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i >正文

【计网】交换机和集线器对比

目录

层次

集线器(Hub)

交换机(Switch) 

 数据传输方式

集线器

交换机 

带宽与冲突域

集线器

交换机  

 智能功能与扩展性

集线器  

交换机  

总结

工作层次

数据转发机制

带宽占用

通信模式

碰撞域

安全性

选择题

判断题


层次


集线器(Hub)


  - 工作在 OSI模型的物理层(第1层),仅负责信号的放大、整形和转发,不解析数据内容。  
  - 无智能处理能力,无法识别MAC地址或IP地址

交换机(Switch) 

 
  - 工作在 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第2层),可解析数据帧中的MAC地址,并基于此进行智能转发。  
  - 支持学习MAC地址表,记录各端口连接的设备地址,实现精准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方式


集线器


  - 广播式传输:接收到的数据包会复制到所有端口,无论目标设备是否在对应端口,导致带宽浪费和广播风暴风险。  
  - 半双工模式:同一时间只能单向传输数据,易引发数据冲突(需依赖CSMA/CD协议检测冲突)。

交换机 

 
  - 点对点传输:根据目标MAC地址仅将数据发送至指定端口,避免广播干扰。  
  - 全双工模式:支持端口同时收发数据,提升传输效率。

带宽与冲突域


集线器


  - 共享带宽:所有端口共用总带宽(如100Mbps的集线器,24个端口共享100Mbps),多设备同时通信时性能骤降。  
  - 单一冲突域:所有端口处于同一冲突域,任一端口的数据冲突会影响整个网络。

交换机  


  - 独占带宽:每个端口独享带宽(如100Mbps交换机,每个端口均可达到100Mbps),多设备并行传输互不影响。  
  - 独立冲突域:每个端口为独立冲突域,有效隔离数据冲突,提升网络稳定性。

 智能功能与扩展性


集线器  


  - 无学习或管理功能,仅作为物理信号中继设备。  
  - 不支持VLAN、QoS等高级功能,扩展性差。

交换机  


  - 支持 VLAN划分、QoS流量控制、端口镜像等高级功能,优化网络管理与安全。  
  - 可通过堆叠或级联扩展网络规模,适应复杂场景需求。

总结

工作层次

  • 集线器工作在 OSI 模型的物理层,只负责物理信号的复制和广播,不理解 MAC 地址,也没有数据转发能力。

  • 交换机工作在 OSI 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能够理解和使用 MAC 地址进行数据转发,一些高级交换机还可以在第三层(网络层)进行操作。

数据转发机制

  • 集线器采用广播机制,将接收到的数据帧复制并发送到所有端口,导致大量不必要的数据传输,降低了网络性能,且所有连接设备都能收到数据帧,存在数据被窃听的风险。

  • 交换机使用 MAC 地址表进行智能数据转发,根据目标 MAC 地址将数据帧转发到特定端口,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输,提高网络效率,同时增强了网络安全性。

带宽占用

  • 集线器的所有网口共享一条带宽,若网络中某一台设备长时间占用线路,会严重影响其他设备通信。

  • 交换机的每个网口都独占一条带宽,当两个网口通信时并不影响其他网口的通信。

通信模式

  • 集线器只支持半双工通信,数据只能在一个时间一个方向上传输,同一时间发送和接收数据会导致冲突和重传。

  • 交换机通常支持全双工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和网络效率。

碰撞域

  • 集线器的所有端口共享一个碰撞域,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会导致冲突,必须进行重传,降低了网络效率。

  •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有独立的碰撞域,连接到交换机的设备之间不会发生数据冲突,提高了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安全性

  • 集线器的广播机制使得数据帧暴露范围广,增加了数据被窃听的风险,安全性较低。

  • 交换机通过将数据帧转发到特定端口,减少了数据帧的暴露范围,增强了网络安全性,高级交换机还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和访问控制列表(ACL),提供额外的安全功能。

选择题

题目 :在局域网中,集线器和交换机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B. 集线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工作在物理层

C. 集线器和交换机都工作在物理层

D. 集线器和交换机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答案 :A

题目 :下面关于集线器和交换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集线采用器广播方式进行数据转发,交换机采用智能转发

B. 集线器采用智能转发,交换机采用广播方式

C. 集线器和交换机都采用广播方式

D. 集线器和交换机都采用智能转发

答案 :A

题目 :在共享式以太网中,集线器的所有端口共享( )带宽,而交换机的每个端口独占( )带宽。

A. 10Mbps,10Mbps

B. 100Mbps,100Mbps

C. 10Mbps,100Mbps

D. 100Mbps,10Mbps

答案 :A(假设在 10Mbps 的网络环境下)

