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雅工场人效飞轮数字化套件入选36氪AI原生应用创新案例
近日,科技创新媒体36氪重磅发布「2025 AI原生应用创新案例」,盖雅工场凭借多年专研AI赋能劳动力管理创新实践,其智能排班、技能发展、绩效激励等模块组成的人效数字化飞轮套件,帮助雀巢中国打造了以技能为核心的劳动力生态系统,成功入围。
当前,AI原生应用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并逐渐成为各场景应用体验的核心要素。从医疗诊断到工业制造,从个人助手到全球产业链升级,AI原生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产业格局。
基于此,今年1月,36氪主办发起「2025 AI原生应用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希望聚焦那些真正能够提质增效、引领行业变革的AI原生产品及应用,寻找那些率先将AI技术落地于实际场景、创造实际价值的创新实践案例,为行业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应用经验。
最终,盖雅工场在近百个创新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45个标杆案例之一。
盖雅智能化劳动力管理系统构建了「智能排班-精益生产-员工评价-薪酬激励」的劳动力管理闭环,可以根据员工技能等级、时间可用性、合规性等规则的优先级,进行跨产线自动化排班,助力工厂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应用后,雀巢中国工厂的人均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员工的能力评分大幅提高,核心员工的离职率维持低位,全厂安全天数突破1000天。
2025年3月,盖雅工场发布了AI智能体生态解决方案(←点击文字快速跳转),利用AI技术为企业构建全周期、全场景的员工赋能体系。该方案将与人效飞轮数字化套件进一步融合打通,优化员工体验,提升管理效果,助推飞轮效应落地。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k2NTM0NA==&mid=2247556267&idx=1&sn=a96479755d7f5241966c98e69f36c5cc&scene=21#wechat_redirect
探索并践行技能型组织
寻找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老牌食品制造企业,雀巢在国内运营22家工厂、3个研发中心和5个创新中心。其规模之大、涉及区域之广是业务发展的两个重要特征。
与业务相对应,如何更高效、更灵活地配置企业的劳动力,同时改善员工的工作体验,成为雀巢中国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此,雀巢中国开始探索并践行技能型组织转型这一趋势,这在该领域属于领先之举。通过数字化,雀巢如期实现了如下目标,成为业内其他企业的标杆实践。
为通过有序的成本管理来推动业务增长,雀巢中国主要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索:
-
通过智能化劳动力管理系统,构建“智能排班-精益生产-员工评价-薪酬激励”的劳动力管理闭环,实现千人千面的多技能发展模式。
-
借助系统联动,考勤排班与生产数据打通为员工评价提供了量化参考依据,因而强化了激励与绩效的关联性、员工之间激励的差异化、激励结果的可视化。
-
引进数字化、场景化、游戏化的培训技术,进一步提升员工工作体验。
建成新一代劳动力生态系统
组织提效,员工发展
通过数字化赋能,雀巢中国成功打造了以技能为核心的劳动力生态系统。这是雀巢中国与劳动力管理云服务商盖雅工场共创的解决方案,也是业内首创的平台。
雀巢劳动力生态系统真正以精准、自动收集与员工行为相关的各种动态数据为目的,建成的贯穿「人员入职-技能提升-培训结果监测-联动薪资福利体系-撬动员工主动学习」的劳动力生态平台,帮助组织降低成本,提升员工激励感知,促进员工个人成长。
编辑
△ 雀巢以技能为核心的劳动力生态平台建设方案
更高效灵活的人力配置
审慎配置成本是雀巢的“价值创造”战略重要部分,他们希望通过有序的成本管理来推动我们的业务增长,提升企业各层面的运营效率。其中,包括人力成本。
然而,在传统的组织模式中,人只局限于某个岗位某个区域,即使Ta掌握了其他岗位的所要求的技能,他的工作依旧不饱和,Ta的价值也很难被挖掘。
随着新技术不断重塑工作,为应对从旧有模式向4IR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雀巢不断寻求分配工作的新方法。
2023年,雀巢已开始采用盖雅的智能化劳动力管理系统,构建了“智能排班-精益生产-员工评价-薪酬激励”的劳动力管理闭环,进入千人千面的多技能发展模式。智能化排班系统可以根据员工技能等级、时间可用性、合规性等规则的优先级,进行跨产线自动化排班,助力工厂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雀巢通过实践证明,在新的技能型组织中,职位和岗位的概念逐渐弱化,技能取代职位抬头而成为人才画像的重要标签,让人和岗位能更精准更灵活的匹配。
雀巢工厂的人均生产效率也因此显著提升,员工的能力评分大幅提高,核心员工的离职率维持低位,全厂安全天数突破1000天。
更公平的员工激励
由于较好工作体验,雀巢员工总体上较为稳定,留任率较高。
但近几年,雀巢也逐渐意识到,“稳定”的另一面也意味着缺乏活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雀巢员工薪资报酬主要取决于工时,缺少与效率、技能等改善性的指标评估,因此员工报酬的差异性并不明显。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的收入趋同,缺乏激励效用,如此,对效率较高,技能等级较高或多技能的员工也不公平。
因此,为了差异化激励员工,激活优秀人才,技能成为了雀巢的重要抓手。
通过技能管理系统,企业能够识别出掌握多技能或是技能成熟度较高的高价值员工,并将其与绩效系统打通,绩效评估,展开针对性激励,员工职业发展和收入差距由此拉开,避免“吃大锅饭”,激励员工学习发展的欲望。
数字化工具也进一步加速了雀巢管理理念的落地。
借助系统联动,考勤排班与生产数据打通为员工评价提供了量化参考依据,因此强化了激励与绩效的关联性、员工之间激励的差异化、激励结果的可视化。员工可通过系统可及时了解自己的技能掌握情况、工时积累和报酬结果,自驱力因此大大增强,形成自下而上的技能学习氛围。
△ 员工技能发展示例
更积极的工作体验
通常,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收入都要以牺牲工作或生活体验为代价的。但是技能型组织却是例外。
雀巢表示:技能型组织除了让企业人效得到提升,也改善了员工激励机制。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相比过去,员工获得了更积极的工作体验。
过去,有发展意愿的员工也认为:
-
企业更看重的是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学历,而不是熟练的技能或是发展潜力。在新的组织中,这种观念正在发生反转,员工在组织中被视为可发展的,组织活力也因此被激活,学习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
自己的潜能和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现在,通过智能化系统排班,技能和任务能够被精准匹配,因此自身的职业动机、兴趣、能力优势在组织内的影响范围更大,成就感更强,职业发展道路也得到了拓展。
与此同时,为提升员工技能发展的效率和效果,在推动技能型组织的过程中,雀巢也引进了数字化、场景化、游戏化的培训技术。
例如,工作场景的3D/2D建模技术,融合数字孪生模型,员工可快速接触技术核心,提高技术一致性;现场AR-VR技术,推动员工应用DMO高阶故障分析工具,快速解决维修问题;AI辅助的安全监控系统,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等等。
△ 各区域的3D视图,及时了解生产故障和安全隐患
最终,通过数字化赋能,雀巢丝滑地转向以速度、敏捷和创新为主导的劳动力管理模式,员工可以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意义、选择、成长和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