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ckend >正文

浅谈边缘计算

  • (꒪ꇴ꒪ ),Hello我是祐言QAQ
  • 我的博客主页:C/C++语言,数据结构,Linux基础,ARM开发板,网络编程等领域UP🌍
  • 快上🚘,一起学习,让我们成为一个强大的攻城狮!
  • 送给自己和读者的一句鸡汤🤔:集中起来的意志可以击穿顽石!
  • 作者水平很有限,如果发现错误,请在评论区指正,感谢🙏


一、什么是边缘计算?

        初次听闻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时,大家肯定也和我一样一脸懵逼,其实它不是一个字面含义的词,而指的是:让数据“就近处理”而不是“远程上传” 边缘计算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架构,,指的是将数据处理任务从云中心迁移到网络边缘,即离数据源更近的位置,如本地服务器、边缘网关、工业控制设备、智能终端等。这样可以实现数据的本地处理、实时响应和高效控制,从而缓解中心云的压力,提升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与传统“数据→云→处理→反馈”的集中处理方式相比,边缘计算采用“数据→边缘→处理→反馈”的方式,大幅降低了网络传输延迟,减少了冗余数据上传,提高了敏感信息的本地处理能力。

        但它也不是说一定要代替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按需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如存储、服务器、数据库、网络和软件的计算模式)方式,而是与云形成“协同”——本地快速响应 + 云端统一优化。它结合了“就近计算的高效”与“云端智能的强大”,在 5G、物联网、AI 融合背景下前景广阔。

 1.1 通俗理解

        假设想你用手机拍摄高清视频并上传到云服务器进行处理,例如车牌识别。如果每次都把视频上传到远程云端再分析,会消耗大量带宽、时间,延迟也高。而边缘计算的做法是:在你手机附近的基站或路由器上就完成大部分分析处理只把结果上传云端,大大加快响应速度并减轻网络压力。

1.2 核心特征

特征说明
低延迟数据本地处理,响应更快,适用于实时性强的应用(如自动驾驶、工业控制)
减轻负载减少对云数据中心的依赖,降低带宽消耗
增强隐私敏感数据无需上传云端,本地处理更安全
弹性更强网络中断时仍能进行部分本地决策与计算

1.3 与云计算对比

项目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
计算位置云中心服务器靠近终端设备
延迟
安全性数据集中存在风险数据本地处理更安全
成本高带宽需求节省带宽和资源

二、边缘计算的架构

       随着物联网、5G 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海量设备产生的数据给传统云计算模式带来了极大压力。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它通过将计算资源部署在网络边缘,显著提升了实时性、效率与安全性。 边缘计算的架构通常呈层次化结构,包含三个主要层次,分别是感知层、边缘层和云端层,下面就这三层结构分别做介绍。

2.1 感知层

        感知层,又称为“设备层”,该层由大量嵌入式设备和传感终端组成,如智能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智能穿戴设备、AGV小车、无人机、工业控制器等。它们负责采集环境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预处理,主要有:

  • 各种传感器(温湿度、压力、震动等)

  • 摄像头、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等

  • 移动终端、工业控制器等

        这些设备负责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初步预处理,构成边缘计算的“数据源”,以备后续使用。

2.2 边缘层(网络边缘节点)

        边缘层是整个系统中负责中间处理、快速决策与数据过滤的核心环节。边缘节点可部署在基站侧、工业网关、本地服务器、微型数据中心等位置。其功能包括:

  • 本地数据分析与计算(如人脸识别、车辆检测)

  • 数据缓存与过滤

  • 实时控制指令下发

  • AI 模型的本地部署与推理

        此外,边缘节点的部署灵活,可以根据业务需求扩展不同算力、存储能力和通信接口。

2.3 云端层(远程数据中心)

        云端依旧承担着系统的“重型工作”角色,负责以下任务:

  • 大规模数据的统一存储和整合分析;

  • AI模型的训练与优化;

  • 多边缘节点之间的协同管理;

  • 面向未来趋势的决策制定支持。

        在某些场景中,云还充当“备份大脑”,用于调度优化和跨区域协同。

三、边缘计算的关键技术

        边缘计算之所以在复杂场景中得以推广和落地,离不开其背后支撑的一系列核心技术。这些技术既保障了边缘节点的独立处理能力,也实现了端到端高效协同。

3.1 边缘人工智能(Edge AI)

        传统 AI 模型通常部署在云端,但在边缘场景中,模型需要在有限算力环境下运行,因此需要进行压缩、剪枝、量化等操作。例如:

  • 使用 MobileNet、EfficientNet 等轻量神经网络;

  • 部署 ONNX、TensorRT 优化后的模型;

