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N 第二章 应用层-单选题

非并行TCP连接 HTTP非持续连接

假定在同一Web服务器上的某HTML文件引用了3个非常小的对象(例如图片)。忽略传输时延,往返时延为RTT,不考虑连接释放时间,采用非并行TCP连接HTTP非持续连接方式将该页面完整接收下来需要多长时间?

  • A. 2RTT
  • B. 4RTT
  • C. 8RTT
  • D. 3RTT

HTTP非持续连接(Non-persistent HTTP Connection)

  • 在非持续连接中,每个TCP连接只用于传输一个请求/响应。即每次请求一个对象(如HTML文件或图片)都需要建立一个新的TCP连接。
  • 建立TCP连接需要“三次握手”,这需要至少一个RTT的时间(实际是1.5RTT,但题目中可能简化为1RTT)。
  • 请求和响应也需要时间(通常是一个RTT,因为请求很小,可以忽略传输时间,响应也是小对象,可以忽略传输时间,但需要等待一个RTT完成传输)。
    非并行TCP连接
  • 非并行意味着一次只能建立一个TCP连接,即必须等待前一个对象的传输完全完成后才能开始下一个对象的传输。
    RTT(Round-Trip Time)
  • RTT是数据从客户端发送到服务器再返回客户端所需的时间。
  • 在TCP连接中,三次握手的前两次(SYN, SYN-ACK)通常需要1个RTT,第三次(ACK)可以忽略(因为可以携带数据)。
  • 题目中可能简化认为三次握手需要1个RTT,请求和响应也需要1个RTT。
    对象引用
  • HTML文件本身是一个对象,另外还引用了3个对象,因此总共有4个对象需要下载。

p2p体系

下面关于P2P体系结构,错误的是

  • A. 端系统任意地直接连接
  • B. 没有总是打开的服务器
  • C. 具有自扩展性
  • D. 对等方可以间歇性地互连,管理简单

P2P(Peer-to-Peer,对等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其核心特点是:

  1. 去中心化
    • 没有固定的中心服务器,所有节点(对等方)地位平等,既是资源消费者也是提供者。
    • 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C/S)模型不同,C/S依赖中心服务器,而P2P依赖对等方的协作。
  2. 动态拓扑
    • 对等方可以随时加入或离开网络(间歇性连接),网络拓扑动态变化。
    • 例如:BitTorrent中节点随时上线/下线。
  3. 自扩展性(Self-Scalability)
    • 随着对等方数量增加,系统整体资源(如带宽、存储)也增加,性能可能提升。
    • 例如:更多节点共享文件时,下载速度可能更快。
  4. 直接通信
    • 对等方之间直接交换数据,无需通过中心服务器中转。
  5. 管理复杂性
    • 由于节点动态性,P2P网络的管理(如资源发现、负载均衡)通常比C/S模型更复杂。

电子邮件协议

若用户1与用户2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则图中①、②、③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


图内容:
用户1-①>用户1的邮件服务器-②>用户2的邮件服务器-③>用户2

  • A. SMTP、SMTP、SMTP
  • B.  POP3、SMTP、POP
  • C. SMTP、SMTP、POP3
  • D. POP3、SMTP、SMTP
协议全称用途传输方向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发送邮件(客户端→服务器 或 服务器间转发)推(push)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v3下载邮件到本地(默认删除服务器副本)拉(pill)
IMAP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在线管理服务器邮件(同步状态)拉(pull)

协议的定义

协议是指在( )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或约定。
选项:

  • A. 不同结点
  • B. 不同结点对等通信实体
  • C. 相邻通信实体
  • D. 同一结点的上下层
    知识点:
  1. 协议的定义:协议是通信双方为了实现通信而制定的规则或约定,规定了通信的格式、顺序、错误处理等。
  2. 对等通信实体:在分层网络模型中(如OSI或TCP/IP),协议是在同一层的对等实体之间起作用的。例如,两台主机的传输层(如TCP)之间的通信规则就是由传输层协议定义的。
    • 对等实体:网络中同一层次的不同设备或模块(如两台主机的应用层、传输层等)。
  3. 其他选项分析:
    • A(不同结点):不准确,协议不仅限于结点之间,而是对等实体之间。
    • C(相邻通信实体):通常指同一结点内相邻层的交互(如接口),不是协议的作用范围。
    • D(同一结点的上下层):上下层之间的交互是通过接口和服务定义的,不是协议。

