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坐标系】
坐标系介绍、转换、实现
- 1. 笛卡尔坐标系
- 2. 极坐标系
- 2.1 极坐标系的基本概念:
- 2.2 极坐标系与笛卡尔坐标系的关系
- 2.3 极坐标系示意图
- 3. 经纬度坐标系
- 3.1 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GCS)
- 3.2 WGS84与GCS
- 3.2.1 WGS84
- 3.2.2 GCS
- 3.3 世界坐标系(World Coordinate System, WCS)
- 3.3.1 直角坐标ECEF(Earth-Centered, Earth-Fixed,ECEF)
- 3.4 本地做标系(车辆坐标系为例)
- 3.5 UTM坐标系
- 3.6 总结转换关系:
- 3.7 经纬度↔车体坐标系
- 3.8 地理坐标系GCS ↔ 直角坐标(ECEF)转换
- 3.9 地理坐标系GCS ↔ 世界坐标系WCS 转换方式
- 4. GeographicLib 的转换使用
- 4.1 地理坐标GCS(经纬度、高程)转换为直角坐标系ECEF(XYZ)
- 4.2 ECEF 坐标转换为某个参考点为原点的本地坐标系(例如 ENU:East-North-Up)
- 4.3 经纬度GCS转换为ENU坐标
- 4.4 世界坐标系ENU坐标转换为本地坐标系(车体坐标系)
- 4.5 经纬度 → ENU → 车体坐标系
- 4.6 车体坐标系 → ENU → 经纬度
- 4.7 经纬度 ↔ UTM 坐标转换公式(使用库实现)
- 5. RT矩阵
- 5.1 旋转角
1. 笛卡尔坐标系
又名直角坐标系
特点:
- 直角坐标系:坐标轴之间的夹角是直角(90°)。
- 原点:坐标系的交点称为 原点,通常表示为 (0, 0) 在二维中或 (0, 0, 0) 在三维中。
- 坐标:一个点的位置可以用数值表示,相对原点的位置通过坐标值来确定。
2. 极坐标系
极坐标系(Polar Coordinate System)是一种二维坐标系统,它使用 半径(r)和 角度(θ)来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
2.1 极坐标系的基本概念:
1.半径(r):
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它总是非负的,即 r ≥ 0。半径为零时,点位于原点。
2. 角度(θ):
表示点与参考轴(通常是 x 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角度通常以弧度或度数表示。角度 θ 可以取任意实数值,但通常取值范围为 [0, 2π)(弧度)或 [0°, 360°)(度)。
3. 极坐标系的表示方式:
在极坐标系中,一个点的位置由 (r, θ) 组成,其中:r 是点到原点的距离(半径)。θ 是从 x 轴正方向到该点与原点连线的角度(以弧度或度数为单位)。
2.2 极坐标系与笛卡尔坐标系的关系
1. 极坐标转换为笛卡尔坐标
2. 笛卡尔坐标转换为极坐标
2.3 极坐标系示意图
y||θ = π/2 | θ = 0|-------------------> x||
- 在这个图中,原点 O 表示为 (0, 0)。极坐标系中的点是通过 r 和 θ 来定义的。
- θ = 0 时,点位于 x 轴正方向。θ = π/2 时,点位于 y 轴正方向。
3. 经纬度坐标系
3.1 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GCS)
- 定义: 基于地球椭球模型(如 WGS84),使用 经纬度(纬度lat、经度lon)+ 高程alt 来表示点的位置。
- 单位: 角度(°)和米(高程)
- 参考模型: 通常使用 WGS84 椭球体
- 常用用途: GPS 系统、地图服务(如高德地图、Google Maps)、经纬度定位。
3.2 WGS84与GCS
3.2.1 WGS84
WGS84(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是目前全球最常用的地理坐标参考系统,由美国国防部开发并广泛用于 GPS 系统中。
它包含三部分:
- 椭球体模型(Ellipsoid):描述地球形状(半径、扁率等)。
