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运维过程文档体系规范
安全运维过程文档体系规范
1. 文档体系总览
本文档体系严格遵循“安全运维生命周期”模型设计,涵盖业务建立、协同、运维管理、识别防御监测、响应和效果评估六个核心阶段。体系旨在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文档管理,确保所有安全运维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过程可追溯、绩效可度量,并实现持续改进(PDCA循环)。所有文档均需纳入统一的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或文档管理系统中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2. 文档目录与详细规范
2.1 业务建立阶段文档
2.1.1 业务需求说明书 (SEC-BUS-001)
- 内容要素:
- 业务概述:业务背景、目标用户、核心价值。
- 功能需求明细:逐项列出系统需实现的功能点。
- 安全需求明细:
- 合规性需求:需满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如网络安全法、GDPR、PCI-DSS等)。
- 数据安全需求:数据分类分级、加密传输与存储、数据脱敏、留存期限等。
-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需求:认证强度(如MFA)、权限模型(RBAC)、最小权限原则等。
- 审计与日志需求:日志范围、保存期限、审计粒度。
- 可用性与可靠性需求:RTO、RPO、SLA要求。
- 编制要求:
- 责任部门:产品部/业务部牵头,安全部、技术部评审。
- 审批流程:需经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联合签署批准。
- 版本控制:业务发生重大变更时,必须更新此文档并重新评审。
2.1.2 安全目标设定文档 (SEC-BUS-002)
- 内容要素:
- 总体安全目标:定性描述(如“打造业界领先的隐私保护平台”)。
- 具体安全指标 (SMART原则):
- 技术指标:全年无高危漏洞、安全漏洞平均修复时间(MTTR) ≤ 72小时。
- 管理指标:员工安全培训通过率100%,全年应急演练完成率100%。
- 合规指标:通过等保2.0三级测评。
- 编制要求:目标必须可量化、可衡量,并与业务需求直接关联。
2.1.3 安全策略规划文档 (SEC-BUS-003)
- 内容要素:
- 总纲性策略:信息安全方针、数据分类分级策略。
- 专项策略:网络访问控制策略、密码管理策略、物理安全策略、移动设备管理策略、第三方风险管理策略。
- 策略例外流程:明确申请、审批、记录和定期复审的流程。
- 编制要求:策略语言应简洁、明确,无歧义。发布前需进行全员宣贯,并存入知识库便于随时查阅。
2.1.4 安全架构设计文档 (SEC-BUS-004)
- 内容要素:
- 架构视图:逻辑安全架构图、物理安全架构图、数据流图。
- 控制措施设计:网络安全域划分与隔离方案、应用安全控件(WAF、RASP)、数据安全技术选型、终端防护方案、日志审计平台设计。
- 安全技术标准:操作系统安全基线、中间件安全配置标准、编码安全规范。
- 编制要求:此文档是系统开发与部署的直接技术依据,必须由架构师和安全专家共同编制,并在设计评审会上通过。
2.2 协同阶段文档
2.2.1 安全运维能力提升计划 (SEC-COL-001)
- 内容要素:
- 能力评估:当前团队技能矩阵分析(如渗透测试、应急响应、安全审计等能力等级)。
- 培训课程规划:年度/季度培训主题、讲师、形式(内训/外训)、预算。
- 考核与激励:认证要求、技能考核方式、与绩效挂钩的方案。
- 编制要求:计划需具体到人、到时间,并定期回顾完成情况。
2.2.2 供应链安全管理文档 (SEC-COL-002)
- 内容要素:
- 供应商准入评估标准:安全问卷、第三方代码审计要求、渗透测试报告要求。
- 合同安全条款:明确数据保护责任、安全事件通知义务、审计权。
- 持续监控机制:定期(如每年)对关键供应商进行安全复评。
- 编制要求:法务部需参与合同条款的审核。所有评估记录需归档保存。
2.2.3 信息协同共享机制 (SEC-COL-003)
- 内容要素:
- 内部共享:跨部门安全会议制度、SRC(安全响应中心)运营流程、内部安全通告发布流程。
- 外部共享:与CNVD、CNCERT、行业协会、友商的情报共享机制与渠道。
- 情报利用流程:如何将获取的威胁情报(IOC、TTP)输入到SIEM、WAF等防御设备中。
- 编制要求:明确各类信息的敏感等级和共享范围,避免敏感信息外泄。
2.3 运维管理阶段文档
(以下选取几个典型文档增强,其余可参照此模式)
2.3.1 资产管理文档 (SEC-OPM-001)
- 内容要素:
- 资产清单:资产编号、名称、IP地址、责任人、部门、分类(硬件/软件/数据)、保密级别、所属业务系统。
- 资产生命周期管理:采购、入库、部署、变更、报废流程。
- 编制要求:必须动态更新。建议与CMDB系统联动,每周/每月自动生成资产报告,由各资产责任人确认。
2.3.5 工具管理文档 (SEC-OPM-005)
- 内容要素:
- 工具清单:工具名称、版本、用途、部署位置、管理员、许可证信息。
- 运维手册:安装配置指南、日常巡检步骤、告警排查手册、备份恢复方案。
- 使用规范:谁、在什么场景、如何申请和使用该工具。
- 编制要求:关键工具需有备机或高可用方案。文档应详细到足以让备用人员快速接手。
2.3.6 安全审计文档 (SEC-OPM-006)
- 内容要素:
- 年度审计计划:审计对象、审计依据(ISO27001、等保2.0)、审计时间、审计组成员。