DNS服务器的层次结构

自顶向下
根DNS服务器
顶级域服务器
权威DNS服务器
本地DNS服务器

DNS服务器的层次结构自顶向下如下:

  1. 根DNS服务器
    • 全球共13组根服务器,存储顶级域(如.com、.org、.net等)的地址信息。
    • 是DNS查询的起点。
  2. 顶级域服务器(TLD服务器)
    • 管理顶级域名(如.com、.edu、.cn等)下的权威服务器信息。
  3. 权威DNS服务器
    • 管理特定域名的IP地址记录(如example.com的权威服务器由域名注册商或组织维护)。
  4. 本地DNS服务器(递归DNS服务器):
    • 不属于层次结构,但用户直接交互的服务器。
    • 负责向根、TLD、权威服务器发起递归查询,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DNS查询示例
用户访问example.com时:

  1. 本地DNS服务器查询根服务器→
  2. 根返回.com顶级域服务器地址→
  3. 本地服务器查询.com服务器→
  4. .com返回example.com的权威服务器地址→
  5. 本地服务器从权威服务器获取IP

如果域名服务器无缓存,当采用迭代(iterative)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最后一个被查询的域名服务器是

  • A. 本地域名服务器
  • B. 根域名服务器
  • C. 权威域名服务器
  • D. 顶级域名服务器

在采用 迭代(iterative)查询 方式解析另一网络的主机域名时,查询的顺序如下:

  1. 本地域名服务器(Local DNS Server)
    • 客户端首先向本地 DNS 服务器发起请求。如果本地 DNS 服务器没有缓存记录,它会开始迭代查询。
  2. 根域名服务器(Root DNS Server)
    • 本地 DNS 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查询,根域名服务器返回负责该顶级域(TLD)的顶级域名服务器地址。
  3. 顶级域名服务器(TLD DNS Server)
    • 本地 DNS 服务器向顶级域名服务器(如 .com.org 等)查询,顶级域名服务器返回负责该域名的权威域名服务器地址。
  4. 权威域名服务器(Authoritative DNS Server)
    • 本地 DNS 服务器最终向权威域名服务器查询,权威域名服务器返回该主机的 IP 地址。

关键点

  • 最后一个被查询的服务器是 权威域名服务器(Authoritative DNS Server),因为它存储了最终的域名解析记录(如 A 记录)。
  • 根域名服务器和顶级域名服务器仅提供指引,不存储最终的解析记录。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

下面关于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错误的是

  • A.服务器通常是主机群集或数据中心
  • B. 服务器总是处于打开状态
  • C.客户机相互之间不直接通信
  • D.客户机有固定的、周知的IP地址
  1. 服务器特点
    • 长期运行(7*24高可用性)
    • 固定/周知 IP 或域名(如 google.com
    • 高性能硬件或分布式集群
  2. 客户机特点
    • 动态 IP(DHCP 分配为主)
    • 间歇性连接(非永久在线)
    • 通过服务器间接通信
  3. 通信模式
    • 客户机发起请求,服务器响应(如 HTTP)
    • 客户机之间不直接交互(除非设计为 P2

网络性能的指标

衡量网络性能的主要指标有

  • A. 以上都是
  • B. 时延
  • C. 吞吐量
  • D. 带宽

web应用使用的协议

Web应用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和运输层协议分别是

  • A. HTTP和UDP
  • B. SMTP和TCP
  • C. HTTP和TCP
  • D. SMTP和UDP

应用层协议

以下对应用层协议描述错误的是

  • A.应用层协议包括报文语义,字段中的信息的含义
  • B. 应用层协议包括应用层如何和运输层交互
  • C. 应用层协议包括报文的语法,报文中的各个字段及其详细描述
  • D. 应用层协议包括进程何时、如何发送报文及对报文进行响应的规则

进程

运行在一台主机上的一个进程,使用什么信息来标识运行在另一台主机上的进程?