- 大地基准面(Datum):确定椭球体与地球质量中心的关系。
- 坐标系统(Coordinate System):描述位置的方式(经纬度 + 高程)。
📌 简单说,WGS84 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参考框架,决定“经纬度”对应地球上的哪个点。
3.2.2 GCS
GCS(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是一个坐标系统类型,其特征是使用经度和纬度表示地球表面点的位置。
GCS = 椭球体模型 + 大地基准(Datum)+ 坐标单位(度)
GCS 是一个抽象的模型,可以基于不同的基准(如 WGS84、CGCS2000、NAD83 等)
所以说GCS是坐标系,使用不同的基准,GCS变换为不同的经纬度表示地球表面的点。不同的基准的GCS存在一定的转换关系,但都使用经纬度来表示一个点。
其中:
CGCS2000 是中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 2000 年发布的国家级坐标系统,全称为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 发布时间:2000 年,全面替代原来的 1954 北京坐标系和 1980 西安坐标系。
🧠 基准类型:地心坐标系统(Earth-Centered Earth-Fixed,ECEF),与 WGS84 一样。
🔧 参考椭球:采用 GRS80 椭球参数,与 NAD83 相同,略不同于 WGS84。
🎯 误差级别:与 WGS84 差异在亚米级(通常 < 1 m),一般可忽略。
🇨🇳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国大陆范围,并对 GPS 数据进行本地精化调整。
📌 备注:中国导航地图如北斗、电子地图服务(如高德、百度)底层基本使用 CGCS2000,经加密处理。
NAD83 是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使用的主流大地坐标系统。
📅 发布时间:1983 年,用于替代 NAD27。
🌎 适用区域:北美洲。
🧠 参考椭球:使用 GRS80(与 CGCS2000 相同),与 WGS84 椭球略有差别。
💡 基准点:固定在北美某控制点上,不是地心基准(后续版本如 NAD83(2011) 引入地心改进)。
🚫 不完全与 WGS84 对齐:大约存在 1~2 米误差。
特征 | WGS84 | CGCS2000 | NAD83 |
---|---|---|---|
使用地区 | 全球 | 中国大陆 | 北美 |
基准类型 | 地心基准 | 地心基准 | 最初为地面基准 |
椭球体参数 | WGS84椭球 | GRS80椭球 | GRS80椭球 |
与 WGS84 差异 | — | < 1 米 | 约 1~2 米 |
常用用途 | GPS、全球导航 | 北斗、国家地图服务 | 北美地图、政府系统 |
✅ 应用提示
- 如果你在中国用 GPS 接收器获取的是 WGS84 数据,而你的地图基于 CGCS2000,则需要坐标转换。
- 如果你用国外遥感数据或地图(如 Google Earth),默认是 WGS84。
- 在测量精度 <1 米的场景中,CGCS2000 和 WGS84 基本可以等价使用。
3.3 世界坐标系(World Coordinate System, WCS)
- 定义: 通常指的是某个三维笛卡尔坐标系,用于在仿真、建图、SLAM、3D建模、ROS等领域描述全局位置。
- 单位: 米(m)
- 坐标轴方向: 自定义,但常见约定为:
X:向东 Y:向北(或向前) Z:向上
- 种类:
- ENU(East-North-Up)→ 用于 RTK/无人车/地图构建 【东北偏坐标系】
- NED(North-East-Down)→航空/无人机使用较多
- ECEF(Earth-Centered Earth-Fixed)→ 地心坐标系,笛卡尔坐标,但固定地球旋转
3.3.1 直角坐标ECEF(Earth-Centered, Earth-Fixed,ECEF)
坐标系介绍:
原点:地球质心
X轴:穿过赤道面上的本初子午线(0°经线,格林威治)
Y轴:穿过赤道面上的东经90°
Z轴:穿过地球自转轴(北极方向)