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
一、硬件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
(1)单总线结构
(2)、双总线结构
(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
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 主存—辅存层次 和 主存—Cache层次
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
非格式化容量=面数x(磁道数/面)x内圆周长x最大位密度
格式化容量=面数x(磁道数/面)x(扇区数/道)x(字节数/扇区)
7、数据的表示方法 原码和反码
[+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11
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 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二、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
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页面置换算法有:
1、最佳置换算法OPT
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
4、最近未使用置换算法NUR
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SPOOL系统:实现虚拟设备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又Spooling系统,假脱机系统。
作业调度算法:
1、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IFO:按照作业到达系统或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选择。
2、 优先级调度算法:按照进程的优先级大小来调度,使高优先级进程得到优先处理的调度策略。
3、 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每个作业都有一个优先数,该优先数不但是要求的服务时间的函数,而且是该作业为得到服务所花费的等待时间的函数。 以上三种都是非抢占的调度策略。
三、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
定义:以应用为中心,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于特定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特点:硬件上,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使用专用的嵌入式CPU。软件上,代码体积小、效率高,要求响应速度快,能够处理异步并发事件,实时处理能力。
应用:从航天飞机到家用微波炉。
滑动窗口协议规定重传未被确认的分组,这种分组的数量最多可以等于滑动窗口的大小,TCP采用滑动窗口协议解决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2
1、基础
计算机的概念,特点,分类,用途,发展史
2、码(数据表示)
1.数制的概念、特点
2.常用计数制及相互转换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包括整数和小数)
3.二进、制的加、乘运算及逻辑运算
4.真值、原码、反码、补码
十进制整数(正、负)→原码、反码 、补码
5.定点数和浮点数
6.ASCII码及编码形式;BCD码和Unicode编码
7.中文编码(输入码、内码、字型码)
3、硬件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主要特征
3.逻辑代数与逻辑电路基础(x)
4.硬件系统组成,CPU(控制器、运算器、寄存器),CISC、RISC
5.存储系统组成;存储容量及单位;字、字长、地址;Cache,内存,外存
6.输入输出控制方式;总线和接口,USB接口总线;输入输出设备
7.其它:主板、电源、微机插件(显示卡、声卡、网卡)、接口
4、软件和OS
1.软件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2.操作系统概念、分类、层次结构、功能模块
3.常见的操作系统(如DOS,Windows,Windows NT,Unix,Linux,Mac)
4.进程管理及I/O设备管理
5.文件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文件的检索;文件顺序和随机存取,索引和哈希
6.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组织形式和基本操作:文件及文件系统,文件类型
7.BIOS、CMOS的概念及其作用
5、语言、程序设计、算法
1.指令和指令系统
2.汇编、编译、解释程序
3.程序的概念,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其它面向对象语言)
4.算法的基本概念及程序设计步骤
5.其它:基于组件的程序设计。
6、应用软件
1.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
2.文字处理软件和Word
3.电子表格软件和Excel
4.文稿演示软件和PowerPoint
5.其它应用软件:常见多媒体软件、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及工具软件
7、数据库
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
2.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关系型数据库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3.常见的数据库产品;面向对象和分布式数据库等数据库技术
4.SQL的概念和特点;简单的SQL语句
5.Access
8、网络
1.网络发展史,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作用
2.通信信道和介质、数据通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
3.计算机网络分类,网络的拓扑结构
4.网络协议的概念
5.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常见的网络设备
6.LAN的组网技术、无线局域网,广域网构建
7.网络服务器和网络软件;网上邻居
8.Internet的发展史,熟悉中国互联网现状
9.Internet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10.TCP/IP协议;Windows的TCP/IP设置
11.域名与IP地址,Internet中地址的分类、分配和工作方式
12.Internet的接入方式;
13.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功能;Windows中IE、E-mail、FTP、BBS…
14.Dreamweaver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3
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 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 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 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计算机鼻祖) 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 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
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 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的类型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与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远程通讯与网络应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计算机系统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是指能够收集、加工、处理数据以及输出数据所需的设备实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总和。
软件系统是指为了充分发挥硬件系统性能和方便人们使用硬件系统,以及解决各类应用问题而设计的程序、数据、文档总和,它们在计算机中体现为一些触摸不到的二进制状态,存储在内存、磁盘、闪存盘、光盘等硬件设备上。
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是一种知识,是接受者事先不知道不了解的知识。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值、文字、语言、图形、图像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数据。 4次信息革命:文字、造纸和印刷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与网络 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产业与人才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的支柱,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制造业、计算机软件业、信息服务业以及国民经济中传统行业的信息化
信息产业属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产业。
信息技术教育包括:对信息科学的理解 对信息应用的实践能力 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和态度第二章 计算机信息基础
数制的概念
数制也称计数制,是指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基数:R进制的基数=R
位权:在数制中,各位数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仅与该数字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该数字所在的位置有关,我们称这关系为数的位权。 位权:一个与数字位置有关的常数,位权=Rn
二进制和其它进制的转换
十进制转二进制:整数部分除以2取余,直至商为0;小数部分乘以2取整,直至小数部分为0或达到所需精度为止。
十进制转八进制:方法同上。整数部分除以8,小数部分乘以8。
十进制转十六进制:方法同上。整数部分除以16,小数部分乘以16。
计算机中的数据单位
位(bit):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元(0、1) 字节(Byte):处理数据的基本单位(8bit/Byte) 常用的字节计数单位:
1KB=1024 Byte (210B) 1MB=1024 KB (220B) 1GB=1024 MB (230B) 1TB=1024 GB (240B)
字长:CPU一次处理数据的`二进制位数。
信息表示与编码
所谓编码,就是利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