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ops >正文

智能光子系统的多任务优化---案例:基于双贝塞尔曲线的紧凑多模光学波导弯曲

通过深度学习与拓扑优化的结合,可以同时优化多个光子器件的功能,提高设计效率并保证性能。
光子器件仿真软件基础与基于优化方法的器件逆向设计
光子学器件的主要设计目标和调控思路
2.2 Ansys optics 光子学仿真软件操作简介与使用技巧
案例操作:基于双贝塞尔曲线的紧凑多模光学波导弯曲

双贝塞尔曲线在光学波导弯曲中的应用

双贝塞尔曲线因其平滑性和参数可控性,常用于设计紧凑的光学波导弯曲结构。通过调整曲线参数,可以实现低损耗的模式转换和高效光传输。

双贝塞尔曲线数学模型

双贝塞尔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
B(t) = \sum_{i=0}^{n} \binom{n}{i} (1-t)^{n-i} t^i P_i
]
其中 ( P_i ) 为控制点,( t ) 为参数(( 0 \leq t \leq 1 )),( n ) 为曲线阶数。对于双贝塞尔曲线,通常使用两次贝塞尔曲线拼接而成。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def bezier_curve(points, num=100):n = len(points) - 1t = np.linspace(0, 1, num)curve = np.zeros((num, 2))for i in range(n + 1):curve += np.outer(comb(n, i) * (1 - t)**(n - i) * t**i, points[i])return curvedef comb(n, k):return np.math.factorial(n) / (np.math.factorial(k) * np.math.factorial(n - k))# 示例控制点
points = np.array([[0, 0], [1, 2], [2, -1], [3, 1]])
curve = bezier_curve(points)plt.plot(curve[:, 0], curve[:, 1], 'b-')
plt.plot(points[:, 0], points[:, 1], 'ro--')
plt.show()

光学波导弯曲设计方法

利用双贝塞尔曲线设计波导弯曲时,需优化控制点以减少模式失配和辐射损耗。通常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初始控制点设置
    根据波导的输入和输出位置设定起始和终止控制点,中间控制点用于调整弯曲形状。

  2. 参数优化
    使用数值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或梯度下降)调整控制点,以最小化弯曲损耗。目标函数可定义为:
    [
    L = \alpha L_{\text{mode}} + \beta L_{\text{rad}}
    ]
    其中 ( L_{\text{mode}} ) 为模式失配损耗,( L_{\text{rad}} ) 为辐射损耗。

  3. 仿真验证
    通过电磁仿真工具(如FDTD或FEM)验证设计性能,确保弯曲结构的传输效率满足要求。

from scipy.optimize import minimizedef loss_function(control_points):# 模拟模式失配和辐射损耗mode_loss = np.sum((control_points - ideal_points)**2)rad_loss = np.sum(np.diff(control_points, axis=0)**2)return 0.5 * mode_loss + 0.5 * rad_lossinitial_points = np.array([[0, 0], [1, 1], [2, 1], [3, 0]])
result = minimize(loss_function, initial_points.flatten(), method='BFGS')
optimized_points = result.x.reshape(-1, 2)

多模波导的特殊考虑

多模波导需兼顾不同模式的耦合效率。设计时需注意:

  • 模式分离控制:通过调整曲线曲率避免高阶模式耦合。
  • 相位匹配:确保弯曲后的模式相位差最小化。

仿真工具(如Lumerical或COMSOL)可辅助分析多模传输特性。
案例操作:片上米散射结构色超构表面单元仿真
2.3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FDTD)与空间传播器件模拟方法案例操作:传播相位与几何相位超构单元仿真与平面超构透镜设计
2.4 片上波导器件仿真与片上超构光学器件设计案例操作:片上的超构单元仿真与光学参数提取2.5 基于优化算法的光子学逆向设计2.5.1 光子学逆向设计的概念与历史
2.5.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启发式光子学器件优化
案例操作: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光分束器设计
2.5.3 扩展:其他启发式优化方法简介
2.5.4 基于梯度方法的光子学器件拓扑优化
案例操作:基于拓扑优化方法的分束器设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xdnf.cn/news/10873.html

相关文章:

  • Dify:启动 Web 服务的详细指南
  • 爱耕云课时管理系统评测
  • SpringBoot项目打包成war包
  • Linux文件系统:从VFS到Ext4的奇幻之旅
  • Linux中断与异常:内核的事件驱动引擎
  • C++初赛的三讲
  • 【MSCKF】UpdaterSLAM::delayed_init 和 FeatureInitializer::single_triangulation
  • 安全编码规范与标准:对比与分析及应用案例
  • Python(十五)
  • 云服务器宕机或重启后数据会丢失吗?
  • 公司存储文件用什么比较好?
  • 笔记:算法题目中需要处理 int 某个位的三种方法:for、while、to_string
  • 免费开源Umi-OCR,离线使用,批量精准!
  • Qt企业级串口通信实战:高效稳定的工业级应用开发指南
  • leetcode hot100(两数之和、字母异位词分组、最长连续序列)
  • PyTorch--池化层(4)
  • Win11系统不推送24H2/西数SSD无法安装24H2 - 解决方案
  • C++:内存管理
  • Baklib内容中台AI重构智能服务
  • STM32与GD32标准外设库深度对比
  • AI 驱动的案例分流:几分钟内构建并部署
  • 【FAQ】HarmonyOS SDK 闭源开放能力 —Account Kit(5)
  • C# Onnx 动漫人物人脸检测
  • 英福康INFICON VGC501, VGC502, VGC503 单通道、双通道和三通道测量装置
  • Linux入门(十四)rpmyum
  • Rust 学习笔记:Cargo 工作区
  • 云台式激光甲烷探测器:守护工业安全的“智慧之眼”
  • 企业为何需要应用可观测性这一战略要务
  • 2025 Java面试大全技术文章(面试题2)
  • 哪些IT运维工具支持自定义监控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