  • 结合 NPU、TPU 等加速硬件提升性能。

应用示例:在智能安防中,摄像头采集的人脸图像可由边缘设备实时识别和判断是否属于“黑名单”人员,实现毫秒级预警。

3.2 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

        由于边缘设备硬件和操作系统异构性强,使用 Docker/Kubernetes(或其轻量版本 K3s)进行服务部署成为主流:

  • 容器化保证了不同服务在不同设备上的可移植性;

  • 微服务架构提高了模块化程度和部署灵活性;

  • 可快速扩展、升级和回滚。

3.3 边缘安全与隐私保护

        边缘计算靠近用户终端,敏感信息多,因此必须加强数据加密、安全传输和访问控制:

  • 本地加密处理,避免原始数据上传;

  • 零信任安全架构;

  • 匿名化、差分隐私技术防止数据反识别。

3.4 边缘缓存与智能过滤

        不是所有数据都需要上传到云端,因此边缘节点应具有数据裁剪能力:

  • 对图像、视频等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与关键帧筛选;

  • 基于事件触发(如异常报警)上传必要数据;

  • 本地设立缓存池减少网络拥堵。

3.5 网络切片与 5G 支持

        借助 5G 网络的超高带宽、超低延迟,边缘计算可以与终端实现毫秒级协同。网络切片技术则允许在一张物理网络中构建多个虚拟子网络,满足不同业务的个性化需求。

四、边缘计算的典型应用场景

应用领域边缘计算角色与价值
智慧工厂实现本地异常检测、设备预测性维护、质量检测
智慧城市路口交通调度、智能路灯控制、本地环境监测
自动驾驶边缘节点决策路径规划、协助避障,实现毫秒级响应
医疗健康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心率、血压,边缘判别异常波动
新零售边缘识别顾客性别、年龄,实现个性化广告推送与人流分析
能源电网边缘站点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智能调度负载与储能设备

五、总结与展望

        边缘计算正在从概念走向落地,从单点部署走向大规模协同。它以“计算前移”为核心理念,通过靠近数据源的位置进行处理,提升了系统响应速度、降低了带宽压力,同时保护了用户隐私。

未来,边缘计算将继续融合:

  • 更强算力的边缘硬件(如 RISC-V 芯片、边缘TPU);

  • 更智能的模型部署技术(如 AIGC 模型本地化);

  • 更灵活的编排平台与低代码边缘开发框架。

        更多C/C++语言Linux系统数据结构ARM板实战相关文章,关注专栏:

   手撕C语言

            玩转linux

                    脚踢数据结构

                            系统、网络编程

                                     探索C++

                                            计算机网络

                                                      6818(ARM)开发板实战

                                                               MATLAB实战  

📢写在最后

  •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啦~
  • 觉得博主写的还不错的烦劳 一键三连喔~
  • 🎉🎉🎉感谢关注🎉🎉🎉
http://www.xdnf.cn/news/10782.html

相关文章:

  • K8s基础一
  • QUIC——UDP实现可靠性传输
  • 数据结构:递归的种类(Types of Recursion)
  • 云计算 Linux Rocky day03
  • 电子电路:什么是晶振?
  • Java项目OOM排查
  • 云原生架构下的现代化应用治理:理念、挑战与实践路径
  • CSS 表单设计与实现技巧
  • Apache Iceberg 如何实现分布式 ACID 事务:深度解析大数据时代的可靠数据管理
  • Spring @Value注解的依赖注入实现原理
  • Unity——QFramework工具 AciontKit时序动作执行系统
  • React 第五十一节 Router中useOutletContext的使用详解及注意事项
  • Lua和JS的垃圾回收机制
  • Fuse.js:打造极致模糊搜索体验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保) 3-3 GB/T 36627-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试评估技术指南》-2018-09-17发布【现行】
  • 湖北理元理律师事务所:系统性债务化解中的法律技术革新
  • 0518蚂蚁暑期实习上机考试题1:数组操作
  • 实现仿中国婚博会微信小程序
  • Redis缓存-数据淘汰策略
  • 工作服/反光衣检测算法AI智能分析网关V4安全作业风险预警方案:筑牢矿山/工地/工厂等多场景安全防线
  • Java基础之数组(附带Comparator)
  • Deepseek/cherry studio中的Latex公式复制到word中
  • 云原生时代 Kafka 深度实践:06原理剖析与源码解读
  • OSCP备战-BSides-Vancouver-2018-Workshop靶机详细步骤
  • 本科毕业论文总结
  • docker B站学习
  • 【Spring底层分析】Spring AOP基本使用+万字底层源码阅读分析
  • C++.凸包算法
  • windows11安装scoop 20250602
  • YOLOv11改进 | 注意力机制篇 | SEAM与C2PSA机制优化遮挡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