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ops >正文

中科院人机交互科研分享-田丰

  1. 人机交互发展历程• 人机交互伴随计算机出现而出现,最早采用批处理方式如穿孔纸带输入。• 键盘引入后提升交互效率,但需记忆复杂命令参数。• 80年代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的普及使普通用户能操作电脑。• 2007-2008年iPhone推出多指触控技术,成为移动设备主流交互方式。
    1. 人机交互研究现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人机交互列为优先发展领域,美国也将其列为关键技术。• 传统键盘鼠标交互以机器为中心,信息输入为离散精确单通道。• 下一代自然人交互需实现多通道非精确连续交互,包括感人、知人、拟人三个层面。
    1. 感知和理解方面的工作•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智能标签可感知物体受压力、弯折等复杂状态。• 通过肌电信号识别手势及接触物品属性如重量、尺寸。• 骨传导装置检测牙齿动作实现无声环境下的交互。• 三高斯模型预测运动目标选择错误率并辅助意图判断。
    1. 呈现方面的工作• 虚拟湿度装置通过温度、压力和摩擦力变化模拟不同湿度体验。• 穿戴式痛觉装置可定量评价痛觉等级,应用于医疗麻醉评估。• 智能织物实现触觉反馈和输入功能,可应用于多种场景。
    1. 神经系统疾病辅助诊断• 与协和医院合作开发多模态量化评价平台,涵盖书写、步态等测试。• 通过手写、眼动等异常检测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等疾病。• 智能勺子、积木等改造装置用于医院实际检测场景。
    1. 早期预警研究进展• 建立10个通道的量化评价标准,形成"尺子"功能。• 在全国六大区域采集3100多例数据,确立正常值范围。• 已开发4套产品获7个医疗器械证,在医院投入使用。• 通过步态和眼动检测实现疾病早期预警,未来计划推广至家庭场景。
http://www.xdnf.cn/news/19151.html

相关文章:

  • OpenCV 轮廓分析实战:从检测到形状匹配的完整指南
  • 【后端】云服务器用nginx配置域名访问前后端分离项目
  • SpringBoot防止重复提交(2)
  • docker 部署Skywalking
  • 干掉抽取壳!FART 自动化脱壳框架与 Execute 脱壳点解析
  • OpenCV DNN 模块完全指南:从理论基础到实战应用 —— 图像分类与目标检测的深度学习实现(含 Python/C++ 代码与性能分析)
  • 一站式可视化运维:解锁时序数据库 TDengine 的正确打开方式
  • 微信小程序长按识别图片二维码
  • 【C语言】字符函数与字符串函数实战:用法原理 + 模拟实现
  • 零、2025 年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
  • Citrix 零日漏洞自五月起遭积极利用
  • Redis-基数统计、位图、位域、流
  • LangChain.js 实战与原理:用 LCEL 构建可维护的 RAG / Agent 系统(含 4 套 30+ 行代码)
  • 大语言模型生成的“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系统化完善建议(修订版)”
  • Day17(前端:JavaScript基础阶段)
  • Elasticsearch:Semantic text 字段类型
  • PostgreSQL令牌机制解析
  • Linux从入门到进阶--第四章--Linux使用操作
  • TuringComplete游戏攻略(2.1算数运算)
  • Xshell 自动化脚本大赛技术文章大纲
  • BGP路由协议(三):路径属性
  • Git 的核心工作流程(三区域模型)
  • 第四章:大模型(LLM)】08.Agent 教程-(11)构建历史与数据分析协作系统
  • Kafka 主题级配置从创建到优化
  • 第二十六天-ADC基本原理
  • 一个wordpress的网站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器配置
  • 医疗AI时代的生物医学Go编程:高性能计算与精准医疗的案例分析(七)
  • 本地运行的检索PDF文件中出现关键字的python程序
  • Coze源码分析-API授权-编辑令牌-后端源码
  • K8s服务日志收集方案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