- 审计检查表:基于合规要求的详细问题清单。
- 审计报告模板:发现项、风险等级、整改建议、责任部门、整改时限。
- 编制要求:审计活动应由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团队执行。报告需报送最高管理层。
2.4 识别防御监测阶段文档
2.4.3 风险识别文档 (SEC-IDM-003)
- 内容要素:
- 风险评估方法:采用的方法论(如OWASP Risk Rating、FAIR)。
- 资产识别表:识别关键资产。
- 威胁分析表:识别面临的威胁源和威胁行为。
- 脆弱性分析表:技术漏洞、管理短板。
- 风险处置计划: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 编制要求: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风险评估,或在重大变更后进行专项评估。
2.4.7 安全加固文档 (SEC-IDM-007)
- 内容要素:
- 安全基线: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标准。
- 加固脚本/操作手册:可自动化执行的脚本或详细手动操作步骤。
- 加固验证方法:如何验证加固是否成功(如使用扫描工具核对)。
- 编制要求:所有加固操作必须在测试环境验证无误后方可在生产环境执行,并应有回滚方案。
2.4.16 实时分析文档 (SEC-IDM-016)
- 内容要素:
- 监控看板 (Dashboard):SIEM或监控系统核心指标可视化(如TOP攻击IP、异常登录尝试、敏感数据访问量)。
- 告警规则库:每条告警规则的逻辑、触发条件、严重等级、通知对象。
- 初步分析SOP:值班人员接到告警后的标准化分析步骤和判断依据。
- 编制要求:告警规则需定期评审和调优,以降低误报和漏报。SOP必须简单明了,并经常演练。
2.5 响应阶段文档
2.5.2 应急预案建立文档 (SEC-RES-002)
- 内容要素:
- 应急场景:针对不同事件(如勒索病毒、数据泄露、DDoS、网站篡改)的专项预案。
- 应急指挥体系:应急领导小组、技术执行小组、对外沟通小组的成员及联系方式。
- 应急处置流程:必须包含遏制、根除、恢复、总结四个阶段的具体操作指令。
- 外部沟通模板:向监管机构、用户、公众发布的通知模板。
- 编制要求:预案不能停留在纸面,必须通过红蓝对抗、桌面推演等方式定期演练,并根据演练结果持续优化。
2.5.4 应急总结文档 (SEC-RES-004)
- 内容要素:
- 事件时间线:从发现到恢复的完整时间记录。
- 事件根因分析 (RCA):使用5Why或鱼骨图等方法深入分析技术和管理根本原因。
- 损失评估:直接经济损失、声誉影响、数据泄露量等。
- 改进措施:针对根因提出的具体整改项,纳入PDCA循环跟踪闭环。
- 编制要求:总结会应避免“甩锅”文化,专注于改进流程和技术。报告应在事件结束后15日内完成。
2.6 安全运维效果评估阶段文档
2.6.1 评估模型建立文档 (SEC-EVA-001)
- 内容要素:
- 评估维度:技术效能(如防护设备拦截率、监测覆盖率)、流程效率(如MTTR)、合规符合度、成本效益。
- 指标定义:明确定义每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和数据来源。
- 权重分配:为不同维度和指标分配权重,以计算综合得分。
- 编制要求:模型应与管理层达成共识,确保评估方向与业务目标一致。
2.6.6 持续改进计划文档 (SEC-EVA-006)
- 内容要素:
- 改进项清单:来自应急总结、风险评估、审计、效果评估等所有渠道的待改进项。
- 优先级排序:基于风险、成本、收益进行排序(如使用MoSCoW法则)。
- 行动计划:每一项的负责人、预计完成时间、所需资源。
- 编制要求:此文档是安全运维PDCA循环的“A”(处理)环节的核心输出,必须定期(如每季度)向管理层汇报进展。
3. 文档管理通用要求
3.1 编制与审批
- 责任到人:每份文档必须明确起草人、评审人、批准人。
- 标准化模板:为每类文档制定统一的Word/Markdown模板,强制使用。
- 评审流程:关键文档必须组织跨部门评审会,评审意见需记录并跟踪关闭。
3.2 发布与部署
- 正式发布:文档需由批准人签发后正式发布,发布后旧版本自动失效。
- 宣贯培训:新发布或重大更新的文档,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记录签到。
- 知悉确认:重要制度类文档(如安全策略),需相关员工阅读并电子签确认。
3.3 存储与访问控制
- 集中存储:所有文档必须上传至企业知识库或文档管理系统,禁止本地散落存储。
- 权限管理:根据“最小权限原则”和文档密级设置访问权限(如:研发人员无权访问审计报告)。
- 版本控制:系统必须支持版本历史记录,可追溯任何更改内容、更改人和更改时间。
3.4 维护与废止
- 定期评审:所有文档必须设定评审周期(通常为1年),由责任人到期发起评审,确认是否持续有效、需要更新或废止。
- 变更驱动:当业务、技术、组织架构或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时,必须立即触发相关文档的评审和更新。
- 明确废止:对已失效的文档,必须明确标注“作废”并归档至历史库,防止误用。
4. 总结
本规范所定义的文档体系是组织安全运维能力的核心载体和知识沉淀。其价值不在于文档数量之多,而在于其准确性、可用性和时效性。各责任部门须严格遵守本规范中的编制与管理要求,确保将安全运维的实践过程转化为组织的持久资产,最终实现安全风险的可知、可控、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