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管理》笔记二
软件项目初始过程———项目立项
1、项目立项
任务:明确项目的目标、时间表、项目使用的资源和经费,而且得到执行该项目的项目经历和项目发起人的认可。
①项目建议书
又称立项申请。项目建设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时所必须的文件,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
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项目建议书内容:
项目名称
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目的、作用和意义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关键技术、技术方案
研发情况
…
②可行性研究与分析
对拟建项目通过技术、经济的分析,以研究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方法。研究过程提供的框架和分析模式是项目前期管理的主要内容。
2.1可行性研究主要工作过程:
(1)确定项目规模和目标;
(2)建立正在运行的系统;
(3)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4)导出和评价各种方案;
(5)推荐可行性方案
(6)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7)递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2.2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技术可行性分析
进行项目开发的风险、人力资源的有效性、技术能力的可能性、物资的可用性。
(2)经济可行性分析
支出分析:一次性支出、非一次性支出;
收益分析:直接收益、间接收益、其他收益;
收益投资比,投资回收期分析;
敏感性分析。
(3)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
从用户单位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规章制度、工作习惯、人员素质、数据积累、硬件平台等进行评估。
(4)其他方面的可行性包括:
法律可行性分析、社会可行性分析。
2.3项目建议书的编写:
由政府部门、全国性专业公司以及现有企业事业单位或新组成的项目法人提出。
③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
详细可行性研究
项目论证
项目评估
3.1初步可研:
在立项申请书(项目建议书)获批之后对项目做粗略的论证估计。
目的是:分析项目前途,初步估计关键技术和核心问题,初步估计必须进行的职能研究或辅助研究。
3.2详细可研的依据:
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制度等
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设要求请示的批复
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技术、产品或工具的有关资料
3.3详细可研的方法
投资估算法、增量净效益法、经济评价法、市场预测法
3.4详细可研报告结构
1概述
2项目技术背景与发展概况
3现行系统业务、资源、设备情况分析
4项目技术方案
5实施进度方案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计划
7人员及培训计划
8不确定性风险分析
9经济和社会效益预测与评估
10结论与建议
3.5项目论证
定义:对拟实施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赢利性,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性进行全面科学的综合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一种技术经济研究活动。
围绕市场需求、开发技术、财务经济三个方面展开。
市场是前提,技术是手段,财务经济是核心。
3.6项目论证的作用
确定项目是否实施的依据;
筹措资金、向银行贷款的依据;
编制计划、设计、采购、实施、资源配置等的依据;
防范风险,提高项目效率的重要保证。
3.7项目评估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第三方评估。
目的是:审查可研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
3.8项目评估依据
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准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
报送单位的申请报告及主管部门初审意见
有关资源、配件、燃料、水、电、交通、通信、资金等方面的协议文件
必须的其他文件和资料
④项目招标
招标: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交易对象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
政府采购的一般招标程序:
1编制采购计划
2与招标代理机构办理委托,确定招标方式
3编制招标文件
4发布招标公告或邀请函
5出售招标文件,预审投标人
6接收标书
7规定地点、时间开标
8评标、确定投标人
9中标通知书、签订合同
——————————————————————————————————————
后续内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