < n; i++) {// 保存当前元素int temp = arr[i];int j;// 从当前子序列的末尾向前比较for (j = i; j >= gap && arr[j - gap] > temp; j -= gap) {arr[j] = arr[j - gap];}// 插入当前元素arr[j] = temp;}}
}// 打印数组函数
void printArray(int arr[], int n) {for (int i = 0; i < n; i++) {printf("%d ", arr[i]);}printf("\n");
}int main() {int arr[] = {49, 38, 65, 97, 76, 13, 27, 49, 55, 4};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printf("原始数组:");printArray(arr, n);shellSort(arr, n);printf("希尔排序后:");printArray(arr, n);return 0;
}

五、代码详解

1. 增量序列的确定

for (int gap = n / 2; gap > 0; gap /= 2)
  • 初始增量取数组长度的一半(n/2)
  • 每次循环后,增量减半(gap /= 2)
  • 直到增量变为0(当n=1时,gap=0.5,整数除法后为0)

2. 子序列的插入排序

for (int i = gap; i < n; i++) {int temp = arr[i];int j;for (j = i; j >= gap && arr[j - gap] > temp; j -= gap) {arr[j] = arr[j - gap];}arr[j] = temp;
}
  • 从第一个增量位置开始遍历
  • 将当前元素与前面的元素比较(间隔为gap)
  • 将比当前元素大的元素向后移动
  • 找到合适位置后插入当前元素

六、希尔排序示例(详细步骤)

假设待排序数组:[49, 38, 65, 97, 76, 13, 27, 49, 55, 4]

初始增量:gap = 10/2 = 5

第一轮(gap=5):

将数组分成5个子序列:

  • 子序列1: [49, 13] → 排序后: [13, 49]
  • 子序列2: [38, 27] → 排序后: [27, 38]
  • 子序列3: [65, 49] → 排序后: [49, 65]
  • 子序列4: [97, 55] → 排序后: [55, 97]
  • 子序列5: [76, 4] → 排序后: [4, 76]

排序后数组:[13, 27, 49, 55, 4, 49, 38, 65, 97, 76]

第二轮(gap=2):

将数组分成2个子序列:

  • 子序列1: [13, 49, 4, 65, 97] → 排序后: [4, 13, 49, 65, 97]
  • 子序列2: [27, 55, 49, 38, 76] → 排序后: [27, 38, 49, 55, 76]

排序后数组:[4, 27, 13, 38, 49, 49, 55, 65, 97, 76]

第三轮(gap=1):

整个数组进行一次插入排序,得到最终有序数组: [4, 13, 27, 38, 49, 49, 55, 65, 76, 97]

七、希尔排序特点

优点:

  1. 比直接插入排序效率高,尤其在数据量较大时
  2. 原地排序,空间复杂度低(O(1))
  3. 实现相对简单

缺点:

  1. 非稳定排序算法
  2. 增量序列的选择对性能影响较大
  3. 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仍为O(n^2)
http://www.xdnf.cn/news/19449.html

相关文章:

  • Java面试-微服务(业务问题)
  • QT控件QPlainTextEdit、QTextEdit与QTextBrowser的区别
  • 【秋招笔试】2025.08.31小红书秋招笔试真题
  • 解读数据中台建设汇报方案【附全文阅读】
  • 淘天二面总结
  • 链表算法知识汇总
  • lesson51:CSS全攻略:从基础样式到前沿特性的实战指南
  • 【读论文】量子关联增强双梳光谱技术
  • RabbitMinQ(模拟实现消息队列项目)02
  • 【零碎小知识点 】(四) Java多线程编程深入与实践
  • Spring Cloud ------ Gateway
  • 阿里Qoder怎么样?实测对比TRAE SOLO 和 CodeBuddy IDE
  • 【甲烷数据集】全球逐日无缝隙柱平均干空气甲烷浓度(XCH₄)
  • Solid Explorer文件管理器:功能强大的安卓文件管理器及网盘文件管理器
  • FFMPEG AAC
  • 【MySQL详解】索引、事务、锁、日志
  • 【MySQL基础】MySQL核心操作全解析
  • GPT - 5 技术前瞻与开发者高效接入路径探索​
  • Java-113 深入浅出 MySQL 扩容全攻略:触发条件、迁移方案与性能优化
  • Java实现图像像素化
  • VirtualBox7.2安装步骤
  • RT-DETR网络结构
  • 开源 C# .net mvc 开发(九)websocket--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实时通信
  • LangChain VectorStores核心:多向量数据库统一交互层与RAG存储中枢
  • 云原生新手入门完整学习指南
  • 14:00面试,15:00就出来了,问的问题过于变态了。。。
  • 【面试场景题】100M网络带宽能不能支撑QPS3000
  • UnderPressure 论文简单解读
  • 【Linux篇章】再续传输层协议UDP :从低可靠到极速传输的协议重生之路,揭秘无连接通信的二次进化密码!
  • 基于STM32的ESP8266连接华为云(MQTT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