题目 :集线器和交换机在通信模式上的区别是( )

A. 集线器支持全双工,交换机支持半双工

B. 集线器支持半双工,交换机支持全双工

C. 集线器和交换机都只支持半双工

D. 集线器和交换机都只支持全双工

答案 :B

题目 :以下( )设备能减少数据冲突,提高网络性能。

A. 集线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网桥

答案 :B

判断题

题目 :集线器和交换机都可以扩展网络的范围。( )

答案 :正确

题目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有独立的collision domain。( )

答案 :正确

题目 :集线器可以连接不同速率的网络设备。( )

答案 :错误,集线器通常不支持速率自动协商,不能连接不同速率的网络设备。

题目 :交换机比集线器更安全,因为它支持VLAN和 ACL。( )

答案 :正确

题目 :集线器和交换机都能隔离广播域。( )

答案 :错误,只有交换机支持VLAN划分来隔离广播域,集线器不能隔离广播域。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题目及答案:

  1. 题目 :在 OSI 模型中,集线器和交换机分别工作在哪一层? 答案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2. 题目 :集线器和交换机在数据转发方式上有何区别? 答案 :集线器采用广播方式转发数据,将接收到的数据帧复制并发送到所有端口;交换机则根据 MAC 地址表进行智能转发,只将数据帧转发到特定端口。

  3. 题目 :为什么交换机的性能通常优于集线器? 答案 :因为交换机能够智能地转发数据帧,减少了网络中的不必要流量,支持全双工通信,每个端口独占带宽,且每个端口都有独立的碰撞域,从而提高了整体网络吞吐量和响应速度;而集线器的广播机制和半双工通信模式使其性能和效率较低,易导致数据冲突和重传,且所有端口共享一条带宽。

  4. 题目 :在安全性方面,交换机和集线器哪个更有优势?为什么? 答案 :交换机更有优势。因为交换机通过将数据帧转发到特定端口,减少了数据帧的暴露范围,且高级交换机支持 VLAN 和 ACL 等安全功能;而集线器的广播机制使得所有连接设备都能接收到数据帧,增加了数据被窃听的风险。

  5. 题目 :一个网络中有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使用集线器和交换机分别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案 :使用集线器时,由于所有端口共享一个碰撞域,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会导致冲突,必须进行重传,降低了网络效率;使用交换机时,每个端口都有独立的碰撞域,设备之间不会发生数据冲突,可提高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http://www.xdnf.cn/news/3882.html

相关文章:

  • java学习之数据结构:四、树(代码补充)
  • 【Spring Boot】Spring Boot + Thymeleaf搭建mvc项目
  • flink rocksdb状态说明
  • 阿里云物联网平台--云产品流传
  • 7、Activiti-任务类型
  • 如何快速获取字符串的UTF-8或UTF-16编码二进制数据?数值转换成字符串itoa不是C标准?其它类型转换成字符串?其它类型转换成数值类型?
  • 虚幻引擎作者采访
  • 2.在Openharmony写hello world
  • 蓝桥杯 18. 积木
  • 记9(Torch
  • Leetcode刷题记录32——搜索二维矩阵 II
  • Dubbo(97)如何在物联网系统中应用Dubbo?
  • C语言 ——— 函数
  • Java设计模式: 工厂模式与策略模式
  • COlT_CMDB_linux_tomcat_20250505.sh
  • 【AI大模型】SpringBoot整合Spring AI 核心组件使用详解
  • 基于大模型的子宫腺肌病全流程预测与诊疗方案研究报告
  • 定位理论第一法则在医疗AI编程中的应用
  • Linux /dev/null文件用法介绍
  • 【KWDB 创作者计划】KWDB 2.2.0多模融合架构与分布式时序引擎
  • 如何选择合适的光源?
  • 【Linux网络#17】TCP全连接队列与tcpdump抓包
  • Linux55yum源配置、本机yum源备份,本机yum源配置,网络Yum源配置,自建yum源仓库
  •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十)—— 图论
  • 告别散乱的 @ExceptionHandler:实现统一、可维护的 Spring Boot 错误处理
  • graphviz和dot绘制流程图
  • 金仓数据库 KingbaseES 在电商平台数据库迁移与运维中深入复现剖析
  • MongoDB 整合SpringBoot
  • Webug4.0靶场通关笔记12- 第17关 文件上传之前端拦截(3种方法)
  • Google Agent space时代,浅谈Agent2Agent (A2A) 协议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