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ops >正文

卷积神经网络基础(七)

7.3 误差反向传播法的梯度确认

我们现在学习了两种求梯度的方法,一种是基于数值微分的方法,另一种是解析性地求解数学式的方法。后者通过使用误差反向传播法,即使存在大量参数,也可以高效计算梯度。之后我们就使用误差反向传播法而不再通过数值微分进行求解。

那么,数值微分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实际上,我们在缺人误差反向传播法的实现是否正确时就会用到数值微分。因为其实现较为简单,而且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错误。误差反向传播则计算复杂,很容易出错,确认二者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的操作称为 “梯度确认”。其代码实现如下:

import sys,os
sys.path.append(os.pardir)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dataset.mnist import load_mnist
from two_layer_net import TwoLayerNet#读入数据
(x_train, t_train),(x_test, t_test) = \load_mnist(normalize=True, one_hot_label = True)
network = TwoLayerNet(input_size = 784, hidden_size = 50, out_size = 10)
x_batch = x_train[:3]
t_batch = t_train[:3]grad_numerical = network.numerical_gradient(x_batch, t_batch)
grad_backprop = network.gradient(x_batch, t_batch)#求各个权重的绝对误差的平均值
for key in grad_numerical.keys():diff = np.average(np.abs(grad_backprop[key] - grad_numerical[key]))print(key + ":" + str(diff))

最初 我们读入mnist数据集,使用其中的一部分,确认数值微分求出的梯度和误差反向传播法求出的梯度的误差。误差的计算方法是求各个权重参数中对应元素的差的绝对值,并求其平均值。运行上面的代码后,会输出下面的结果。

b1: 9.70418809871e -13

w2: 8.41139039497e -13

b2: 1.1945999745e -10

w1: 2.223246644e -13

从结果可以看出, 数值微分和误差反向传播法的梯度误差很小,第一层只有9.7e-13,这样我们就知道误差反向传播法求出的梯度是正确的,实现无误。

一般来说,数值微分和误差反向传播法的梯度误差不会等于0,因为计算机计算精度有限(通常是32位),实现正确的话这个误差值一般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数,无线接近于0,但不会到0.如果这个值很大,则说明误差反向传播法的实现存在错误。

7.4 使用误差反向传播法的学习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使用误差反向传播法的神经网络学习。和之前的实现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误差反向传播法求梯度这一个地方。这里只展示代码:

import sys, os
sys.path.append(os.pardir)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dataset.mnist import load_mnist 
from two_layer_net import TwoLayerNet# 读入数据
(x_train, t_train), (x_test,t_test) = \  load_mnist(normalize=True, one_hot_label=True)network = TwoLayerNet(input_size = 784, hiddent_size=59, output_size = 10)iters_num = 10000
train_size = x_train.shape[0]
batch_size = 100
learning_rate = 0.1
train_loss_list = []
train_acc_list = []
test_acc_list = []iter_per_epoch = max(train_size / batch_size, 1)for i in range(iters_num):batch_mask = np.random.choice(train_size, batch_size)x_batch = x_train[batch_mask]t_batch = t_train[bacth_mask]# 通过误差反向传播法求梯度grad = network.gradient(x_batch, t_batch)# 更新for key in ('W1','b1','W2','b2'):network.params[key] -= learning_rate * grad[key]    loss = network.loss(x_batch, t_batch)train_loss_list.append(loss)if i % iter_per_epoch == 0:train_acc = network.accuracy(x_train, t_train)test_acc = network.accuracy(x_test, t_test)train_acc_list.append(train_acc)test_acc_list.append(test_acc)print(train_acc, test_acc)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计算过程可视化,称为计算图,并使用计算图介绍了神经网络中的误差反向传播法,以层为单位实现了神经网络中的处理。我们学过的层有ReLU、Softmax-with-Loss层、Affine层、Softmax层等等,这些层都实现了forward和backward方法,将数据进行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高效计算权重参数的梯度。通过层进行模块化,神经网络可以自由地组装层,构建不同的神经网络。

本章节所学内容可以总结如下:

http://www.xdnf.cn/news/4525.html

相关文章:

  • 使用Java NIO 实现一个socket通信框架
  • MSTP 实验拓扑配置
  • 生产管理是啥?生产计划该怎么做?
  • 黄金分割法(0.618 法)
  • 机器学习实战:6种数据集划分方法详解与代码实现
  • 微粉助手 1.1.0 | 专为社交电商用户设计的一站式营销工具,集成了群发消息、智能加好友、清理僵尸粉等功能
  • FBRT-YOLO:面向实时航空图像检测的更快更好的YOLO变体解析
  • AcWing 递归实现组合型枚举
  • 性能比拼: Redis Streams vs Pub/Sub
  • 电池全自动生产线:驱动新能源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 华为安全认证好还是数通认证好?
  • Excel表格批量合并工具推荐
  • 每日算法-250507
  • Manus AI突破多语言手写识别的技术壁垒研究报告
  • SpringBoot学习笔记(1)
  • 【信奥数学基础】最小公倍数与不等式证明
  • Docker 容器化部署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
  • 【数据结构】单链表
  • Qt开发经验 --- 避坑指南(6)
  • Android接入国标平台:工业现场级的GB28181移动端接入实践
  • ps信息显示不全
  • 【纯小白博客搭建】Hugo+Github博客部署及主题(stack)美化等界面优化记录
  • 基于STM32、HAL库的ZMOD4410AI1R 气体传感器驱动程序设计
  • qwen2.5vl
  • 考研数据结构之树形查找: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与红黑树(包含真题解析)
  • 使用 Couchbase Analytics Service 的典型步骤
  • 【面板数据】公开整理-各省刑事案件统计数据集(2011-2023年)
  • Java01-初识Java
  • C 语言 第六章 结构体(1)
  • 短词匹配:拼音相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