  • A. 主机上该进程所对应的端口号
  • B. 主机的域名
  • C. 主机的IP加上该进程所对应的端口号
  • D. 主机的IP地址

在网络通信中,唯一标识一个进程需要两个核心信息

  1. 主机的IP地址:定位目标主机在网络中的位置。
  2. 进程的端口号:标识目标主机上的具体服务或进程。

相关概念

  1. Socket(套接字)
    • 是IP地址和端口号的组合(如 10.0.0.1:8080),用于唯一标识网络通信的端点。
    • 例如:Web服务器通常监听 IP:80,SSH服务监听 IP:22
  2. 端口号的作用
    • 同一主机上的不同进程通过端口号区分(范围:0~65535)。
    • 知名端口(0~1023):如 HTTP(80)、HTTPS(443)。
    • 动态端口(1024~65535):临时分配给客户端进程。

对两进程之间的通信会话而言,哪个进程是客户,哪个进程是服务器?

  • A. 主动发起通信会话的是服务器,被动等待会话请求的是客户。
  • B. 两个进程即可以同时作为客户和服务器。
  • C. 主动发起通信会话请求服务的是客户,被动等待会话请求并响应请求的是服务器。
  • D. 两个进程即可以作为客户,也可以作为服务器。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

下面关于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说法正确的是哪个

  • A. 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的一种。
  • B. 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是网络体系结构的一种。
  • C. 网络体系结构是分层的结构,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分为客户机/服务器、P2P两种。
  • D. 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

  • 定义:描述网络的分层模型和协议栈,规定如何实现网络通信功能。
  • 核心特点
    • 分层结构(如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
    • 每层有明确的协议和功能(如物理层、传输层、应用层等)。
  • 典型示例:TCP/IP协议栈(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

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 定义:描述应用程序如何在端系统中组织和交互。
  • 核心类型
    • 客户机/服务器(C/S):客户端请求,服务器响应(如HTTP、FTP)。
    • 对等网络(P2P):节点平等通信(如BitTorrent、Skype)。
    • 混合架构(如C/S与P2P结合)。
  • 与网络体系关系:属于应用层的实现方式。
http://www.xdnf.cn/news/448777.html

相关文章:

  • day 16 Numpy数组与Shap值的深入理解
  • 让 Cursor 教我写 MCP Client
  • 生成本地package
  • 什么是生产管理三大核心计划机制,需求、物料、生产计划的区分与实施方法
  • MySQL 学习(九)bin log 与 redo log 的区别有哪些,为什么快速恢复使用 redo log 而不用 bin log?
  • Hadoop集群故障节点隔离操作指南
  • 【行为型之策略模式】游戏开发实战——Unity灵活算法架构的核心实现策略
  • AE FC77X77XXFC78X78XXFC79X MFC质量流量计 Mass Flow Controllers user manual
  • 电流检测放大器的优质选择XBLW-INA180/INA181
  • 半成品的开源双系统VLA模型,OpenHelix-发表于2025.5.6
  • MySQL库级管理:数据库管理与存储引擎剖析
  • 2002-2024年地级市新质生产力词频统计数据(46个关键词词频)
  • 【大模型面试每日一题】Day 18:大模型中KV Cache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通过Window Attention优化其内存占用?
  • Java并发编程:深入浅出掌握多线程艺术
  • Docker 介绍与使用
  • 【idea】调试篇 idea调试技巧合集
  • QFileDialog文件选择框
  • 解决 PicGo 上传 GitHub图床及Marp中Github图片编译常见难题指南
  • acwing 3653. 好坑的电子地图 最短路 dijkstra算法
  • 如何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RedLock算法的核心思想?Redisson的看门狗机制原理?
  • Openshift节点Disk pressure
  • 03_朴素贝叶斯分类
  • Python常见问题
  • Python+大模型 day01
  • Java大师成长计划之第22天: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
  • 采用均线策略来跟踪和投资基金
  • 通用软件项目技术报告
  • MySQL知识点总结(持续更新)
  • 【计算机网络】TLS中的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应用,应对第三方抓包的双向https认证
  • PLM系统如何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七项核心功能打通信息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