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ai >正文

redis红锁

一、为什么需要 Redlock?

背景问题:

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单个 Redis 实例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风险说明
单点故障(SPOF)Redis 宕机会导致锁失效
主从复制延迟使用哨兵或集群,主从之间同步是异步的,可能导致锁误删
网络分区问题节点彼此之间通信中断,客户端可能和不同 Redis 发生交互,导致锁争抢错误

所以问题是:

如何在多 Redis 节点中安全地加锁,同时避免网络和节点不一致导致的锁“幻觉”

于是 Redis 作者 antirez(Salvatore Sanfilippo)提出了 Redlock 算法。


二、Redlock 的设计目标

保证即使在 Redis 节点部分失效、网络延迟等问题下,也能安全地获得分布式锁,并确保“只有一个客户端获得锁”。


三、Redlock 的核心思想

Redlock 使用多个相互独立的 Redis 实例(建议 5 个),算法流程如下:

✅ 加锁流程(五步):

  1. 获取当前时间戳 T1(毫秒)

  2. 使用相同的 keyvalue多个 Redis 节点顺序执行加锁操作,命令:

    SET lock_key value NX PX 30000
    
  3. 尝试在 大多数节点 上加锁成功(比如 5 个节点中 ≥3 个成功)

  4. 计算总耗时 T2 - T1,必须小于锁的过期时间(比如 30000ms)

  5. 若满足以上条件,则加锁成功,否则失败并回滚(解掉已经加上的锁)

✅ 只有同时满足“多数节点成功 + 时间窗口有效”,才认为锁真正成功。


四、Redlock 加锁成功的示意图

Client A             Redis-1    Redis-2    Redis-3    Redis-4    Redis-5|-----------------> SET NX PX (成功)|-----------------------------> SET NX PX (成功)|-------------------------------------> SET NX PX (失败)|-------------------------> SET NX PX (成功)|-----------------------------------------------> SET NX PX (成功)✅ 成功节点 = 4 >= 3
⏱ 加锁耗时 = 30ms < 30000ms🔐=> 加锁成功!

五、Redlock 的释放锁逻辑

与单节点 Redis 锁相同,必须使用 Lua 脚本确保只删除自己的锁,否则可能删错别人设置的锁。

客户端应在每个实例上执行以下逻辑:

if redis.call("get", KEYS[1]) == ARGV[1] thenreturn redis.call("del", KEYS[1])
elsereturn 0
end

六、Redlock 的优点

优点说明
高容错允许部分 Redis 节点故障
避免主从延迟风险不依赖某个主节点,多个节点投票机制更健壮
强一致性更近一步多节点协调提升了锁的可靠性
官方推荐方案来自 Redis 原作者,适合追求安全性的分布式场景

七、Redlock 的缺点 & 争议点

虽然 Redlock 设计理念优秀,但在业界也有一定争议:

  1. 复杂性高:需要多个 Redis 实例维护、同步、多点操作、时钟精度问题

  2. 实际并不绝对安全:在极端网络分区场景下仍可能导致脑裂

  3. Redisson 中实现的是“改良版”:引入了“看门狗”机制自动续约

参考论文:《How to do distributed locking》(Martin Kleppmann)


八、Redlock 实践建议

  • 使用 Redis 5 个独立节点(物理或逻辑隔离)

  • 设置合理过期时间(避免锁误释放)

  • 使用 UUID 作为锁值,防止误删他人锁

  • 使用 Lua 脚本释放锁

  • 可以使用 Redisson 作为客户端库,它对 Redlock 做了良好封装


九、Redlock vs 普通 Redis 分布式锁对比

项目单节点 Redis 锁Redlock
节点数量1≥ 3(推荐5)
可用性容易单点故障容错性强
一致性较弱(主从问题)更强
复杂性简单较高
实现方式SET NX PX多节点投票、时间窗口

十、总结一句话

Redlock 是一种提升 Redis 分布式锁一致性和容错性的算法,通过多个独立 Redis 实例投票确认,降低因单节点故障或主从延迟带来的锁安全隐患。

http://www.xdnf.cn/news/15400.html

相关文章:

  • 微信小程序开发-桌面端和移动端UI表现不一致问题记录
  • 自然语言指令驱动的工业机器人协同学习系统:大语言模型如何重塑智能体协作范式
  • Containerd容器技术详解
  • 拥抱 Spring Boot:开启 Java 后端开发的“快车道”
  • 2025阿里云黑洞恢复全指南:从应急响应到长效防御的实战方案
  • AJAX 开发中的注意点
  • C++ Qt插件开发样例
  • Python初学者笔记第十三期 -- (常用内置函数)
  • 【鸿蒙HarmonyOS】鸿蒙app开发入门到实战教程(二):封装自定义可复用组件
  • 深入解析环境变量:从基础概念到系统级应用
  • kdump生成转储文件调试内核崩溃、死机
  • Java 栈和队列
  • linux 系统依赖包查询命令汇总
  • IPM31主板E3300usb键盘鼠标安装成功Sata接口硬盘IDE模式server2003-nt-5.2.3790
  • python 的包管理工具pip poetry、conda 和 pipenv 使用和安装
  • C 语言部分操作符详解 -- 进制转换,原码、反码、补码,位操作符,逗号表达式,操作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整型提升,算术转换
  • 2025年小目标检测分享:从无人机视角到微观缺陷的创新模型
  • 【PTA数据结构 | C语言版】二叉树前序序列化
  • Python初学者笔记第十二期 -- (集合与字典编程练习题)
  • Vim多列操作指南
  • TCP可靠性设计的核心机制与底层逻辑
  • next.js 登录认证:使用 github 账号授权登录。
  • uni-app+vue3 来说一说前端遇到跨域的解决方案
  • 全连接神经网络
  • 10分钟搞定!Chatbox+本地知识库=你的私人语音导师:企业级全栈实现指南
  • 自动微分模块
  • JAR 包冲突排雷指南:原理、现象与 Maven 一站式解决
  • 机载激光雷达目标识别:从点云到凝视成像的算法全景
  • Datawhale AI夏令营——用户新增预测挑战赛
  • xss-lab靶场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