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i >正文

环境变量-进程概念(7)

文章目录

  • Linux 真实调度算法
    • 1. queue[140]
    • 2. bitmap[5] 位图
    • 3. nr_active
    • 4. 活跃进程与过期进程
  • 环境变量
    • 1. 基本概念
    • 2. 命令行参数
    • 3. PATH 环境变量
    • 4. 环境变量具体操作

Linux 真实调度算法

下图是Linux2.6内核中进程队列的数据结构,也有Linux2.6内核进程O(1)调度算法,可单单看一副图片,也不知所以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queue[140]

首先就是这个queue[140]queue它就是个哈希表,优先级就是哈希槽(slot),x-60 + (140 - 40)就是哈希转换算法

Linux操作系统的优先级其实总共是140个,那之前不是实验出优先级的范围是[60, 99],总共40个吗?这里为啥是140个呢

因为Linux的优先级有实时优先级和分时优先级,它既是一个实时操作系统,又是一个分时操作系统,而[0, 99]是实时优先级(并不考虑),[100, 139]是分时优先级的范围,是咱们所要去关注的

x的取值范围是[60, 99],将其代入到哈希转换算法中,得出的取值范围不就是[100, 139]。那此时就会存在疑问,既然这个实时优先级不考虑,为啥还要将它设计出来呢?

实时优先级适用于实时操作系统,Linux最初确实是作为分时操作系统设计的,主要应用于服务器领域。但它的调度算法之所以要加入实时操作系统特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任何操作系统开发者都希望扩大用户群体

虽然Linux在后端服务器领域应用最为广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只能用于服务器场景。实际上,Linux同样适用于工业控制和制造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因此,现代操作系统通常都会同时支持分时和实时两种调度模式

2. bitmap[5] 位图

bitmap它首先是个位图,unsigned int bitmap[5]总共有160个比特位(32*5),比特位前140个的位置就逐一对应着queue[140]的slot,比特位中的内容:1/0,1表示该slot指向的进程不为空,0则为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运行队列咱们只考虑从100开始,上面只是做个形象的展示。进程调度,宏观上先看优先级,优先级相同的先进先出(FIFO算法),比如图中2号优先级的第一个进程先调度

比如0000100,优先级为3的进程不为空。为啥位图的元素个数是5,因为4是128,6是192,只有5是最接近140的

调度器快速地挑选一个进程要分成两步,第一步就是挑队列,而挑队列再也不用去遍历queue这个指针数组了,直接查看对应的位图bitmap

第二步:再到队列中去挑特定的进程→这样挑选一个进程基本上做到了几乎为O(1)的时间复杂度,将这个调度算法称为Linux内核进程调度算法之大O(1)调度算法

3. nr_active

nr_active就表示整个队列中一共有多少个进程。所以进程调度时先查nr_activebitmap(确认下标)→queue,找到目标队列,从目标队列头部提取内容,头部移除(Pop_from),将当前结点的PCB放入到struct task_struct* current指针里,执行切换算法,将current指针指向的进程放到CPU上就能运行了

如果这样调度的话,假如今天有一个60号进程,它是一个死循环,也有一个99号进程。60进程时间片到了,运行完毕后,切换下去,它未来还要被调度的,所以就将它重新放到了这个队列(60优先级指向的队列)的最后面进行排队

此时你就会发现存在什么样的问题,CPU在调度时,只有将60优先级队列中的所有进程全部跑完,才会跑后面优先级队列的进程,跑完前面所有进程,才会跑99号进程,可是60号进程是个死循环,那99号进程就永远无法被调度,就会造成进程饥饿问题

4. 活跃进程与过期进程

那为了解决上面进程饥饿问题,就存在着活跃进程与过期进程之分,活跃进程指向蓝色框,过期进程指向红色框,框中内容是相同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挑选活跃进程中60号进程,它要被CPU调度,等时间片到了之后,它要从CPU上剖离下来,那此时这个进程它不能再放回到active指针所指向的活跃进程中的60号队列当中,得链入到expired指针所指向的过期进程中的60号队列当中,CPU它调度完成的进程都是要放入到过期进程的对应位置

这样active queue进程会越来越少,expired queue进程会越来越多。直至active queue中的进程全部为0,即nr_active = 0,最后直接swap(&active, &expired),交换它两指向的内容,重新进行调度

上面才算是真正的Linux内核进程调度算法之大O(1)调度算法。这里还要提到的一点就是:当新进程到来时,如果将新进程放到过期进程当中,目前这个进程就处于就绪状态

很多分时操作系统是支持内核优先级抢占的,比如当前正在运行的是80号进程,新来了一个65号进程,新进程就要给特权,让它尽快运行,那就只能让它插队,那总不能让它插到过期进程的队列当中吧,就直接让它链入到活跃进程的65号队列当中,就开始了优先级的抢占

环境变量

1. 基本概念

  • 环境变量(environmentvariables)一般是指在操作系统中用来指定操作系统运行环境的一些参数
  • 比如:我们在编写C/C++代码的时候,在链接的时候,从来不知道我们所链接的动态静态库在哪里,但是照样可以链接成功,生成可执行程序,原因就是有相关环境变量帮助编译器进行查找
  • 环境变量通常具有某些特殊用途,还有在系统当中通常具有全局特性
  • 常见环境变量
    • PATH:指定命令的搜索路径
    • HOME:指定用户的主工作目录(即用户登陆到Linux系统中时,默认的目录)
    • SHELL:它的值通常是/bin/bash

2. 命令行参数

main函数有参数吗?有,argv相当于一张命令行参数表,而argc表示argv指针数组元素的个数

#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for (int i = 0; i < argc; i++){printf("argv[%d]: %s\n", i, argv[i]);}return 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写一段代码,来帮助理解程序如何利用argv命令行参数表实现选项功能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f (argc != 2){printf("Usage: %s [-a|-b|-c]\n", argv[0]);return 0;}const char* arg = argv[1];if (strcmp(arg, "-a") == 0)printf("这是功能1\n");else if (strcmp(arg, "-b") == 0)printf("这是功能2\n");else if (strcmp(arg, "-c") == 0)printf("这是功能3\n");else printf("Usage: %s [-a|-b|-c]\n", argv[0]);return 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PATH 环境变量

可是执行我们自己的命令需要带./,执行系统的命令却不需要,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你写的二进制指令与系统的指令并没有本质区别,咱们所用的指令本质上在系统里提前预装的二进制程序,你写的二进制程序同样如此,它们两个并没有本质区别。 那为啥一个带路径,一个不带路径呢?

你要知道,要去执行一个程序,那必须先找到它。./code在当前路径下执行可执行程序, 系统指令却不需要带路径的原因是因为系统中存在环境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别不建议将你自己写的二进制程序拷贝到/usr/bin目录下,因为你的二进制文件并没有经过测试,可能会存在bug,可能会污染系统原本的指令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系统凭啥就知道执行命令时就去/usr/bin目录下去找呢?因为系统中存在环境变量PATH,这个环境变量在系统中默认是存在的,用来标识一串路径,告诉系统,要去哪些路径下去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系统中搜索指令的默认搜索路径)

4. 环境变量具体操作

介绍两个指令,env:查看系统中所有的环境变量,echo $环境变量名称:具体查看一个环境变量的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PATH这个环境变量,执行ls指令时,以冒号作为分隔符,从第一个路径去找可执行文件,没找到再依次去后面的路径找

如果想要去修改一个环境变量的内容,直接环境变量名称=具体修改内容,比如PATH=/home/xiao,就直接进行路径覆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想要在PATH这个环境变量中去新增一个路径,可以PATH=$PATH:绝对路径。那我修改了咋改回来呢?关掉xshell,再重新登录即可(恢复默认的环境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xdnf.cn/news/16157.html

相关文章:

  • 训练数据集太小?你需要 SetFit
  • 【Redis】初识Redis(定义、特征、使用场景)
  • vue项目创建流程
  • 进程控制->进程替换(Linux)
  • 【Linux/Ubuntu】VIM指令大全
  • 【STM32项目】智能家居(版本1)
  • 数据写入因为汉字引发的异常
  • SAP-PP-MRPLIST
  • [python][flask]flask中session管理
  • C语言————原码 补码 反码 (试图讲清楚版)
  • AWS CAF:企业云转型的战略指南
  • Go语言环境搭建与VS Code开发配置
  • 服务端处于 TIME_WAIT 状态的 TCP 连接,收到相同四元组的 SYN 后会发生什么?详解
  • 前端-html+CSS基础到高级(一)html基础
  • Oracle 的单体安装
  • 金仓数据库:融合与智能驱动下的革新与未来
  • 《使用Qt Quick从零构建AI螺丝瑕疵检测系统》——5. 集成OpenCV:让程序拥有“视力”
  • 融合与智能:AI 浪潮驱动下数据库的多维度进化与产业格局重塑新范式
  • 数据结构2-集合类ArrayList与洗牌算法
  • 语义分割-FCN-听课记录
  • 【Java学习】匿名内部类的向外访问机制
  • 纳米编辑器之Nano 编辑器退出**的详细操作指南
  • 《C++ string 完全指南:string的模拟实现》
  • 神经网络实战案例:用户情感分析模型
  • rust-枚举
  • CentOS7 安装 rust 1.82.0
  • B站 XMCVE Pwn入门课程学习笔记(5)
  • Text2SQL智能问答系统开发(一)
  • vue3:十八、内容管理-搜索栏的完善
  • Sklearn 机器学习 数值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